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钢“十二五”发展设想

2011-02-15张晓刚

中国钢铁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鞍钢十二五钢铁

张晓刚

鞍钢“十二五”发展设想

张晓刚

中国钢铁工业在“十二五”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面对资源、成本、市场、利润和规模等各方面深层次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成为钢铁企业的必然选择。2010年鞍钢集团公司提出“十二五”发展战略,即“一个目标”、“四个转变”和“六大战略”。“一个目标”是: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钢铁行业前5位,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铁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四个转变”是:在长大方式上,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在自主创新上,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在对外输出上,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六大战略”是:打造特强钢铁、做大特色钒铁、践行技术引领、构筑资源优势、拓展跨国经营、实现科学发展。

一、产业布局

世界钢铁企业进入大规模竞争时代,靠近市场、掌控资源进行全球化布局成为领先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式。我国钢铁产量虽几乎占据世界的半壁江山,但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呈现生产基地“北方多、南方少,内陆多、沿海少”的局面。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提升行业集中度,推进在有市场需求,水资源、原料、运输、环境容量有保证的地区,实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并鼓励“走出去”进行钢铁产业布局。

“十一五”期间,鞍钢集团在产业布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0年,鞍攀实现联合重组,鞍钢集团公司实现铁钢产量双双突破3000万吨,同时国内多区域、多基地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在东北地区,鞍钢在环渤海经济圈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绿色样板钢铁厂——鲸鱼圈钢铁新区,迈出了从内陆向沿海发展转变的第一步,朝阳鞍凌钢铁项目建成投产。在西南地区,拥有了攀校花钒钛钢铁精品基地、成都无缝钢管生产基地、江油特钢基地,在西昌建设现代化的钒钛钢铁精品新基地,在重庆与贝卡尔特合作建成了钢帘线精品加工基地。在天津地区,重组天铁冶金集团冷轧钢板公司。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莆田冷轧生产线。在海外建设澳大利亚卡拉拉铁矿基地,收购意大利维加诺钢加中心。

“十二五”期间,鞍钢集团公司将拓展全球多区域布局,国内形成东北、西南、东南沿海及华北等地区的战略格局,力争粗钢产能达到6000万吨/年,为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做出贡献。以靠近国外市场和资源为原则,拓展全球布局,降低物流成本和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探索海外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美国SDC等项目。围绕汽车、家电、造船等目标行业的战略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含中国)进行钢材加工服务布局。

在国内围绕主要用钢区域,进行钢铁生产的国内全面布局,在西南靠近资源,在东南沿海靠近市场和资源运输便利地区进行布局,国内形成东北、西南、东南沿海及华北等地区的战略格局,同时注重优化“区域结构”,实现各基地产业合理布局、产线协同分工、资源和物流优化配置。

全球钢铁企业的发展历程验证了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是钢铁企业获取相对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十二五”期间,鞍钢在产业布局的同时,将坚持投资新建和兼并重组相结合的增长方式,并逐渐将重心过渡到兼并重组,逐步实现粗钢产能达到6000万吨/年的目标。并在产业布局和产能提升的过程中,注重淘汰落后,推进产业升级。

二、产品结构

面对产能过剩的压力和产品同质化明显的态势,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条件打造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日益成为中国钢铁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低碳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又为钢铁产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鞍钢集团在产业布局方面取得的突破,是在品种质量提高、产品结构改善、自主品牌优势凸显协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鞍攀重组,不仅使鞍钢集团热轧板、冷轧板、镀钵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无缝钢管等产品系列得到显著完善,更使鞍钢拥有了钒钛产品以及特钢,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鞍钢牌重轨、船板、集装箱板、军工用钢、钒制品、钛原料等堪称“中国第一”,钛白粉、高品质汽车板、家电板、无缝管、电工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然而面对市场需求和形势的新变化和新趋势,鞍钢在产品结构方面尚存产品大类与国内市场需求结构不匹配、特钢实力薄弱、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金融危机证明大型钢铁企业需要均衡产品组合来控制经营风险。鞍钢集团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强产品结构调整,追求产品结构的均衡化,重点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产品大类结构均衡发展,长板材比例逐步改善,板材比例不高于80%。

“十二五”期间,鞍钢集团公司核心钢铁产品和钒钛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核心钢铁产品包括:汽车用钢、铁路用钢、石油石化用钢、家电板、船板、电工钢、集装箱板、机械用板及精密钢管、核电管、模具钢和国防军工用钢等特殊用钢。高品质特钢是国家倡导的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鞍钢要在该领域取得突破,结合联合重组,逐步做强攀长钢成为高端特殊钢基地,发展高品质不锈钢产品。

鞍钢集团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上的一个重点是做大特色钒钛。钒产业做到世界领先,一是扩大规模,钒渣生产能力提高到56万吨/年, 钒制品生产规模达到4.5万吨/年(以V2O5计);二是积极优化和提升钒产品生产工艺,延伸钒产业链和扩大钒的应用领域,完善钒产品品牌系列,重点探索钒电池产业,实现钒的清洁生产工艺产业化,实现钒铝合金产业化。钛产业做到国内最大,主要采取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资本运营等多种方法和措施,巩固已有产品优势,进一步完善钛产业链,推进钛产品系列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开发生产高品质钛原料、氯化钛白、高档海绵钛和钛合金新材料。

绿色、低碳发展,正在成为全球的大趋势。鞍钢集团公司“十二五”将践行从低碳制造——绿色产品——绿色经营的低碳发展路线。将围绕主导产品,以开发“高性能、减量化、长寿命、环保型”的低碳绿色钢铁产品为方向,从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角度出发,开发新一代钢铁材料,形成“高强钢”标杆的技术和产品,促进高强、高韧性复相钢在汽车、管线、工程机械、桥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并进一步开发高性能的取向硅钢、核电用钢、重轨和耐腐蚀特殊用钢。

为加速产品结构调整,鞍钢集团公司将通过技术开发的差异化、营销服务的差异化以及产业链的差异化,进一步提升产品差异化优势。将在营销服务上进行创新,提升为客户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从材料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将加强在钢材延伸加工领域的业务拓展,稳定产品销售和拉动产品档次提升,增强竞争实力,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资源保障

随着我国粗钢产量的快速增长,铁矿石需求缺口持续扩大,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己上升到60%以上。另外,国内炼焦煤供不应求,中国逐步转为焦煤净进口国。同时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了钢铁产业的安全和利润水平。努力提升资源掌控能力已成为钢铁企业的共识。

在国内钢铁行业,鞍钢具有得天独厚的铁矿石资源优势。目前鞍山钢铁公司拥有矿山铁资源量在世界主要铁矿企业中排名第四,而攀钢也是国内少数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之一,鞍攀重组后在资源优势方面将进一步凸现。在发挥自有资源优势的同时,鞍钢在“十一五”期间还科学地利用海外矿山资源,收购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36.28%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与金达必公司合资开发卡拉拉铁矿项目,建设鞍钢第一个海外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年产铁精矿800万吨。然而,鞍钢集团整体上铁精矿产能提升滞后于集团钢产量发展,自给率不断下降,在煤炭资源的掌控能力方面亟待加强,对废钢、有色合金资源的掌控才刚刚起步。

“十二五”鞍钢集团公司将“构筑资源优势”作为重要战略之一,就是发挥自有资源优势,通过挖掘内部资源潜力和掌控外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低成本资源保障能力。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潜力,把先天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自有资源优势。要加快提升铁精矿产能,提高自给率。在铁矿资源价格处于高位的时期,充分发挥鞍钢集团铁矿资源的先天优势,以鞍山和攀西地区的矿山生产能力建设为中心,提升铁矿产量,使铁精矿自给率达到65%。同时进一步加大资源获取力度, 扩大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升技术和运营水平,加强低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加强外部资源掌控,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围绕钢铁产业链所需的资源,“十二五”期间要积极通过合资、合作和入股等方式低成本掌控优质的国内外资源,在保障资源稳定供应的同时获得权益。在建成卡拉拉铁矿基地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机会低成本掌控优质富矿。通过合资、合作和换股等方式,争取获取合适的炼焦煤掌控量,确保炼焦煤资源的稳定供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废钢基地,与国际大型废钢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外探索与合作伙伴共建若干个废钢加工、配送中心。通过与有色金属企业合作参股等方式保障铬、镍等有色合金资源的供应。

同时,发挥集团集中采购的优势和协同效应,合理采购国内外资源,通过对关键性、战略性大宗原燃料资源的长期掌控和稳定、低成本的获取,打造最具鞍钢独特竞争力的供应链。

四、科技创新

“十一五”以来,鞍钢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鞍钢荣获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称号,是国内首家具有成套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鞍钢自主开发的1780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鞍钢高性能造船用钢技术项目、攀钢国产1450热连轧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应用、大型深凹露天矿陡坡铁路运输系统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2009年,鞍钢和攀钢共申请专利2711项,其中发明专利1187项;获得专利授权1261项,其中发明专利218项;鞍钢荣获国家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2010年,鞍钢集团获得国家受理专利1069件、国家授权专利589件、国外专利授权4件,获行业、省级科技进步奖29项。鞍钢成为获得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最多的钢铁企业。

(1)高端产品研发。开发出三峡水轮机蜗壳钢板、原油储罐用钢板、冷轧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X100 管线钢、高强超低碳贝氏体工程机械钢和高强、超高强船板、核电用钢等一批高端产品。

(2)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掌握“造船用钢TMCP和大线能量焊接生产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自主设计、自主集成了冶金工厂全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炼钢、连铸、镀钵、连退、MES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实现整体对外输出。自主完成了营口鲸鱼圈500万吨板材绿色钢铁生产流程、60万吨精品线材线和鞍凌1700连铸连轧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建设。

(3)立足资源高效利用。“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高效浮选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使得鞍山地区 10亿吨含碳酸盐铁矿转变为可利用资源,综合效益达2.3亿元,并为进一步释放我国50亿吨含碳酸盐铁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建成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等四条中试线,为攻克钒钛磁铁矿选矿、冶炼和钒钛分离提取及综合利用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提供了强大支撑。

(4)节能减排和绿色钢铁技术开发。围绕炼焦煤调湿、转炉余热蒸汽发电、燃煤锅炉脱硫灰、烧结机脱硫灰资源化利用、焦化废水域液处理利用等方面开展了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工作。解决了粉状含铁物料的利用的难题,为其资源化利用探索出新的途径。自主集成创新出了一套完整的钢渣处理及其深加工工艺,实现了废渣、废泥、废水的零排放,确立了鞍钢在钢铁渣综合利用领域的世界引领地位。“十一五”期间,鞍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SO2和COD排放总量提前一年得到完成。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外钢铁企业问竞争将更加激烈。新一代钢铁材料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以高洁净度、细晶化和均匀性为代表的超级钢,以及高强度汽车钢板、非晶合金带材、高品质特殊钢、不锈钢复合材料、船用特种耐蚀钢、高强度螺纹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等钢铁新材料将是重点研发方向。为节约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材料的性能潜力,大幅提高钢材的使用效率,高强度、高耐蚀、节能和高使用寿命的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开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短流程钢铁生产技术和先进技术的集成是新时期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主流。高炉长寿、高效技术,转炉炼钢自动控制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ASP)技术,控轧控冷技术等在钢铁工业的推广应用,必将使钢铁工业生产成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产量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

为此,“十二五”期间鞍钢集团公司将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点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发

加速推进科技重大项目有序开展。重点抓好难选矿的选别、赤铁矿分级入选工艺技术研究等资源领域项 目,积极推进弱粘结性煤的炼焦、超快冷轧制工艺、高强钢的强韧机理研究等工艺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严格按照计划,推进项目实施,力争快出成果。同时,要通过研发全面保障舰船、兵器、航空航天等国防军 工项目用钢的需求。

落实好国家"十二五"优先启动项目。抓好油气开采、储运和输送用耐蚀钢开发、高炉炼铁CO2减排 与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等国家"十二五"优先启动项目。做好低碳钢铁工艺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新一代冷却 技术研发及产品"升级换代"的产业化示范工程等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工程项目。争取核电站关键钢 板开发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利用好国家对攀钢饥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的支持政策,加 快实现核心技术领跑目标。

(2)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鞍钢将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技术创新优势的基础上,践行技术引领,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战略性、前瞻性的技术创新,抢占钢铁、饥钦技术领域的战略 制高点,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技术:实施精品战略,培育独有产品和领先产品,进一步优 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制造工艺,推动钢铁生产可持续发展;加速成果转化?增强核心 技术的输出和移植能力,通过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的低碳化和标杆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3)搞好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把科技投入、手段建设、人才激励等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依靠制度提升科技创 新工作效能。

加强研发手段建设。重点抓好特殊用钢实验室、饥钦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加快矿山球团试验室、钦铸造实验室和综合中试基地建设,推进鞍钢技术中心汽车板实验室二期建设。结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搞好未来钢铁研究院建设。

努力提升EVI活动效果。扩大EVI团队,完善EVI活动高效新模式。在汽车用钢开发方面,实现鞍钢高强汽车板新产品研发与新车型的同步。在造船用钢方面,针对用户需要,通过EVI活动研制开发油轮储油舱用普通及高强度耐蚀钢。

实现钢铁强国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发展低碳技术、实现绿色冶金不仅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法宝。我们将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不断开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为支撑,强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发展低碳和绿色冶金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为把鞍钢建设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钛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而努力!

(本文为作者在第八届中国钢铁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猜你喜欢

鞍钢十二五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侠”
《鞍钢故事》创作谈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