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2011-02-13

中国石化 2011年12期
关键词:权为民私事事业心

许多人都喜欢琢磨,这个习惯很好,但关键是喜欢琢磨什么,是琢磨个人的私事,还是多琢磨工作上的事情。

时下,有两种干部,一种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很强,每天风风火火,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工作上,做到利为民谋,权为民用,情为民系。这类干部不管奉献精神、实干精神都很强,确实做到不为名,不为利,群众对他们工作的评价很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号召力。这类干部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天琢磨事,琢磨如何把工作搞上去,琢磨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很少去琢磨人,很少琢磨如何去迎合巴结上级领导,取得他们的信任,也很少琢磨自己的得失进退、名利地位。

另一类干部则与此相反,他们整天琢磨人,很少琢磨事,很少琢磨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每天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工于心计,用在琢磨人上,琢磨如何迎合上级领导,取得他们的信任,为今后晋升“刮春风,下秋雨”。琢磨同级和下级的心态,培养自己的亲信,以确保和巩固自己目前的权位,不要发生任何不测的“信任危机”。琢磨自己个人的私利,考虑位子、车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为自己的功名利禄、家庭幸福不遗余力。琢磨如何编织个人关系网,做到左右逢源。琢磨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捞取更多的个人实惠。这种人看起来每天都忙忙碌碌,精疲力竭,过得很累,但他们都是为个人和家庭的小圈子着想,忙的大多是个人的私事,而很少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很少考虑自己的本职工作。

现实中,琢磨人者似乎有点像心理学专家,他们所琢磨的对象往往无所不包:对上级,琢磨其脾气秉性、特点、个人兴趣喜好乃至其夫人、孩子的喜怒哀乐,以便投其所好,博取欢心。领导要睡觉,就去拿枕头;领导嫌天热,就去拿扇子。就像《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讨好贾母一样,连点戏也专点“老祖宗”喜爱的热闹戏文,挑点心也专拣“老祖宗”喜爱的甜烂之食,可谓用心良苦。更有热衷于打听领导之间的恩恩怨怨,千方百计趋利避害,“曲线投靠”。对同级以及下级中可能成为竞争对手者,则虎视眈眈,百倍警惕,或施小恩小惠,竭力拉拢,或恩威并举,拉打结合,以培植个人势力范围,一切都是为了向上爬。

这种“琢磨人”,诚然跟正常的研究人际关系是两码事。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新形势下,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研究人际关系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君不见在不少地方,许多公司、企业都设立了公共关系部门,就是专门研究、处理人际关系的,这是做好工作、推进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所说的谋事、谋人,与公司、企业的公关有着本质的不同:少数干部不谋事只谋人,其动机和出发点严重不纯,其手段卑劣龌龊,其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往上爬,或者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此风所至,势必导致“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折腾捣乱的”,乃至导致好人不香,坏人不臭,正气难以弘扬,奉献精神衰落。

人生要干一番事业,要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确实很需要琢磨,也很应该琢磨,关键是琢磨什么,怎么去琢磨,不要偏离了琢磨的主题和方向,更不要忽视了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执政为民,就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以事业为重,多考虑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琢磨公事,少琢磨个人私事。多琢磨自己的本职工作,少琢磨不该琢磨的事情,不琢磨低级庸俗的事情。当然,在用人导向上也要注意绝不让只会干事、不会来事的人吃亏,决不让不跑不送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吃亏,决不让长期在艰苦岗位上任劳任怨,一心一意,像老黄牛一样,不为名利,不讲条件和报酬,无私奉献的实在人流汗又流泪。

猜你喜欢

权为民私事事业心
个人事项报告并非“私事”
莫以私事废公心
浅谈幼教工作的“六心”
灵魂干净,品行高尚
某贪官的台上与台下
管好班级要“四有”
用“心”构建低年级数学有效课堂
始终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
办公室里“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