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兴建必要性浅析
2011-02-14詹同涛
詹同涛 徐 峰 梅 梅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蚌埠 233001)
1 工程相关背景
1.1 工程规划背景
1959 年,在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曾将安徽省的引江济淮也作为南水北调的一部分。
1976 年,水电部南水北调组编写的《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中指出:“巢湖引江线作为济淮河的调水线比较适宜”。
1990 年,在国务院国发(1990)56号文批转的《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审查意见》中指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引江济淮线路,从长江引水的地点和可能水量基本可行,可以作为各线路规划的基础”。
1.2 工程规划范围概况
引江济淮规划供水区为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及豫东平原部分地区,属淮河流域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该区域水资源赋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较差,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水源建设严重滞后,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仍然突出,应对干旱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较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2 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2.1 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需要
2.1.1 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水利发展目标
2011 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了利用5~10年时间,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的目标。提出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完善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遏制地下水超采,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2.1.2 淮河流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淮河流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江苏省的引江工程、河南省与山东省的引黄工程及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及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位于淮北地区东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位于淮北地区西侧,引黄工程位于淮北地区北侧沿黄河地区,江苏省引江工程位于引江济淮工程供水范围以东。可见,淮河流域现有的及在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基本均在引江济淮工程的规划供水范围之外。
2.1.3 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兴建引江济淮工程
2011 年中央1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将水利建设置于今年1号文件的核心,既反映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也是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必然要求。因此,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有效解决淮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全面提高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程度,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尽快建设引江济淮工程是必要的。
2.2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合理需求的需要
2.2.1 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水平低
本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50mm左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120亿m2,其中当地地表水资源量约70亿m2。该区域现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40m2,约占淮河流域人均水平的88%,全国人均的20%;现状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290m2,约占淮河流域亩均水平的74%,全国亩均水平的30%。
2.2.2 水资源丰枯变化剧烈,且呈现减少趋势
沿淮淮北地区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集中程度在52%~82%,主要支流水系径流年际变幅一般在10~30倍左右,且年内来水多以汛期洪水的形式出现,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非汛期河道又经常出现断流。另外,据统计,1956~1979年与1980~2000年两个水资源时段水文系列相比,该区域水资源数量减少2.5%,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水资源量可能存在下降趋势。
2.2.3 当地拦蓄条件差
沿淮淮北地区地处平原,受地形条件限制,主要利用河道建闸蓄水,有效调蓄库容较小,地表水利用难度较大。沿淮湖泊洼地虽有一定的调蓄库容,但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行蓄洪区确保淮河防洪安全使用,其可供蓄水兴利的库容有限,在遭遇淮河中游地区经常出现的连续干旱年或水质污染严重时,无法有效担负应急供水任务。
2.2.4 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大
沿淮淮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正在逐步形成电力、煤化工、煤制天然气等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链。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和安徽省皖电东送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安徽省煤化工基地建设,该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到规划2030年,沿淮淮北地区需水较现状将增加30亿m2。为支撑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时开辟、建设新的水源地是必要的。
2.2.5 地理位置重要,供水保障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淮河中游沿淮及淮北地区是华东地区乃至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粮食安全工程正在加快实施,该区域也正在逐步形成煤化工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但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的现状,将抑制该区域的快速发展,因此,水资源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2.3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
2.3.1 淮河水污染问题仍突出,已威胁供水安全
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水污染问题仍很突出,部分河段重大水污染事故频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非点源污染日渐突出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仍然远远超过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近一半河流的水质尚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特别是一些淮北主要支流污染还比较严重。水污染使部分水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进一步加剧了淮河水系水资源短缺矛盾。
2.3.2 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安全受到威胁
沿淮淮北地区中小河流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有水无流或河干的现象较为普遍,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致使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特枯水年的干旱缺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1978年淮河大旱,蚌埠闸关闸断流达219天;1999年淮河大旱,蚌埠闸8月持续关闸近一个月,淮河中游蚌埠段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超低水位;1966年淮河大旱,洪泽湖干旱见底,最低水位只有9.68m;2001年洪泽湖最低水位仅10.52m,比死水位低了0.78m。持续的干旱缺水导致水生态环境快速恶化,一些水生生物濒临灭绝,对区域的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
2.3.3 巢湖蓝藻不时爆发,影响区域发展
巢湖是原巢湖市的生活及饮用水水源地,同时合肥市第四水厂的取水口也设置在巢湖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逐步累积的污染负荷超出了巢湖的水体承载能力,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巢湖大面积蓝藻不时爆发,严重影响了巢湖流域供水安全和湖泊生命健康。2003年、2004年巢湖连续两年出现大面积蓝藻爆发现象,特别是2003年巢湖局部水域蓝藻厚度最厚达1m以上,对巢湖水环境影响较大,2005年以来,巢湖蓝藻几乎连年爆发。随着皖江城市带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加快发展,巢湖流域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巢湖将面临着更大的污染压力,区域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水资源与水环境制约。
3 结语
淮河流域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及豫东平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且与淮河流域现有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在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范围基本不重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为主,同时,该区域也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及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随着该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依靠当地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淮河中游地区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改善淮河水系生态环境,缓解巢湖水污染压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快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工程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