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华南市场宏观环境与市场潜力分析

2011-02-12马惠兰

中国林业经济 2011年3期
关键词:华南地区林果华南

马惠兰,戴 泉,颜 璐

(新疆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21世纪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示范区为带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目前,林果种植总面积已突破113.3万hm2,12个优质特色林果主要品种有效株数超过10亿株,果品总产量超过500万t,总产值193.6亿元[1]。特色林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一些林果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正在成为新疆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林果产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林果产品市场开拓和加工转换已成为制约新疆特色林果业向纵深发展的障碍,本文在分析华南市场宏观环境的基础上,探讨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华南市场的优势与潜力。

1 新疆特色林果生产发展趋势

1.1 生产规模

2000—2010年间,新疆林果总面积从23.867万hm2增加到113.591万hm2,净增89.724万hm2,年均增长16.88%,翻了近4番,有效株树109182万株。总产量由95万t增加到503万t,净增加397.12万t,年均增长18%,翻了4番多。并随着大面积林果逐步进入盛果期,产量将会快速增加。

1.2 产值效益与农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新疆林果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规模经济效益已逐步显现出来,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5.56%上升到11.06%,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同时,林果业发展也带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农民增收。全疆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从2002年的96元/人增加到2009年的500元/人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5.15%提高到14.50%。

1.3 品种结构

新疆林果品种丰富多样,主要有香梨、葡萄、苹果、桃、杏、石榴、李子、小浆果等鲜果,葡萄干、红枣、核桃、巴旦木、开心果、枸杞、酸梅、野山杏等干果。2010年新疆鲜水果面积46.443万hm2,占全疆林果总面积的40.89%,产量430.26万t,占全疆林果总产量的87.43%。近年来干果特别是红枣、核桃种植规模增加迅猛,但目前还没有进入盛果期,产量优势还没有显现。2010年干果总面积67.148万hm2,占全疆林果种植面积的59.11%,产量61.86万t,仅占全疆林果总产量的12.57%。

1.4 产品市场及出口状况

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覆盖国内华南、华中、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7大区域市场,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同时,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中亚、东南亚、港澳台、欧美、日韩等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是其主要目标市场。出口林果产品以香梨、葡萄、苹果、葡萄干等为主。2009年出口量57872t,出口额1.53亿美元,占新疆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9.24%,并呈增加态势,在新疆农产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

2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华南市场的基础与优势

2.1 具有品质和特色优势

新疆林果不仅具有品质好、香甜多汁、含糖量高以及酥脆和营养丰富等特点,而且其独一无二的香梨、哈密瓜等特色果品,深受华南市场消费者青睐。同时,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孕育的多种独具特色林果,以及其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渗透,给新疆林果产品赋予了浓厚的地域文化因素和特色。特别是新疆地处偏远,林果产区工业污染少,大气、水质、土壤等污染较低,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林果产品的理想环境,逢迎华南市场消费者对果品质量的要求。

2.2 具有产品差异与互补优势

新疆与华南地区在水果生产种类及品种上有明显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华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纬度较低,全年夏长冬短,日照适中,太阳辐射热量大,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几乎全年都适合农作物生长,大部分作物为一年二熟或三熟,适合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芒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生长。而新疆以生产葡萄、梨、苹果、杏、桃、红枣、核桃等温带水果为主,且在夏秋季节成熟上市,与华南水果形成了明显的季节互补。

2.3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林业局支持新疆“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多渠道扶持新疆林果业发展,重点支持红枣、核桃、香梨、杏、巴旦木、开心果、沙棘、石榴、枸杞、苹果10大优势特色经济林品种,大力扶持林果产业化龙头企业[2]。同时,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对口支援政策,华南地区在新疆林果主产区有多个对口支援县市,通过对口支援,将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有力地扶持和推动当地林果业发展,也会更有利于拓宽华南地区的销售渠道。

2.4 产品展会和外销平台建设基础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了加快林果产品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的重大战略转移决策,大力开展林果产品各种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扩大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知名度,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成功举办了两届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交易会,举办了新疆农产品北京展示交易会、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上海)展示会、新疆特色农产品武汉展销会暨农产品超市对接会等一系列展示会、洽谈会,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华南市场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和契机。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产品 (广州)展销中心”已经落地广州,正在积极建设中,将成为新疆在华南地区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展示展销平台,其临近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地理位置和市场优势,将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华南市场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3 华南市场宏观环境与居民水果消费特征

3.1 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水果消费量低

华南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GDP占全国的14.74%。其中,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发达的省份,GDP占全国的11.87%,人均GDP达37589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98元)和新疆(19893元)。广州是我国第三大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人均生产总值(89814元)位列全国第一。华南地区高速的经济发展,为新疆特色果品开拓华南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华南地区人均水果消费量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果消费水平,更低于新疆人均消费水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0kg/人·年及欧盟发达国家人均水果消费标准87kg/人·年,2008年广东省人均水果消费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42%[3]。

3.2 具有地缘区位优势,利于新疆特色果品开拓

华南地区拥有优越的对内和对外区位条件。广东省与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毗邻港澳,又与东南亚联系紧密。广西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东南亚国家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广东水果出口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以荔枝、香蕉、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为主,也出口柑橘类、葡萄等温带水果,其中葡萄出口占10%左右,呈旺盛增长趋势[4]。广西出口的水果主要有柑桔、苹果、梨、橙、葡萄等温带水果,主要出口东南亚国家。目前新疆哈密瓜、葡萄、库尔勒香梨、葡萄干等在华南已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销售渠道比较成熟,消费者认知度很高,市场占有率也较高,已经形成能带动新疆红枣、核桃等干果销往华南市场的基础,并且也正在形成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区位优势。因此,华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和贸易基础,为新疆特色果品开拓港澳与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3 居民以消费鲜水果为主,对温带水果需求旺盛

近年来华南地区水果消费呈不断增长趋势,以消费鲜水果为主。鲜瓜果消费占水果消费总量的90%以上,其中鲜果的消费占70%以上。2008年,广东城镇居民鲜果消费量143.29万t,鲜瓜消费量24.15万t,广西鲜果消费量77.10万t,占鲜瓜果消费总量的77%[5]。华南市场温带水果终年有售,主要品种有苹果、葡萄、梨、橙等,由我国温带水果产区供应和从美国、智利等国家进口。进入华南市场的新疆水果主要有葡萄、香梨、哈密瓜等,这些果品与国内其他产区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品质好、甜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消费者需求旺盛。与进口水果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特别是新疆红提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华南市场上美国红提售价是新疆红提的3~4倍,哈密瓜销售价格在水果销售中也处于中低水平,香梨在华南市场的销售价格还要低于乌鲁木齐北园春市场和超市的销售价。

3.4 居民水果消费呈多样化趋势,注重营养健康消费

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居民消费能力较强,水果消费也不断增强,不论是水果消费总量还是人均水果消费量均呈不断增长趋势。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水果的品质和营养保健要求更高,人们普遍开始关注水果的营养、品质以及安全问题,对无公害水果、绿色水果、有机果品的需求增加。当前华南市场居民水果消费呈更加注重营养保健、水果菜肴消费、水果休闲消费、交际消费的特征。

4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华南市场潜力分析

4.1 居民水果消费市场空间较大

华南地区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鲜干水果的消费较低,只占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食品消费支出的2.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1%),远低于新疆(3.36%)。城镇居民人均年购买水果38.96 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48 kg)和新疆平均水平(60.22 kg),其最低收入户人均年水果消费量仅14.5 kg,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果只有12.79 kg。特别是广东省居民消费结构与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居民高收入、消费能力较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不相吻合,城镇居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水平较高,但用于消费水果的支出不足,水果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空间。随着华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尤其是对食品的消费,已向安全、健康、营养和文化方面转变,不仅对鲜干水果的消费需求量在增加,更重要的是对水果的品质和营养要求越来越高。新疆优质果品的高品质和营养价值,正符合该地区居民水果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将在华南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

通过水果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得出:价格不是影响华南地区居民水果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居民水果消费均有下降,并且对水果价格的变动较敏感。同时,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水果消费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华南地区近年来城镇居民水果消费能力均呈不断增强的趋势,水果消费量随鲜瓜果价格指数上升而上升。而农村居民水果消费量与鲜瓜果价格指数呈负相关趋势,即鲜瓜果价格指数上升时,农村居民水果消费量下降。

4.2 华南地区是新疆林果开拓的主战场

华南地区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水果消费量的2倍以上,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是农村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的3倍以上。2008年,广东城镇居民鲜瓜果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水果消费总量的3.31倍,城镇居民鲜瓜果人均消费量是农村居民水果人均消费量的3.05倍。广西城镇居民瓜果消费总量是农村居民水果消费总量的3.83倍,城镇居民人均瓜果消费量是农村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的6.21倍。通过水果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得出:华南地区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均有随收入增加而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广西和海南农村居民水果消费量也均有随收入增加而不断增长的趋势,而广东省农村居民水果消费量则随居民收入变化呈波动变动趋势。华南城镇区域是新疆林果产品消费的主要市场。

4.3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进入华南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根据华南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十二五”预期如果能达到2008年全国人均水果消费水平,人均水果消费需求缺口在8~15kg/人·年之间,水果市场供需缺口在200万t以上。如果达到世界人均水果消费水平,人均消费需求缺口在50kg/人·年以上,水果市场供需缺口在1500万t以上。其中,广东省水果市场供需缺口分别在70万t以上和450万t以上。表明华南地区水果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居民水果消费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水果消费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这为新疆林果进入华南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4.4 华南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由于华南地区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以及对外开放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程度,特别是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国家联系紧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推进,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和贸易日益加深,已成为我国连接港澳、出口东盟的最主要的国际通道,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开拓港澳市场和进军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条件。目前新疆库尔勒香梨、葡萄、哈密瓜等特色优势水果,通过华南市场已经远销到东南亚市场和香港地区,深受这些地方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开拓港澳市场和东盟市场的基础已经建立。由于东南亚国家不仅与新疆水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更重要的是在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等方面与我国和新疆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新疆红枣、核桃、巴旦木等特色干果在东南亚华人集聚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挖。因此,通过华南市场加快开拓东盟水果市场的步伐,拓展和深入开发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国外市场已势在必行。

[1]张峭,杨霞.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分析及其预测[J].产品预测,2006(8):30-33.

[2]冯海发.“十五”及2015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及战略定位[J].经济问题,2001(4):33-37.

[3]张露.我国水果进口贸易的发展及其对消费的影响[J].中国商界,2010(2):148-149.

[4]张蓓.广东水果营销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5(34):209-210.

[5]黄强.广西水果市场前景分析及预测[J].广西园艺,2004,15(3):11-13.

猜你喜欢

华南地区林果华南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Phase-and spin-dependent manipulation of leakage of Majorana mode into double quantum dot*
华南地区LNG价格大幅上涨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华南风采
记华南女院前三任校长
华南掠影
苏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牵华南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