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汛期如约降临
2011-02-14编辑于翔汉
文/ 陈 陆 编辑/ 于翔汉
又到了六月,汛期又当如期降临,城市防汛又面临着考验。
武汉、广州、南宁等诸多大城市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每当大雨降临,城市排水系统吞吐不灵,内涝严重,汽车被泡,人们涉水艰难前行……然而,一则题为《一条宋代排水沟,羞煞现代文明》的新闻,则向人们述说着这样一件事:说的是在去年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
揭开赣州不涝之谜,原来是宋代建造的以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事令赣州市民庆幸,也让被淹城市的市民称羡。
但也有人却将这件事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无非小概率事件而已,不足以让整个社会痛定思痛,古代技术岂能真的胜过现代文明?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雨果在《悲惨世界》里的这句名言,不停地拷问着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每当城市在不停地建积木式排列的高楼大厦,不间断地将道路取直、拓宽,不断变换街道两旁行道树的品种时,城市的施政人员,是否也将人们看不见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放在与高楼大厦、立交桥、街心公园等地面工程同等地位,给予足够的投资,将其建成风雨无忧的放心工程?能否在设计、实施地下排水工程时,将目光放远、质量把牢,将其建成如赣州福寿沟那样遗惠千秋万代的工程?能否将地面建筑、排水、交通、绿化等项目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盘考虑、统筹经营,以营造一个能够完成新陈代谢的生态环境?
要知道,城市不是个别领导与个别部门的政绩工程,不能只图形象上的美观而忘记对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
我国有悠久的质量文化渊源。讲求“信”“义”,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质量文化的基础。
从大的方面看:长城千年不倒,都江堰万代矗立,均是因有质量做坚实保障。从小的方面看:明长城上每块砖上留有砖的产地和烧制人的姓名,大渡河铁索桥铁环上镌有工匠的姓名……它们无一例外地印证着我国古人对质量负责的精神,体现出我国质量文化的思想根基。
众所周知,美国提出“质量文化”一词是由于它发现日本成功的原因在于日本有优秀的质量文化。日本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在于日本的儒教文化,而日本儒教文化却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
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在六月汛期到来之际,我们期盼着这则新闻事件不会随时间而被湮没在新闻海洋里,施政人员面对赣州福寿沟能痛定思痛,将“以人为本”真正放在心上,使得城市不再有坏了良心的下水道;期盼着城市的下水道也能和地面工程一样,真正体现出我们国家的形象,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