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疗胸痹病的机理探讨
2011-02-12龚鹏
龚 鹏
历代中医对胸痹病概念不一,文献所述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较复杂。但综合分析,与西医“冠心病”相当。本文从营卫气血的角度阐述胸痹病的病因病机,以揭示桂枝汤治疗胸痹病的机理。
1 胸痹病病因
冠心病(胸痹)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五脏功能减退,或长期饮食失调、劳倦伤及脾胃,营卫生化不足,气血亏虚,血行无力,瘀阻脉络,心脉失养。脾胃亏损,运化不及,乃生痰湿,痰湿影响胸阳的敷布,则湿浊痹阻,胸阳不展,或痰浊壅塞,胸阳痹阻。素体阳虚,机体卫外功能减弱,“卫与邪所合,开其腠理”(《素问·疟论》),“经络虚,卫气去”(《素问·八正神明论》),风从心之俞穴而入,则致胸痹而连及于心,或胸阳不足,或阳虚寒凝,心脉痹阻。所谓“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素问·金匮真言论》)。《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也云:“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说明气候的寒暑晴雨变化对本病的发病亦有明显影响。
2 营卫之道
中医理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并未停留于心。脾胃居于中焦,心居于上焦,心与胃以膈膜相隔,痰湿何以侵犯于心。然脾胃之支脉、大络、经筋与心紧密联系,经气互通,相互影响。《内经》在这方面有详细论述。《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结于肋,散于胸中。”痰湿为阴邪,易于趋下,本身缺乏动力,何气使之上行犯心。这与营卫循行的道路有关。《灵枢·营气》营气“从脾注心中”。《灵枢·营卫生会》:“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气的循行与胸痹主要症状之一胸痛的疼痛部位是一致的。现代认为,胸痛发生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放射到咽、左肩部、左上肢、背部、上腹部[1]。又疼痛最常在胸前或胸骨后,且最痛处在胸的中央,可在横膈和下颌骨之间的任何部位。最常放射的部位是到上臂,特别是左上臂的内侧。疼痛的其他常见部位包括颈、喉、肩胛间区和下颌骨[2],这与《素问·脏气法时论》论述的“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相符。浊阴出下窍,清阳出上窍。脾胃功能失调,清阳、浊阴不分,浊阴不降,痰湿停留,随卫气运行至肓膜、胸腹。也只有卫气这样“慓疾滑利”之气才能带动痰湿这样的阴邪。实际上全身各处的痰湿均是通过卫气的运行而无处不到。现代医学也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虽主要见于中等大小的肌性动脉,如冠状动脉,但主动脉和髂动脉等大动脉也能受累。因此,胸痹的发生虽与痰湿的形成、外感六淫有关,但与营卫失调的关系也很密切。故《素问·痹论》云:营卫“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3 胸阳与卫阳的关系
李东垣曰:“所谓清气、荣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胃为卫气之源,经肺的宣发,卫气才能布散于全身。卫气除护卫肌表、防御、温煦、司开合等作用外,还有保持血脉充盈、调节血脉舒张和收缩的作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胸阳与卫阳的关系。胸阳虽有心居胸中,为阳中之太阳;有诸阳受气于胸,而转行于背;有胸为阳气聚集的地方等义。但笔者认为,胸阳就是卫阳(气)散于胸部的部分。如果痰、湿、寒邪损伤胸阳(卫阳),致使胸阳痹阻或不展,则心之血脉(胸脉邻近于心脉)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不通则痛。故《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痹论》又云:“心痹者,脉不通。”这在于心主阳气、主血脉,心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极为关键。所以血液的运行是两个方面:外部卫阳(胸阳)的调节,内部心阳(心气)的推动,内部心血(营气)对心本身的滋养,外部卫气的温煦。因此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则气虚、血虚,营卫亏虚,甚则阴虚、阳虚,实则痰、湿、瘀血阻滞。从脏腑来看,一者心脏本身的病变(内因),一者其他脏腑的影响(外因、相关性)。《肘后方》:“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从营卫看,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从病因看,脾胃损伤为内因,外感六淫为外因。《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故虚实相兼,内外相因。
4 阳虚阴弦之理
汉·张仲景认为,胸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上焦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金匮要略》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李彣注:“《内经》云,胃脉平者不可见;太过不及则病见矣。太过为邪盛,不及为正衰。寸脉为阳,候上焦之气,正应胸中部分,若阳脉不及而微,则为阳虚,知在上焦,故成胸痹。尺脉为阴,主病在里,然阴弦何以致胸痹心痛?”又《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汪苓友注:“涩主气血虚少,弦又主痛。法当腹中急痛,与建中汤者,以温中补虚缓其痛,而散其邪也。”因心与腹部位不同,故此处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所以同为气虚血少,阴脉弦,部位不同而治各不同。而阴弦为内有虚寒,俱主里痛则无异。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用桂枝汤以芍药易生地、麦冬、阿胶、麻仁配人参加强养心血,滋心阴,补气滋液,以充养血脉的作用,药用清酒煎煮,增加疏通经络,利血脉之效。“总以补中生血复脉为急,通行营卫为主”(《医宗金鉴》)。仍为桂枝汤之变化,故均可以桂枝汤加减。笔者认为,阳虚为卫阳虚(营卫气虚),因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营卫皆水谷之精气,构成和滋养了诸阳之气。如《灵枢·五味论》:“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灵枢·五味》又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故脾胃受损,饮食失调,则营卫生化无权,营卫虚则阳气虚,痰湿、瘀血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反之,阳气能够卫外为固,外邪无从侵犯,内外痰湿无从由生,内外和调,邪不能害。故胸痹病其本质为营卫失调。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中引徐(彬)氏之说,“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李培生、刘渡舟主编《伤寒论讲义》释义说明,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的功用,可用以治疗营卫不调引起的多种病证。现代医家李介鸣在王氏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案中,根据患者除有冠心病常见之胸闷憋气、心绞痛外,虽在三伏酷暑但其仍有怕冷恶风的特点,辨证为年老体虚、元气衰微、表虚不固、营卫失调、血失畅流所致,立法补中气、固腠理、调营卫以治其本,同时加用葛根、丹参、川芎、当归活血化瘀、宣痹止痛以治其标。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取效:黄芪15g,防风 10g,白术 12g,桂枝 12g,赤白芍各 12g,炙草 6g,干姜 3g,大枣 5 枚,葛根 15g,丹参 20g,川芎12g,当归 15g,水煎服[3]。桂枝,《本经》云:“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汤液本草》:“《心》云,辛热散经寒,引导阳气。”《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桂心辛温通阳,能治心阳之不振。”《本草述钩元》:“桂补阳以和血。”芍药,《本经》云:“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汤液本草》:“《心》云,扶阳而收阴气,泄邪气,扶阴。”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说明桂枝通阳扶阴,芍药收阴扶阳,而调和营卫。桂枝、生姜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大枣、甘草、芍药滋阴养血,生姜、大枣鼓舞脾胃之气,升腾脾胃升发之气,使津液上行。喝粥一方面是加强热力,更主要是加强水谷之精,以生津液[4]。调和营卫即是通气,气通则血行,血行则痛止。《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所以温阳不在补而在通。
5 桂枝汤论治胸痹病的证类分型
根据文献及笔者临床经验,桂枝汤论治胸痹病的证类可分为以下几型:(1)胸阳不足,风寒袭虚。证见胸满,时憋闷难忍,甚或疼痛,每逢冬季发作更甚,心悸,短气,咳逆,四肢不温,畏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缓。治宜祛风散寒,温经通阳。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恢复期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不恶寒,可用桂枝去芍药汤。此为胸阳受挫,或阳气渐复,彼为阳气转衰;(2)胸阳不振,痰瘀痹阻。证见胸背痛,憋闷,或闷重痛轻,短气,咳嗽痰浊,多因饱食或情绪波动而诱发,或遇阴雨天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不渴,脉弦滑。治宜豁痰宽胸,化瘀通脉。痰浊偏盛者方用桂枝汤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瘀血偏重者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临证时,痰浊与瘀血多并见,因此通阳豁痰法和活血化瘀法常并用。此证型尚需注意:桂枝汤在此助豁痰剂、化瘀剂宣通阳气,调达气血,则痰易除,瘀易化。反此,痰去瘀散,胸阳得桂枝汤易于振奋。此外,枳实薤白桂枝汤宽胸下气之力较强,涉及胃脘、两胁之症也可选用。活血化瘀法要注意气、血之虚实,瘀血之寒热。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也不可拘泥于温通之法;(3)心阳不足,水气内停。其证胸满,心悸,短气,头目昏眩,或头项强痛,发热,小便不利,舌苔水滑,脉沉弦。治法:通阳利水或和阴利水,方选苓桂术甘汤或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4)中焦虚寒,心阳不宣。其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喘息,食少便溏,腹满,舌淡苔白,脉沉细缓。治法:补益心脾、振奋阳气,方选桂枝汤合人参汤。此处用芍药防姜、桂刚烈,反伤阴液,不以阳求阳,而以阴求阳;(5)阴虚血少,心阳不足。证见心动悸、胸闷、气短、汗出、头昏、失眠、食少、舌淡红嫩少苔,脉结代,或细数,或迟微。治法:滋阴养血、通阳复脉,方用炙甘草汤。
6 病案举例
赵某,男,53岁,2007年4月23日就诊。阵发性胸痛,心前憋闷3年。近因劳累,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引其背部,肢冷汗出,约持续3min~5min,痛后自感胸闷气短,平素多痰,服调气化痰药不效。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拟胸痹病。辨证痰浊阻闭,胸阳不展。治宜豁痰通阳,兼化瘀血。方选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桂枝汤加减:栝楼24g,薤白12g,半夏12g,桂枝 12g,赤芍 10g,郁金 10g,片姜黄 10g,陈皮10g,生姜3片。服3剂,胸背痛减轻,咳痰减少,守方继服半月,未再胸痛,胸闷、短气亦除。嘱其饮食清淡,适寒温休养。
综上所述,胸痹病的治疗不仅要调理营卫,通阳扶阴以治其本,同时注意兼夹之证,还要因人、因病、因证、因时、因地制宜,在调和营卫的基础上,采用理气、化瘀、祛痰、除湿、散寒、清热等方法,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并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增加急救、预防、运动、心理等调护措施,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1] 胡佩珍,张树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374.
[2] 毛焕元,杨心田.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85.
[3] 范爱平,曲家珍,李 琏.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4849.
[4] 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