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2011-02-11叶美林
叶美林
(温州市永嘉县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107)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大多无症状或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痛经等,严重者可有明显贫血症状。妇科检查常有子宫增大、表面不光滑或质硬等[1]。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永嘉县第三人民医院子宫肌瘤68例患者经B超检查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且均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确诊,旨在提高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永嘉县第三人民医院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子宫肌瘤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43.8岁,已婚50例,未婚18例。临床表现月经量增多,但无痛经,偶尔触及下腹包块及白带增多。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1.2.1 采用百胜MyLab 2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饮水300~500mL,适度充盈膀胱。
1.2.2 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上作纵向、横向等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边缘情况、肌瘤大小、位置、回声、内膜线位置、厚度及附件情况。
2 结 果
2.1 诊断符合率
经手术病理诊断子宫肌瘤75例患者中,术前诊断符合68例,诊断符合率90.67%;经病理证实,肌壁间肌瘤42例(61.8%),浆膜下肌瘤20例(29.4%),黏膜下肌瘤6例(8.8%)。
2.2 B超检查显示子宫肌瘤的典型声像图主要表现
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形态不规整。肌瘤周围之肌纤维被压缩时可形成假包膜,假包膜与肌瘤间疏松的结缔组织在声像图上可表现为低回声晕圈。回声主要为高回声、低回声、中等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结节。回声强弱取决于肌瘤中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结缔组织含量的比例,以及肌细胞与纤维组织的排列状况[2]。①肌壁间肌瘤:子宫增大,单发肌瘤多为结节状弱同声,多发肌瘤常表现宫体形态失常。②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于子宫表面,瘤体与子宫分离现象。③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超声图像可显示“宫腔分离征”,期间见有中等或弱回声团块,难与子宫内膜癌相鉴别。
2.3 误诊和漏诊
9例因多种原因发生误诊或漏诊,2例漏诊为卵巢肿瘤,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7例误诊为子宫腺瘤患者术后病检诊断为子宫腺肌症。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持续雌激素刺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因素。
3.1 子宫肌瘤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球形肿块,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假包膜。①肌壁间肌瘤可见假包膜,肌瘤后方可见回声衰减,肌瘤往往呈局限性隆起,腺肌瘤多为弥漫性增大。②黏膜下肌瘤多呈低或中等偏高回声,肌瘤多与内膜分界不清,向宫腔内突起。③浆膜下肌瘤一般较易诊断,但蒂长者常与卵巢肿物发生混淆,多方向扫查可以区别[3]。
3.2 与子宫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向肌层内异位生长所致,常弥漫于整个子宫肌层,使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子宫内膜线略偏移,若局限性分布者,多以子宫后壁多见,使局部结节状凸起,子宫不规则增大,回声不均匀,此种情况即为子宫腺肌瘤,在超声图像上很难与子宫肌瘤相鉴别。二者最好的鉴别方法是结合临床[4]。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大多有渐进性痛经史,常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而子宫肌瘤则以月经量多,月经周期缩短或紊乱、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组资料9例误诊中7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肌壁间无明显界限,而子宫肌瘤不均质区呈球体感,内部呈栅栏状或旋涡状改变,周边有晕圈,此为二者声像图的主要鉴别点,超生医师在检查时应予以注意。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检出率高,易于复查。可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变化,及时为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但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也可能发生误诊、需了解肌瘤变性所导致的声像图变化,重视患者病史,有条件时可结合彩超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已成为主要检查方法,但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可起到重要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更好的诊断效果[5,6]。
[1]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384.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128.
[3] 靳先珍.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探讨[J].医学影像,2007,4(21):138.
[4] 熊亚,熊非.子宫肌瘤B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2):14-16.
[5] 王丽娥.20例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83-84.
[6] 仲云霞.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7(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