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康复医学教育模式探讨
2011-02-11陈惠德
陈惠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22)
某大学康复医学教育模式探讨
陈惠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康复医学教育的单位之一,其发展历程和办学经验表明:①安医大坚持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办学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和安徽医科大学校情,该模式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②安徽医科大学在强调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强调育人为本,重视德育和爱心教育,这对提高我校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其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康复医学;教育
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文】中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学教育全局,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如何让人民满意,首先必须是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随着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纳入高校招生一本录取线范畴,学生和家长对我校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我校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坚持特色,育人为本,是我校开办康复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康复医学人才的一条成功的经验,也是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良好办学途径[1-4]。
1 坚持特色问题
安徽医科大学作为最早开展康复医学教育的单位之一,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康复治疗学专科(1989~1997)、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本科(1998~2002),康复治疗学本科(2003~2005),又回到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本科(2006~)。而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办学模式,在中国康复医学教育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一些高校较为普遍采用的模式。但2001年以后,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康复治疗学专业纳入全日制高等教育计划。2001年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开办了4年制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理学学士)。200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设置4年制大学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理学学士),而安徽医科大学则在原有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的基础上开办了5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医学学士)。现在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办了康复治疗学专业。但我校从已毕业的2003、2004、2005届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反馈的情况,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证书对考研和考医师执照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多数学生不满意,一些家长也不满意。我校领导针对该现象,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2006年起再次恢复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办学模式。坚持该办学模式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从其我国的国情、安徽医科大学校情出发,坚持了安徽医科大学康复教育的办学特色。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的现状是,正规康复教育起步晚,各校办学理念、背景不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条件缺乏规范的标准,存在着“杂”、“短”、“散”、“浅”等弊端,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作为全国最早开办正规康复学历教育的单位,除了有与WHO香港复康协作中心、香港复康会的合作基础,其康复学历教育还建立在我校优势学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之上。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具备了开展康复专业教育所需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的教学师资及教学、实验条件。上述无疑是对康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好保证。2009年安徽医科大学附一院已成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康复教育涉及到的临床医学专科主要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老年医学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烧伤科和康复医学科。其中作为承办我校康复专业学历教育的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科(教研室)为安徽省首批临床医学特色学科,而以学科建设来带动专业的发展是我校近些年来专业建设的一个特色。
2 育人为本问题
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名称于2006年恢复为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名称;学制仍然五年;培养目标修改为: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能独立从事临床诊疗、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的出发点是:重在育人,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与人才培养的品质密切相关。德育也是大学高等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体现。但如何贯彻德育教育?我们认为,除开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外,德育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进行。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现代康复的本质即为残疾人康复。而助残意识和爱心教育就是康复专业教育的必备部分,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爱心教育,和学生助残意识的培育,并在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加以安排和体现,具体措施如下:
2.1 在教师中灌输教书育人理念
要求本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有德育教育内容,要求教师自身能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能够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康复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育人活动使学生形成自信、奋发向上、乐于助人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加里宁曾说过,“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不仅要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需要教师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而教师威信的形成和途径多种多样,但最根本就是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上述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2.2 在专业课教学中开设《残疾学》课程
通过对我国残疾人概况、残疾学的有关概念、历年国际残疾人日和全国助残日主题、《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的分类与分级、致残原因、残疾预防、残疾评定和残疾康复、残疾学研究的有关内容等的介绍,加深学生对残疾人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身心活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应该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鼓励克服这些困难的影响,以利于他们充分发挥能力;残疾人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工作的潜力,经过康复训练或提供某种康复服务,这种潜力可以得到发挥,使之生活和工作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在社会上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不应受到任何歧视。
2.3 建立安徽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及合肥儿童福利院康复专业实习基地
其目的除了与专业教学有关外,非常重要的是要做到有组织的安排学生接触各类型残疾人,接触社会,真正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并培养对残疾人的爱的奉献精神。
2.4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建立康复专业学生献爱心志愿者小组(Volunteer love group):我校康复本科班的学生,从第一届开始,即在吴建贤老师的倡导和组织下,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生们传授推拿手法,经络穴位,生理解剖及临床有关康复知识,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并经常去残联及社区开展义诊,为伤残人士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宣教工作。
2002年,安徽省团委将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献爱心志愿者小组”的活动以“杏林服务大队”的名称纳入安徽团省委志愿者协会的活动之中,并且正式注册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部分。2006年3月20日,由康复专业本科班师生组成的“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直属杏林志愿者服务队”正式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第六届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该项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助残意识和爱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从已毕业学生、工作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良好反映看,我校目前康复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育人为本的理念和措施,对提高我校康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其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康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各届均为100%。学生就业涉及到部门有教育部门(高校)、卫生部门(医院、疾控中心、疗养院等)、民政部门(残联、儿童福利院)、劳动部门、体育部门、经济部门、社区服务部门和部队(空军飞行员)等。其中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本科主要在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学科发展,所涉及到的专业有:康复医学(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师)、运动医学(队医、科研人员)、老年医学、内科学(普内、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风湿科、感染科医师、肿瘤科)、外科学(骨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医生、肿瘤外科)、儿科学(医生)、皮肤性病学(医师)麻醉学(麻醉科医师/技师)、影像医学(放射科、超声波室医师)、中医学(针灸、推拿科医师/中医院康复科医师或治疗师等)以及其他领域(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医学、经济学、金融学)。其中康复本科班学生主要进入医院康复科或临床医学相关科室;而进入临床医学相关科室的途径除了本科毕业直接分配到医院的临床科室以外,多数是通过考研途径进入。考研情况:我校康复专业学生考研被录取的大学涉及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新乡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等。我校康复专业毕业生现在在读和已毕业的博士涉及的学科专业主要有神经病学、外科学(骨外科)、外科学(普外)、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和经济学专业等。
近几年来已有1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来我校康复医学系参观,调研和派教师来我校康复医学系进修。福建医科大学还选送康复专业的学生来我校委托培养。这反映了我校康复医学教育模式和办学特色在全国已经产生较大的影响。
[1] 卓大宏.关于建立中国现代化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系统的几个问题[C].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
[2] 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 129.
[3]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钱伯毅.大学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R-03
A
1671-8194(2011)32-04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