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临床意义

2011-02-11唐明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7期
关键词:比容心脑血管病青年人

徐 春 唐明玉

(九江市中心血站,江西 九江 332000)

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新的医学分析学科。通常人们所说的血流变检查,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和黏滞性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等。血液流变学检查近十几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疾病的预防、诊断、预后判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人体几乎每个器官、每个系统的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1],特别是对人类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预测、早期诊断,病情监测、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以往对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只注重在已出现临床症状的人,对一般无症状人群的监测,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血脂的关系研究得较少,本文对不同年龄血脂正常人群及血脂升高人群做了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发现青年人血脂增高方面明显低于中老年人,但血液流变学方面青年男性的红细胞比容、血黏度低切、中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老年人,女性则相差不大,血脂升高的青年血液流变学结果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自某市医院年度健康体检的人群,血脂正常的青年男女各50名(20~39岁,平均32岁),血脂正常的中年男女各50名(40~59岁,平均52岁)及血脂正常的老年男女各50名(60~89岁,平均68岁)。血脂升高的人分为胆固醇(TC)单项升高、三酰甘油(TG)单项升高、TC、TG同时升高3种类型,每种类型青年、中年、老年男女各50名,年龄范围与血脂正常者大致相同。

1.2 方法

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EDTA二钾抗凝,检测红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PV)、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红细胞变形指数(VR)、红细胞变形指数(TK),同时抽肝素钠抗凝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1.3 检测仪器

瑞士产Low Shear30多功能流变仪;美国贝克曼仪器公司CX7生化分析仪(正常血脂参考范围为胆固醇<5.17mmol/L,三酰甘油<1.70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试验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血脂正常的青年组红细胞比容、血黏度及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比血脂正常的中、老年人高,0.01<P<0.05。

2.2 血脂升高的青年组与血脂正常组血黏度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血脂升高的青、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0.05<P<0.01。

2.4 血脂正常的各年龄组血流变结果:男性血液黏度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女性。在血脂正常的人群中,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都明显高于青年人,老年人的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变形能力比青年人差,但男青年的红细胞比积较老年组高,血黏度中切、低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2都比老年组高;除红细胞比容外,青年人中三种类型的血脂升高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TC、TG同时增高者,较TC、TG单项增高者血黏度增加明显;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率男、女都是中年人最高,青年人次之,老年人最低,男性都高于女性;红细胞变形指数TK、VR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明显比中、青年人高。

3 讨 论

血浆黏度越高,全血黏度也越高。临床血浆黏度增高可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一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红细胞比容是指将不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血放置于温氏管或毛细管中,经一定离心力离心一段时间后,被压紧的红细胞层占血液容积的比例。

通过近年来的健康体检,发现心脑血管病及高黏滞血症等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年龄差别也在明显缩小[2]。本试验血脂升高的各年龄组之间血液流变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无显著性,血脂正常的男性青年组的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都比老年组高,这可能和年轻人红细胞比容的生理性增高比老年人旺盛有关,也可能和中、青年人社会交往广泛,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老年人社会活动减少,注意饮食和锻炼,所以黏度较青年人低。但由于年龄增大,老年人的红细胞代谢减慢,红细胞膜的黏弹性降低,随着切变率增加细胞表观黏度加大,使得老年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比中、青年人差。

血脂、血黏度、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增加,导致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异常者,大多无任何不适感,这是由于机体脑血流自身调节的结果,如果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机体自身调节功能不断降低,当低于下限时,可形成血栓。因此,应定期对“健康的”中青年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检测,尤其要注意男性青年,可望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或药物控制,降低血脂浓度和血液的黏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流量和供氧量,这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3]。

[1]俞纯山.血液流变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5):449-451.

[2]杜美华,黄本成,王秀丽,等.不同年龄体检者血液流变学几项指标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0,10(1):62-63.

[3]常永超,杨旭明,简雪峰,等.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J].临床荟萃,2002,17(2):102-103.

猜你喜欢

比容心脑血管病青年人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295例住院心脑血管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的分析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