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败血支原体感染
2011-02-12王丹
王 丹
(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驻马店 463000)
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张嘴咳嗽、流鼻液、呼吸时有啰音及面部肿胀、病程长为特征。幼雏多发结膜炎,火鸡表现为气囊炎及鼻窦炎。
本病的致死率虽不高,但常可继发其他疾病,是许多禽病的元凶,并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和产蛋率,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病原体
鸡败血支原体为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成员,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细小、多形态、无细胞壁、革兰氏阴性的微生物。能在含血清、腹水等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多呈油煎蛋样、乳头状及肚脐状。也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培养。败血支原体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非致病性支原体无此特性。
支原体对外界环境因素及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差,离开鸡体后很快失去活力,但耐低温,4 ℃以下的环境可以存活几十年。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可迅速杀死,对泰乐菌素、红霉素、链霉素等敏感,但抗新霉素和磺胺类药物。
2 流行病学
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能感染,以纯种鸡最易感,但以2月龄以内鸡感受性最强,病情严重,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成禽多呈隐性经过。鹌鹑、珍珠鸡、孔雀和鸽子也能感染。
病鸡、隐性带菌鸡和带菌种蛋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尘埃或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经被污染的饲料及饮水由消化道传染。但最重要的是经卵垂直传播,因而可使本病代代相传。配种和授精也可传播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较严重。呈慢性经过,成年鸡多散发,幼鸡则成批发生。单独感染呈隐形经过,在感染其他病原体、雏鸡断喙、密度过大、气候突变、接种疫苗等因素时容易诱发本病。
本病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常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混合感染。
3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约为4~21d,自然感染可能更长。主要呈慢性经过,典型症状主要发生于雏鸡。
鸡感染败血支原体时,雏鸡症状较典型,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生长缓慢。咳嗽、摇头喷嚏和气喘。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严重的双眼紧闭,低头缩颈站立。病程长的眼内出现大小不一的干酪样物,严重时压迫眼球可致使眼睑肿胀,眼球萎缩,可造成一侧或两侧失明。有时可见窦内渗出物呈干酪样,鼻孔常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漏。
一般情况下,该病的死亡率不高,若混合其他病原体而感染则病情加重,病死率显著提高。成年鸡常呈现隐性感染,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的比例增大,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孵出的弱雏率增加。火鸡感染主要表现为窦炎引起的眶下窦肿胀和呼吸困难。
4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是鼻腔、喉头、气管,充满黏液性或干酪样物质。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最明显的表现是纤维素性气囊炎,气囊混浊、囊壁增厚,特别是胸气囊,其次是腹气囊常积有白色泡沫样物,严重时常形成黄色干酪样物。有的肺外缘区有灰红色肺炎病灶,质地坚韧,失去弹性,稍显凹陷。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可见纤维素性或脓性心包炎、肝周炎与气囊炎一道发生。
5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病料的采集可取病死鸡的气管、鼻窦渗出物及肺组织等。病原的分离培养可在含血清、腹水等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观察支原体菌落形态特征多呈油煎蛋样、乳头状及肚脐状。确诊亦可做血清学试验,从鸡冠或翼下静脉采1滴血液与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抗原作试验,若出现明显的凝集块即可确诊。
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常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传染性鼻炎等容易混淆,应鉴别诊断。
5.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6周龄以下的鸡最易感,呼吸道症状也最明显,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时易造成死亡。从临床症状上很难与支原体区别开,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5.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多为急性经过,由病毒引起,一般多见成鸡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伸颈、甩头、咳嗽、冠髯发绀,可窒息而死。剖检特征性病变在喉头和气管。
5.3 鸡传染性鼻炎
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病鸡在短期内出现流鼻液、流泪、鼻腔和鼻窦发炎及颜面浮肿等症状。若及时敏感药物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治疗,一般经1~2周可恢复。
6 防制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及早治疗,严格消毒”的原则。
(1)感染本病的痊愈鸡多为带菌鸡,在发病鸡场很难根除病原,所以,鸡场应自繁自养。定期对种鸡群做血清学检查,及时淘汰阳性鸡,以保安全。鸡场引进种蛋、鸡苗和种鸡时,都必须向无病鸡场购买,购买鸡苗入场后严格隔离1个月后,确实健康方可混群。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引起鸡只抵抗力降低的一切因素。鸡群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鸡舍要通风良好,饲料配合要适当等。定期驱虫,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可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等作为消毒药,也可以使用动物防疫部门指定的消毒药。
(2)药物预防。在饲料或饮水中定期添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支原净等,连用5~7d。滴鼻和气雾也可预防支原体感染,如泰乐菌素滴鼻用量:1日龄,1 250IU/只~2 000 IU/只;7日龄,3 150 IU/只~5 000 IU/只。
(3)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泰乐菌素、喹诺酮类、红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和北里霉素等。如酒石酸泰乐菌素0.05%~0.1%饮水,连用5~7d,但该病经常混合其他病原菌感染,最好选择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亦可用中草药方剂麻黄、杏仁、石膏、桔梗、黄芩、连翘、金银花、金荞麦根、牛蒡子、穿心连和甘草,各等量共研细末,混匀。治疗,拌饲料喂服,每次0.5g~1.0g/只,连喂5d;预防按上述剂量每间隔5d投药1次,拌饲料喂服,共5次~8次。
(4)疫苗预防接种。目前已有败血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及弱毒苗用于养鸡生产。弱毒苗对于预防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效果,一般于6~20日龄点眼1次,10周龄重免1次;种鸡在产蛋前1~2周内注射灭活苗可减少病菌经蛋传递,降低第2代鸡的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