陈锡文:粮价保稳是关键
2011-02-16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两会”期间多次表示,2011年粮食价格在保证基本稳定的同时不排除徐徐上涨的情况,消费者应宽容面对。此语一出,多方关注,各大网站均以大标题进行报道。
近两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减少;生物燃料工业兴起,粮食刚需增长;以及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鼓励下,国际投机货币进入粮食交易市场,金融化炒作民生物品。种种效应叠加,造成国际粮价大幅上涨,重演了2007~2008年的粮食危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截止2011年2月,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第8个月走高,达到平均236点,为该指数统计史上最高水平。其中谷物部分涨幅最大,平均254点,已达2008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虽然小麦和大米等粮食作物在我国的自给率能保证在95%以上,但是大豆、玉米对于进口的依存度相当高。大豆和玉米恰巧是生物燃料工业的两大支柱原料,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身价不菲,对于国内粮食价格以及粮食产业链上的各种消费品的价格影响不可忽视。同时,我国北方的主要冬麦区均受到持续干旱的影响,产品数量和质量预期均不乐观,这也会对粮价预期产生一定影响。
除了以上粮食供给方面的压力以外,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农民的生产成本也不可避免地增高。出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考虑,粮价需要有适度增长。
短期来看,粮价增长的直接后果是,卖粮的农民们手中有更多钱了。尤其在城镇居民工资上调的背景下,农民增收无疑是促进社会公平以及城乡发展平衡的应有之义,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中国的农民不容易,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由于正常的市场供需量以及生产成本而导致的粮价提高,大部分国民均能宽容面对。
然而单靠粮食涨价,没有其他配套政策,农民手中的钱能不能留住还是个问题。“十一五”以来,国家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但以种粮为生的农民增收依然缓慢。究其原因,还在于农业物资的价格水涨船高。据统计,2011年春耕中部分地区的农资价格涨幅高达40%,其中种子和化肥的涨幅尤为突出。由于缺乏类似某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协会等统一组织,我国农民对于农资价格的话语权极为弱小。如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和农资价格的上涨速度保持“相对静止”,那么可想而知,粮价上涨其实无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还会加重城镇居民CPI上涨的压力。
因此,粮价上涨本身并不是终点,更不是可以长效利用的政策机制:一方面必须将农业生产环节中的配套监管做到位,让钱真正落入农民的腰包;另一方面,针对受粮价上涨影响较大的城镇低收入居民,各级政府可以考虑为其提供一定生活补贴,抵御粮价上涨对其基本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粮价涨幅远低于国际涨幅,相关部门有信心也有实力将粮价维持在“徐徐涨”的基本稳定状态。但我国人口众多,大部分人群购买力不强;国际粮食市场目前又处于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对我国诸多避忌防范。因此,粮食问题无小事,随时可能牵一发动全身,需要高度警惕,在保持粮价稳定的问题上丝毫不可松懈。
首先,应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2月11日发布 《关于提高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将各类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约10%。同时,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也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间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此举有利于提高官方收购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抵御外资游资冲击,保证粮储充足;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补贴措施,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能保证粮食价格稳定,为城镇居民减负。
其次,应降低对进口依赖较高粮食的关税。目前国际粮价已经迈入危险水平,且将保持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国内外粮食市场就如同两个水位不相同的水库,对进口依赖度较大的大豆及玉米受国际大幅涨价的压力极大。必须尽快降低关税,从而加大粮食市场的供应量,缓解粮价上行的压力,保证粮食价格稳定与供应充足。
最后,应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兼顾,维护市场稳定。粮价的变化关系着方方面面。相关部门应统筹考虑粮食流通环节前后两部分的联动,不仅要做好粮食生产环节中农资物品的保障、粮食销售环节的合理定价,还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农资对口供应、粮食产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维护市场长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