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资源外交构想
2011-02-15江升,苏文
江 升 ,苏 文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主流,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还会引发更多贸易摩擦和纠纷,干扰世界经济贸易活动正常运行。这些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辩证地看待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化解和战胜挑战,积极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深刻分析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审时度势,有效开展资源外交,服务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1 我国的资源外交现状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着眼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坚持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着眼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形势,加大对外经济工作力度,尤其在资源外交战略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1]。
目前,中国与全球资源出口国的双边经济关系正在步入全盛期,在中亚、海湾地区,中国石油企业正在参与石油项目的并购与竞争;中国企业正在苏丹、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进行投资;中石油签约购买410亿美元澳大利亚天然气;中国与委内瑞拉签订价值16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开发奥里诺科河石油;中石油已与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公司 (AOSC)签署初步协议,获得AOSC旗下的麦凯河和多佛两个油砂项目的多数控股权,两个项目的日产量最多可达50万桶;中国目前还是智利、秘鲁、阿根廷和巴西巨大的出口市场[2]。
以与澳大利亚的资源外交为例,澳大利亚既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又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澳两国之间经济具有互补性,两国在加深双边经济关系时,利益与挑战并存。中国的资源需求和不断扩大的两国资源贸易使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历史高位,澳大利亚收入增长保证了长达15年的创纪录经济扩张、股市繁荣,以及三十年来最低的失业率。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努力利用自己作为消费国日益上升的份量,确保更优惠的价格,利用自身经济实力赢得更好的交易[3]。澳大利亚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宣布向中国出售铀矿石,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立场正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我国已开展的资源外交工作巩固了与相关资源国的传统经贸关系,又开拓了经济合作的新领域,扩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国同有关资源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发展。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资源外交起步较晚,尚处于重实践轻理论、重战术轻战略、重行动轻协调的状态。中国还亟须改变资源战略外交薄弱、落后、被动的局面,构建并有效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外交战略。
2 中国的资源外交战略构想
当前,中国已成为能源进口大国,中国还是随美国之后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目前对外资源依存度平均为40%,未来15年的时间将会增加到60%,甚至更高,能源安全、资源战略、资源外交战略,业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国际战略的头等大事。
中国在资源战略方面仍是一位后进者,在资源开发战略、储备战略、节能战略、能源安全战略、资源外交战略等领域都亟待科学规划、深化调整、不断完善。面对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际资源争夺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必须意识到目前已处于资源战略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重新检讨、反思现有战略,构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资源外交战略。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的资源相对密集地集中在若干经济体内,如中东、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石油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国以及地区对资源的输出战略将直接影响着本轮世界经济循环的关键推动力,对于资源需求总量巨大的中国尤为甚者[4]。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资源需求大国。以金属和矿产为例,中国消耗的冶金煤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消耗的热力煤和铁矿石超过全球的 40%,消耗的钢、铝、铜和锌超过20%[5]。由此来说,一方面,中国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正重塑着区域的贸易流向,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资源配置的格局;另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合理快速增长,对于我国的资源外交战略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的资源外交战略应着重做好以下方面:
2.1 政经结合,以政促经
各项对外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全局,政经并举,相互促进,努力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要从国际政治经济的大势、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外交工作的大战略和总方针出发,充分认识资源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坚持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政促经、政经结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形势多样、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有效推动资源外交工作[6]。
2.2 加强规划,突出重点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全球战略眼光构建对外经济工作布局,加强能源、重要资源的合作开发,深化技术合作,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7]。
要从经济合作、政治对话、外交斡旋、人才培训及教育、文化交流五个领域同时推进资源外交。在亚洲地区,应充分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构建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及时提出亚洲石油输出国和进口国共同研究中长期亚洲能源国际合作的总体构想和基本框架,适时建立亚洲能源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8]。
要更好地发挥对外经济援助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要推动更多企业到资源输出国家投资合作,广泛和充分利用境外资源,拓展国际市场;要稳步扩大资源进出口贸易规模;要深化多边与区域合作;充分发挥高层互访和多边会晤的作用。
2.3 增进合作,互利共赢
加强与资源供给国家之间的外交。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及外交支援,帮助我国核心企业获取稀有资源的上游权益。加强与资源需求大国之间的外交。在国际事务和双方感兴趣问题方面进行合作,共同促进能源消费国与产出国之间的对话。加强与地区及全球框架组织之间的外交。积极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等地区框架内推进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培养和加强相关国家对相互依存关系和追求共同利益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能源需求国之间的应急合作机制建设[9]。在IEA、八国集团峰会等框架内,开展关于节能和稳定能源市场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开展微观与宏观资源相结合的外交,为实现长期而稳定的资源国际供给,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态,加强资源安全提供保障[10]。通过这些做法,进一步明确资源外交的战略定位及其目标。
2.4 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家统一战略方针和部署,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逐步建立健全多层面的协调协作机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相互配合,协调对外。
3 结语
当前,我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还不大,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进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做好工作部署,善于利用我国正在上升的影响力,切实维护和拓展我国家利益,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展好资源外交,全面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 查道炯.中国的能源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教学与研究,2004(8).
[2] 查道炯.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中国的能源安全[J].国际经济评论,2005(11).
[3] 张永胜.能源与经济危机——对当前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另类”解读 [J].兰州学刊,2009(12).
[4] 韦凤年.用新能源经济拯救现代文明——访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 [J].中国水利,2008(11).
[5] 裴永刚.印度新能源政策及其评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9(9).
[6] 刘树臣,等.2009年矿产资源形势及未来走势 [J].中国矿业,2010,19(02).
[7] 吴强,周进生.金融危机下的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J].中国矿业,2009,18(01).
[8] 李玉倩.浅谈金融危机为中国带来的机遇 [J].商场现代化,2009(19).
[9] 刘成武,黄利民,等.资源科学概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4-237.
[10] 王海运.“能源超级大国”的能源外交:俄罗斯能源外交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