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抢救的护理探析
2011-02-11李素娟
李素娟
(邯刑矿山管理局职工总医院妇产科,河北 邯郸 056000)
羊水栓塞(AFE)属于产科罕见但预后凶险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进而导致出现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如肺栓塞、弥漫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本病以发病迅速、恶化迅猛、致死率居高不下为主要临床特点,成为导致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对于本病早发现、及时治疗、科学护理应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邯刑矿山管理局职工总医院自设立产科以来,共收治产妇9423例,羊水栓塞3例,发病率为0.03%,且均抢救成功。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整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例,年龄21~35岁;其中引产1例,死胎1例,剖宫产1例;孕周最小为20周,最大为40周;均发生于破膜后,其中人工破膜1例,自然破膜2例,均有宫缩过强现象。
1.2 临床表现
休克、心肺功能减弱是羊水栓塞无论在早、中、晚3个阶段中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2]。本组患者所以的早期临床症状均与前述相符合,如血压下降明显、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发绀、突发呛咳、烦躁、呕吐、胸闷等症状。
2 结 果
本组3例产妇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展为DIC或者肾功能衰竭。可能与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后病情在早期得到控制,症状好转,心功能等渐趋恢复正常,呼吸、血压逐渐正常有关。
3 急救护理方法
众所周知,抢救羊水栓塞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同时,若在临产过程中,产妇毫无征兆的出现躁动、呛咳、气急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怀疑羊水栓塞的可能,加强观察和护理,并报告给上级医师进行救治,可短时间内使患者转危为安。
3.1 及时纠正缺氧
在发现患者出现躁动、气急时,应在许可条件下起码给予患者行正压持续吸氧,或在可能的前提下将人工呼吸机的氧流量调节为5L/min,同时在湿化瓶内加入50%乙醇使用[3]。同时,注意吸牢固固定氧管道,使其不受压,以确保氧气吸入。若有肺水肿者,应在吸氧面罩导管内加入少量95%乙醇,如此,可减轻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状况。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出现呕吐者应将其头部抬高15°角,并使之头部保持偏向一侧,防止因误吸引起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4]。
3.3 维持有效循环
及时、迅速补足血容量和应用有效的药物是抢救成功的重中之重。这也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产前必须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这样既可提供能量供给,增强产妇的体力,又能随时进行应急处理,为抢救赢得时间[5]。在建立通道时,应尽量选择既能建立双静脉通路,又能满足扩容、止血等药物的及时应用的上肢粗静脉,注意保持输液通道通畅,防止松脱。
3.4 密切观测病情
①重视早期临床症状:分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有无咳嗽、呛咳等早期症状,若在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后,仍出现咳嗽等症状,应立即静推地塞米松10mg抗过敏,以尽可能缓解羊水栓塞的病死率[6]。本组2例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即是在产后45min后出现咳嗽、呛咳等症,经积极、有效抢救后转危为安。②监视出血、凝血情况:产后2 h专人护理,及时运用聚血器或用称重法正确估计出血量,并观察血液凝固与否,密切观察病情,以防进一步恶化,导致严重后果。③监测生命体征:抢救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产妇病情是否有所好转,主要通过观察呼吸频率、面色、口唇颜色等,以了解缺氧状况、血压、心率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一般应给予专人特护,持续心电监护。④监控尿量变化:尿量是反映肾脏灌流及全身血容量是否足够,最敏感的指标,因此,首先应注意患者的尿量情况,一般而言,若尿量超过30mL/h,则证实患者的休克症状缓解;同时也应密切注意是否有血尿的存在,对于患者的出入量做好详细记录,为防止发生肾功能衰竭提供详细的资料。
4 小 结
4.1 物品准备是抢救成功的基石
产房中准备充足的急救物品是护理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的措施之一,同样,作为羊水栓塞这样的危急病症,抢时间也就是抢生命,因此,保持产房中所有必备物品完整、充足且能正常运作[3],是护理工作尤其是在急症护理抢救成的前提。
4.2 重视早期症状的观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羊水栓塞一般病情急促,如早期未能确诊,患者便迅速进入纤溶期,进而死亡。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在产前连接监护仪,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更要在产时严密观察其反应,包括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2]。一旦发现产妇出现不适,应主动询问原因,及时向医师报告情况。
4.3 护理人员急救技术熟练扎实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在疾病的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扎实及掌握程度的熟练与否,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保障,尤在本病的护理中,这也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应该了解羊水栓塞发生的原因与临床症状,做到救治的有的放矢,同时也应该熟练掌握急救设施及抢救药物的常识,以便在抢救工作中忙而不乱,更好的协助医师在羊水栓塞确诊后,迅捷的进行抢救工作,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8-210.
[2] 李力.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69-70.
[3] 靳家玉,杨桦.羊水栓塞原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121.
[4] 曾秀文.羊水栓塞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64-3665.
[5] 张国楠,黄薇.妇产科急症重症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4.
[6] 于桂敏.羊水栓塞6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52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