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解痉散在急性软组织伤的应用
2011-02-11王涣群王丽萍
王涣群 晏 新 王丽萍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急性软组织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主要是指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关节筋络突然遭受暴力撞击、压迫、牵拉、强力扭转等原因引起的损伤,外科住院患者中有90%是软组织伤。急性软组织伤患者受到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出现以急性疼痛和心理应激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笔者应用自拟四逆解痉散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中医辨证
1.1 痛证由于遭受暴力撞击、压迫、牵拉、强力扭转等原因引起的损伤,患者必定出现疼痛和(或)肿胀,中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辨证为痛证,病机为气滞血瘀。
1.2 郁证患者除了创伤本身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表现出心理应激的诸多症状,如恐惧、焦虑、心情紧张、烦恼易激惹、濒死感、失眠、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联想回忆增多、易疲劳、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头部不适感、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低热、换气过度、头晕、多汗、呃逆等,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而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病机以肝气郁结为主。痛证、郁证两者有内在联系且互相影响。
2 治疗方法
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宣通气血、缓急止痛为法,选用经方四逆散化裁,拟定四逆解痉散:柴胡、枳实、白芍、炒白术、香橼、佛手、茯苓皮、木瓜、伸筋草、甘草。颈部痛加香附、郁金、葛根;胸廓痛加瓜蒌、薤白、桂枝;腰痛加川断、秦艽;痛甚者加大蜈蚣、全蝎;胃气上逆见恶心、呕吐等加法半夏、厚朴、苏叶。
3 病案摘要
刘某,男性,41岁。因车祸伤致头颈肩部及手臂疼痛3h入院。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头颅CT未见异常,X线未见异常,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自觉头晕头痛、心情紧张、失眠、胃脘不适,呕出胃内容物3次,便秘,舌淡苔薄白,脉弦。予四逆解痉散加减:柴胡 15g,枳实 10g,白芍 20g,炒白术 20g,香橼 15g,佛手 15g,苏叶 15g,茯苓皮 15g,蒺藜 15g,豨莶草 15g,木瓜 15g,伸筋草15g,法半夏10g,厚朴15g,甘草10g。3剂,水煎服,每日3次。服药3d后仍局部肿胀疼痛,头晕头痛,心情紧张,失眠好转,胃脘不适,呕吐消失,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缓。效不更方,并配合局部理疗,患者7d后痊愈出院。
4 讨 论
心理应激人群中肝气郁结类证出现的比率较高,肝气郁结病理变化出现在应激反应的初期阶段,应激反应早期的中医基本病理改变是肝气郁结[1],这也符合《素问·举痛论》所云“百病生于气”,以及藏象理论中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论述;同时也为“肝是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的学术观点提供了依据。心理应激构成中医证型的人群其病位主要在肝(胆)、心、脾(胃);就演变规律而言,可能是以脾作为肝胆与心的中介,由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脾虚-心或它脏虚损进行发展演变。其机理首先与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关,脾气受损,不能化生气血营养它脏,而致它脏虚损;其次是因为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为至阴之脏,即阴阳交会之枢纽,在病机演变中常起到中介的作用。
急性痛证皆由外力骤然作用于脊椎、胸肋等各关节或外感寒湿之邪滞固于局部,使气不畅,血不能通,清阳不升,病机为“气伤则痛、形伤则肿、痛则不通”,当以顺气升清阳为第一要益,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2]。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张仲景用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等证。该方由柴胡 、枳实 、白芍、炙甘草组成,被称为治气之祖方,能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宣通气血、缓急止痛。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枳实行气消痞,理脾导滞;白芍柔肝缓急,使肝不横逆,疏泄条达;甘草不但能调和诸药,益脾和中,且甘能缓急,即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柴胡与枳实为伍,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方中有芍药甘草汤和枳实芍药散之义,均有缓急止痛作用;白芍与甘草同用,酸甘化阴,敛阴养血柔肝、舒筋缓急;枳实配芍药,枳实主降气、行气,芍药则可入血分,一气一血,调其血气;因此本方能调畅气机,能解除痉挛、疼痛。
药理研究表明方中柴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热等作用,还能抑制胃液分泌、抗炎、保肝利胆等作用;枳实有增强小肠平滑肌紧张程度和位相性收缩功能,还有抗炎、镇静等作用;芍药有抗炎、抗菌、镇痛、解痉等作用;甘草有解痉、抗溃疡等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柴胡中的柴胡黄酮和柴胡皂苷对血浆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乙酰胆碱水解,发挥其对胃肠、免疫、中枢神经、骨骼肌和平滑肌等的生理调控作用[3]。白芍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能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白芍的主要药理成分白芍总苷具有抗炎、镇痛、抗应激和免疫调节等广泛作用,其作用具有浓度和功能依赖性及双向调节的作用特点[4-5]。枳实提取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使小鼠安静少动,蜷缩。故而本方具有镇静、镇痛、解痉、抗炎等作用。
四逆散契合急性软组织伤患者的病机,对其临床症状有治疗作用。四逆解痉散以四逆散为基础,配合香橼、佛手舒肝柔肝且不伤阴;木瓜、伸筋草舒肝柔筋和络;茯苓皮利水消肿且能健脾;在临床运用中收到较好疗效。
[1]袁其伦.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结合点——生理应激理论[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1):36-38.
[2]林舟.以气论治急性痛证体会[J].海南医学,2008,19(9):139.
[3]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540.
[4]魏文树,汪文琦,王玉山,等.白芍总苷对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3(3):148.
[5]粱君山,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0,4(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