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2011-02-11郝香玲梁佩伦
郝香玲 梁佩伦
(东莞市虎门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集中区,同时也是医院感染高危区。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机体抵抗力下降,介入性检查和操作多,均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为切实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2009年8我院根据目前的条件,对综合ICU病房进行了整改,建立了多间单间病房,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和护理,减少交叉感染,避免多重耐药菌造成医院感染的扩散。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8月到2011年7月我院ICU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1~84岁;多重耐药菌菌株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标本分别来自痰培养、尿液、血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时,我们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方案》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执行,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具体的防护措施如下:
2 防护措施
2.1 强化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有研究表明:在各种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51.20%,且细菌超标严重,以超标1~5倍为主,部分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20倍以上,甚至达到100倍[1]。可见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严重性。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和洗手行为的依从性,保证手的清洗和消毒,我院在改建ICU房间时,在每个单间病房内均设置一套完善手卫生设施,同时在每个病房门口挂有一瓶速干手消毒液,以便医务人员在查房、治疗、护理操作等过程中能随手可及,让医务人员养成自觉手卫生的习惯,科室医院感染小组成员随时监督医务人员的行为,督促落实。职能部门则采取随机抽查方式。
2.2 严格遵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落实隔离措施
对于病原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显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的患者我们立即将其转入单间病房,护士在病房门口及患者信息一览表和病历本上贴上醒目的蓝色“MDRO”接触隔离标识,提醒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的重视,并于第二天晨会交接班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做到人人知晓,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我们安排专人治疗和护理,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同时限制每次进出人员的数量。
2.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各种侵袭性操作如人工气道、呼吸机使用、吸痰、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都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但这些操作都有可能将病原微生物带入体内[2]。国内外研究表明,侵袭性操作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3]。因此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操作中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进行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再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4]。
2.5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病室环境的管理,每天定时通风换气,物表及地面每日至少湿式擦拭两次,遇污染时及时处理,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专用的物品及医疗器械在每次使用后须及时消毒。患者用过的床单、面巾、衣物等需用双层黄色胶袋密封并标示送洗衣房,患者去其他部门检查,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患者转院或转科必须告知接诊医生相关信息;患者出院后应做好病室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直接影响到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对病房和物品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院内感染和监控工作的管理,可有效预防因交叉感染而造成耐药菌的传播,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1] 李瑜珍,谢懿,何绪屏,等.医护人员手带菌实验室分析[J].现代医院,2008,8(11):27-28.
[2] 徐秀群,吴小波.146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2(18):303.
[3] 何庭辉,田碧文.综合性中医院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882-3884.
[4] 罗洪梅,田洪静.浅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控制措施[J].医学信息,2009,1(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