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 “三电合一”建设现状与成效分析

2011-02-12黄苏庆王焕森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通讯录信箱合一

朱 莹,黄苏庆,王焕森

(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作为农业部2010年“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单位,结合全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在认真总结农业信息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面向需求、服务“三农”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电话、电视、电脑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开发整合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功能,提高了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水平。

1 基本情况

浙江省于2005年9月开始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现已初步构筑起信息真实、诚信可靠、方便实用的网上农民社会。目前农民信箱系统已拥有覆盖全省的236万户真实姓名的注册用户,其中普通农民用户168万户,各类农业经济主体用户16万户,各级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29万人;日点击量200万次左右;建立新农村基层子网站3.1万个;分类建设包括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等6类14.7万家新型农业主体集群,累计发布各类农产品买卖信息127.4万余条。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电合一”项目的实施,将现代网络技术与电信、电视有机结合,使得浙江省农业生产经营者能及时方便地通过电脑、电话、电视等途径获取农业信息,实现农业信息服务零距离,为全省农村、农民及“三农”工作者提供科技、法律、市场及农村政策等农业信息服务,引导农民以市场信息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有效促进了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浙江农业十大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部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2 主要做法

按照农业部“三电合一”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框架方案》及《“三电合一”全国公用数据库建设标准》文件及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构建了浙江省“三电合一”服务应用平台,形成了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信息数据库共享,实现了省级公用数据库及各市、县 (市、区)数据库的信息实时交换,并以省市县联动一体的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有序协调运转的保障体系为管理基础,确立了全省“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应用系统领导管理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同时,不断加强与电信部门、网络部门、广电部门的沟通合作,整合资源开展多渠道信息服务,将省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平台、农民信箱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全省电话语音服务平台、电视播出平台和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有机连结在一起。

2.1 完善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公益服务系统

在农民信箱原有短信群发、邮件群发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属性数据库规范建设,对农民信箱200余万注册用户进行规范清理。通过农民信箱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络体系的3万余名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农民信箱注册用户登记信息规范率从68%上升到93%,整理录入农技人员用户3.25万户,收集录入各类农业主体用户14.7万户,其中涉农企业7804家,合作社11525家,农产品集团采购用户3803家,农业专业大户54710户,农机作业大户66477户,农家乐2725家,并按照所属地区、经营类别、生产规模等属性进行了统相关服务功能,为开展有效、快速的针对性短信公益服务提供便利,能较好地满足浙江农民对信息细分,实现数据上下贯通、全省共享。同时,进一步理顺了农民信箱地区列表和用户列表,完善了系服务个性化需求。

2.2 整合电脑网络系统

整合电脑网络系统,提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建立起宣传口径统一、步调一致的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集群,实现与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全省80%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已嵌入全省网站公共栏目——全省公用模块。同时,充实完善浙江农业信息网农业经济数据库,规范集群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程序,建立信息检查更新机制,减少网页出错率,增加网站访问量。据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主办的网站群运行维护监管平台显示,目前浙江农业信息网在46家省级部门网站中,得分排名已从原来的第10位左右,上升至前2位。

2.3 建设网络视频系统

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农技110语音服务直通车和农业电视播出平台三方互动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三方平台的全面合作和资源互补,达到网络信息、电话信息、电视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使信息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3 主要成效

通过进一步完善浙江农民信箱的手机短信公益服务系统,快速推进全省统一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将农民信箱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平台、电话语音服务平台、电视播出平台和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有机连结在一起,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3.1 切实增强了农民信箱手机短信服务的针对性

农业主体通讯录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信息服务对象更加明确,信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随着农产品集团采购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充和壮大,有效提升了“每日一助”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以前,“每日一助”服务基本上对所有农民信箱用户进行普发,不仅信息对接效率低,还极大地浪费通讯资源。随着“三电合一”的建设实施,全省开展了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属性数据库规范建设,建立完善了农业主体通讯录和农技人员通讯录。据各级农民信箱联络体系反映,利用农业主体通讯录群发“每日一助”服务短信,虽然缩小了服务信息发送的范围,但服务信息的反馈率大幅提高,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因收到无用短信要求取消农民信箱的投诉明显减少,同时,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为今后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下扎实的用户基础。到目前“每日一助”服务共发送信息14316条,接到电话、邮件等反馈信息约52万次,达成农产品交易和意向金额约6.35亿元。

3.2 显著提升了农业信息服务在全社会的覆盖面

通过信息的整合,扩容语音电话自动答复的信息量,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通过浙江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以日播的高密度播出农业节目,提高了农业信息的传播率和入户率;通过在浙江全省农业门户网站上建立视频点播栏目,完善农技推广、咨询栏目,使农业网络与电视无缝结合,提升了农业信息服务在全社会的覆盖面。在2010年11月份开展的以“农民信箱致富金桥”为主题的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中,举办了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服务标语征集和农民信箱网上知识竞赛,印制了农民信箱移动充值纪念卡套和农民信箱5周年宣传画册,在浙江在线、钱江晚报、农村信息报等媒体刊登广告,广泛宣传,吸引全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了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了“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3.3 有效提高了农业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

系统功能日臻完善的农民信箱,清晰明了的农业主体、农技人员数据库和通讯录,已逐渐成为各类农业职能部门开展管理和服务的得力助手。一方面,利用通讯录的检索功能,可及时掌握管理服务范围内农业主体的准确数据;利用通讯录的群发功能,可快速向管理服务对象发布有针对性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讯录建设和管护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了通讯录管护工作的良性循环。规范建设后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通过逐级授权,各地已将通讯录管护权限逐步下放到各个业务管理部门甚至乡镇一级,有效提高了各级农技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面。

4 主要经验

浙江省按照“以服务促发展,以制度促管理”的原则,不断巩固和扩大“三电合一”建设成果,促进了“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经验有:

制度建设。推进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陆续出台了《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属性数据库规范建设技术方案》、《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属性数据库规范建设实施细则》、《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属性数据库规范建设验收办法》和《农民信箱农业主体通讯录使用和管理办法》,将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属性规范建设全面纳入日常管理。严格信息服务程序,确保服务内容真实、服务对象准确、服务档案翔实;继续抓好规范建设组织队伍,通过培训、示范、乡村信息员会议等形式,提高基层信息员队伍的技能,依靠乡村信息员实现普通用户信息更新的常态化。

典型引导。发挥各级农民信箱联络体系信息员队伍的作用,认真调查、收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应用成果和典型事例,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在指导农业生产、对接农产品产销、沟通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成效。如绍兴市1451名农技人员,通过农业门户网站、文化科技下乡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朋友承诺,任何农业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都可以通过农民信箱农技人员通讯录与专家进行网上或电话的直接沟通,不再需要上门求助。将农技人员在线答复率与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挂钩,要求收录进通讯录的农技专家必须及时回复农民提问。如此快捷的求助方式深受农民欢迎,农民朋友纷纷通过农民信箱的主体通讯录查询当地农技人员的联系方式,求助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绍兴县植保专家董涛海笑称:经常接到咨询病虫害防治信息的电话,“生意”很好。

服务创新。建设了农民信箱农业主体通讯录,已收录浙江全省涉农企业、合作社、农产品集团采购用户、农业专业大户、农机作业大户和农家乐共六大类农业主体147044家。并对所属地区、经营类别、生产规模等属性进行了细分,实现了数据上下贯通、全省共享。目前,农业主体通讯录成为当前浙江省最真实、最全面展现农业主体发展全貌的第一手信息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也有利对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指导。积极开展“每日一助”信息服务,要求县级以上农民信箱系统管理人员,基于农民信箱电子信息平台,以手机短信群发形式,每天免费为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发送一条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服务活动,帮助农民推介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

5 存在问题

一是组织体系不完善。“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建设是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农技、科研、媒体以及通讯运营商的相互结合、紧密协作,同时需要得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当前,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引导和协调“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建设。二是服务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信息维护速度跟不上,有些板块的内容不全。三是缺乏稳定的管护经费。运行维护经费无法保证,对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资源、开发创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更少。

猜你喜欢

通讯录信箱合一
本期石友通讯录
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美食通讯录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华医生信箱
互动信箱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