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犬垂体囊肿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2011-02-11胡建廷王韶艳王凤乾王汝霞
胡建廷,英 永,王韶艳,王凤乾,王汝霞
(1.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山东省化学药物重点实验室;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 250033)
本文探讨了比格犬垂体囊肿的发生情况,为比格犬的饲养繁殖管理、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和医药科学研究提供重要背景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Beagle犬60只,年龄为8~10月龄,雌雄各半,体重6~8 kg,均为1年内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对照犬,由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SCXK(粤)2008-0007]。所有犬只均注射过犬瘟热、传染性肝炎和狂犬病疫苗,血清布氏杆菌检查、粪便沙门氏菌和寄生虫卵检查都正常,也未有疾病的临床症状。
动物置不锈钢犬笼(0.7×0.9×0.8)m中单笼饲养。室温(19~26)℃,湿度(40~70)%。换气次数8~10次/h,昼夜明暗交替时间12 h/12 h。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鲁)20100004]。每天上午7时,下午4时定量给予全价饲料,自由饮水。每天清洁用具、笼具和地板,每周清洁消毒全部设施1次。
1.2 方法
1.2.1 动物剖检:剖检前16 h,所有动物禁食不禁水,经巴比妥钠麻醉,颈动脉放血处死。垂体取材后置10%中性甲醛液中固定。
1.2.2 切片、染色及显微镜检查:对垂体组织进行常规脱水、包埋、切片,根据说明书步骤分别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2.3 数据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界值。
2 结果
2.1 垂体囊肿的组织形态学特点
镜下,可见垂体由远侧部、中间部和神经部三部分组成,而囊肿多出现在垂体的远侧部。囊腔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囊壁由一层扁平或立方状上皮构成,部分上皮的游离缘可见微绒毛。在上皮之间可见黏液细胞,其胞浆中含有较多灰蓝色黏液。囊腔内含着色不均的淡灰色黏液状物,PAS染色呈阳性。黏液状物有的呈轮状,在轮层状的结构间有黏液溶解而形成的腔隙。有的部位周边黏液呈灰蓝色均质状,中央部较黏稠,呈块状并有溶解性空腔(图1~4见彩插3)。
2.2 垂体囊肿的发生率
肉眼观察,所有实验动物的垂体均未见囊性病变;显微镜检查,在所有标本中,共检出14例垂体囊肿,总体发生率为23.3%。其中雌性检出4例,发生率为13.3%,雄性检出10例,发生率为33.3%。对雌雄动物囊肿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垂体囊肿的发生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垂体囊肿是犬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发生于岁左右的幼龄犬[1]。本病主要发生于德国牧羊犬等较大型的犬种,而在Beagle犬等中小型犬中较少发生,国内外也少有报道。
一般认为垂体囊肿来源于垂体残留胎生组织的Rathke's囊或残留的颅咽管。由于垂体囊肿多数为Rathke's囊残留,所以称为Rathke's囊肿。其多发于垂体前叶或前叶与中叶之间,多见于大鼠、小鼠、犬等动物[2,3]。垂体囊肿除了来源于残留胎生组织的Rathke's囊外,还可见于颅咽管的残留,也有的来源于滤泡星状细胞。囊肿的囊壁由纤毛立方至圆柱状上皮及扁平上皮覆盖,上皮细胞间有时含有黏液细胞。囊壁黏液细胞具有分泌及吸收功能[4],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进入囊腔并不断增多。黏液经吸收、浓缩,继而再分泌,如此反复,囊腔内便形成了轮状的不被吸收的团块,并在轮状的结构间形成腔隙,使囊腔不断扩张。囊腔内黏液状物PAS染色呈阳性。
3.2 垂体囊肿的发生率及诊断
研究结果表明,8~10月龄Beagle犬垂体囊肿的病变发生率较高,其总体发生率为23.3%。其中雌性为13.3%,雄性为33.3%,且性别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提示囊肿的发生率可能与性别相关。对于垂体囊肿的诊断,可依据其组织病理学特点来进行。必要时,可进行PAS染色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在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应加强实验动物自发性病变的监测,了解常见病变的特征和发生规律,以减少或避免自发性病变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1]Koosttra HS,Voorhour G,Mol J A,et al.Combined 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 in German shepherd dogs with dwarfism[J].Dom Anim Endocrinol,2000,19(3):177-190.
[2]CHARLES C,CAPEN.Overview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lesions in endocrine organs of animals[J].Toxicol Pathol,2001,29(1):8-33.
[3]今井清,任进.图解毒性病理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263.
[4]潘耀谦,高丰,夏志平,等.犬脑垂体囊肿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