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教学法改革初探
2011-02-11杜平
杜平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重、疾病谱的改变,残疾及其他功能障碍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增多,致使需要经康复治疗的人群日渐越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未来康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即用型康复人才势在必行。
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而加强专业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院校的迫切任务。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对专业发展方向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学科、教研室的综合水平,不断深入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多媒体示范教学,增加讨论内容,示范实践技能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深化学生对物理治疗学这一康复重要领域的认识。它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师生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以实践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更加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1]。
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探索和创造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重点针对物理治疗学开创出一系列新型现代教学法,具体思路是:
1 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主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学习的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自己发掘、查阅、探索知识,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例如在讲解运动疗法这一物理治疗学重要组成部分时,通过在课堂上引出牵引、按摩、关节松动、肌肉牵拉等被动运动的相关概念,以及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Bobath技术、Rood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等技术和运动学原理,以“抛出问题,自我探索”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教科书、互联网,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病房观摩医生诊治过程等进行深入了解和体会,然后再回归课堂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2]。
学生可以以分散形式或集体形式自行分配选定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有目的学习,此过程既使学生接受了帮助和指导,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构建、相互交流、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由表及里,融会贯通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增加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近年来,参照“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型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精讲理论,注重动手技能,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我们的认可。例如仅在课堂上讲解介绍及通过多媒体演示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传导热疗法等物理治疗手段,不足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其针对具体疾病的消炎、镇痛、杀菌、缓解痉挛、松解粘连、软化瘢痕、促进伤口愈合及加速骨痂形成的重要作用;将学生引入医院科室,通过观摩医生对高中低频仪器的使用操作,以及向患者询问病史和理疗后的病情变化,学生很容易掌握物理治疗对疼痛、炎症、损伤、粘连及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显著作用,而对某种仪器对某一类疾病的特殊效果也会深刻的记忆。患者治疗前、中、后主观感觉的描述也深化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适应症和禁忌症也都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此时,教师会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这些仪器,组织学生亲自感受或经患者允许为患者做治疗。这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的实用性。
3 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书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思维者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多样化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去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易导致僵化、刻板的思维定势。教师要以提出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如在课堂上提出“如何进行肌肉耐力训练”、“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协调功能”、“用哑铃(或某一治疗辅助用具)可以在哪些方面提高患者的什么能力”等问题,这些本是老师应该“教给”大家的教学内容,现在却成了需要大家来共同“攻克”的医学难题。在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进一步解释或对不够可行之处进行更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闪光点和热烈的课堂气氛让每个人能全身心融入课堂,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下课后便会主动查找文献、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乐意进一步与老师沟通,甚至会提出许多好的方法和新的见解[3]。
我们认为,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未来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时,也可以让他们有自己独到的手法和方案,胜任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重要角色。
以上就是我们在多年的康复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开创出的现代教学法,我们将始终如一的进行教学上的改革,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1]张凤仁,李洪霞.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599-601.
[2]买晓琴,罗跃嘉.美国物理治疗专业(PT)学位培养计划[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31-32.
[3]王平鲁,吕涌涛.康复医学专业代教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