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灿鋆老中医论治肝炎后肝硬化经验
2011-02-12周德奇
周德奇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400700)
付灿鋆是全国第4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老中医。付师认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于中医学“臌胀”范畴,该病多因邪毒内伏,长期耗伤人体正气,形成气、血、水、毒胶固郁结,气、血、精、津大量耗乏,虚实夹杂的病证。笔者有幸随师出诊,现将付师治疗臌胀经验论述如下。
1 病 因
1.1 邪毒深伏于肝,缠绵难祛,属于中医“伏气温病”范畴 付师结合现代医学认为邪毒或因母体带来,或因与带毒人密切接触,或因饮食不洁,或因输血感染所致,深伏肝脏,缠绵难祛,当正气亏虚时,邪毒由内而发。病势转归包括:(1)邪强正弱,正气不能奋起抗邪,邪气强留体内,逐渐蚕食正气;(2)邪强正强,正邪交争,发为黄疸、胁痛、高热等症;(3)邪弱正强,正气驱邪于外,患者不发病。导致臌胀发生多为第1种、第2种情况,盖因邪盛正虚,正不能祛邪,邪气留于体内,发为本病。邪毒外证为湿毒、湿热毒等温邪表现,伏留肝脏,阻滞肝脏经络血脉,肝疏泄失常,形成气滞血瘀之候,同时肝脏失去血液濡养,一方面变硬、缩小;另一方面由于肝居于腹部,为人体气机的枢纽,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水溢脉外,停留于腹中不去,发为臌胀。
1.2 腹水停聚耗伤阳气 付师认为腹水由于其特殊性,预示病情严重,除了为毒邪侵犯人体的病理产物外,同时也因停聚腹部阻碍人体气机升降而为致病因素。浊气不降,上干于肺,肺失宣降,则为呼吸困难、气紧;浊气干于心,心阳被郁,则心慌、心悸;浊气犯脾,脾失运化,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全身气血亏虚、五脏失养,形渐消瘦;水浊为阴邪,耗伤肾阳,阳不能化水,则全身水肿;清气不升,下流大小肠,则为腹泻。故腹水不仅是臌胀进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病情严重的体现,而且是疾病后期进一步发生发展的病因。
2 病理变化
邪毒深伏体内兼腹水的停聚,导致了脏腑的功能失常以及人体气血津精盈虚通滞失常。“气虚血瘀水停”为病理变化主线,贯穿了臌胀的整个病程,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病理变化。
2.1 肝气血失常 邪毒能潜伏体内乃正气不足不能祛邪于外所致,邪不去则正气日渐蚕食,正气日虚。该病病位在肝,肝气得到耗伤,失去其功能。一方面肝失疏泄,肝木不疏脾土,肝病传脾,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患者见面色黧黑、肌肉尽脱、纳谷不化、腹泻、胁痛等;其次肝不能藏血,血不归脏,外溢皮肤、经络形成各种血证,如紫癜、便血、呕血等。最后,肝为罢极之本,肝血不足则上不能濡目、外不能濡筋,患者见头昏眼花、身软乏力之证。
2.2 血瘀水停 邪毒内盛,耗伤肝血,血不养肝,肝缩小变硬,进而疏泄失常,血液瘀滞于肝,血不利则为水,水液停聚于腹部,二者相合形成血瘀水停之候。症见右胁部疼痛、腹部胀大如臌等表现。血瘀水停继而又成为病因,进一步耗伤人体阳气,加重病情。
2.3 肝肾阴虚 随着臌胀病情的加重,一方面邪毒耗伤肝肾阴精;另一方面脾胃亏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人体精微物质缺乏,肝肾失养,二者共同导致肝肾阴虚证。肾阴内竭则面色黧黑而晦暗;肝阴不足,精血失充,则见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并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之象。
2.4 阴虚血热 该证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兼见血分蕴热表现,多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兼证。症见咽干口燥,齿臭出血,五心烦热,盗汗,大便干,小便短赤,或者午后潮热,有肝掌,蜘蛛痣,舌质红少苔,脉沉细稍数之象。
2.5 脾肾阳虚 臌胀的病情最终演变为阴病及阳,阴阳两虚的证候。患者表现为面色枯黄,神疲气怯,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腹胀阴肿,腰酸背寒,手脚发凉,色淡苔白,脉沉弱。
综上,可归纳为邪毒内盛,气滞血瘀水停,耗伤肝脾肾。
3 治 疗
《医宗必读·积聚》提出积聚病分初、中、末3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魇经久,邪气侵棱,正气消残,则任受补”。付师治疗臌胀也宗此原则,认为本病的治疗根本在“扶正祛毒,祛瘀消水”,毒去水消则病能万全,现阐述如下。
3.1 扶正祛毒 这是治疗本病基本原则。正气强重祛毒,正气弱则扶正祛毒。毒在中医来说是湿热,西医来说为乙肝病毒。祛毒有3种含义,一为透毒于外,可重用升麻、柴胡;二为泻毒与下,可用三石汤(滑石、寒水石、石膏);三为清毒于中,多用黄芩、栀子、虎杖之属。毒潜伏体内日久,耗伤人体正气,具体到脏腑,多为肝肾之阴亏、精亏,扶正当针对这二脏而治,一要滋补肝肾之阴,可用一贯煎加味,药用生地黄、枸杞、沙参、当归、川楝子、麦冬、天冬、延胡索、柴胡、薄荷、姜黄等;二要滋补肝肾之精,可用加味黄精汤,药用黄精、生地黄、桑椹、夜交藤、苍术、白术等。
3.2 补气、行气、活血 肝主疏泄、藏血,肝被邪所害,二者功能均将丧失,形成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之候,临床时均需补气活血或者疏肝理气之品以活血通滞,可用党参、黄芪、白术、丹参、紫河车、鳖甲、柴胡、枳壳、木香、槟榔、桃仁、白芍等。
3.3 祛水毒 患者形成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之候后,均可导致水湿停聚于中焦,形成臌胀之证,水臌形成,耗伤人体阳气,脾胃功能失常,后天生化乏源,病情日渐加重,故祛水毒非常重要。方法包括:(1)宗《内经》之法,放腹水,放后用束带束腹,使水减少且不再产生;(2)中药排水。正气任受攻,宗《医宗金鉴》的分消法,寒湿用寒胀分消汤,湿热用热胀分消汤;正气不任受攻,则需温阳行水,可用实脾散或者济生肾气汤。
3.4 温补脾肾,益气调元 患者面色黧黑,精神差,两胁隐痛,纳谷不香,形体消瘦,可予大补元煎、河车大造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