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2011-02-11赛里汗董俊峰
赛里汗 董俊峰
(乌苏市人民医院 新疆 乌苏 833000)
39例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赛里汗 董俊峰
(乌苏市人民医院 新疆 乌苏 833000)
目的 提高对变异性哮喘误疾病的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通过39例患者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治疗经验教训,典型病倒报告及治疗转归的描述。分析研究了误诊原因。结果 对疾病未及时正确诊断,给患者治疗造成延误外,因乱用各种药物出现伤害患者心身健康,同果也给患者经济带来了损失。结论 要求医生认真询问病史,非已诊治的疾病,应让病人到专科医生处诊治,作为专科医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准确了解患者症状,仔细了解病史及用药情况,认真体格检查,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的。
变异性哮喘 误诊误治 提高诊断 减少误诊
我们在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间共收治变异性哮喘病人39例,这39例患者均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治疗,其中有9位患者误诊达十余年之久。对该疾病未及时正确诊断,给患者治疗造成延误外,因乱用各种药物出现伤害患者心身健康,此外也给患者经济带来了不少损失。经确诊后均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其中少数患者联合口服盐酸氯雷他啶片后症状逐渐消失,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接诊的39例病人中,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16岁,男性8例,女性11例,初次发作者5例,反复发作者14例,病史长达10年的9例,病史短在6个月内者2例,病史在6个月~10年者8例。
2 误诊原因
(1)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没有典型支气管哮喘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双肺听诊也没有哮鸣音,仅表现为干咳,因此,诊断较为困难,但胸片及CT等影像学检查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部占位等改变。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疗效非常好等特点,而且与其他呼吸系统慢性感染性疾病相比较,都没有解剖学上的改变或病理生理学上的改变,所以鉴别诊断不应该很困难,但依然在临床上出现了误诊误治。本文所述的所有误诊的患者均有干咳偶有少许白痰,咳嗽在夜间或与冷空气等时明显,无呼吸困难,胸闷,双肺哮鸣音等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表现。所以仔细了解病史,详细体格检查诊断一般不难。但患者症状单一,无明显临床体征对诊断带来了困难。
(2)39例患者中21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但患者无明显的季节性,无受凉后咳黄痰或白色泡沫样黏痰等症状,胸片及CT无慢性支气管炎改变,由于医生对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不足及医生仅凭以往的经验或习惯性的“慢支”的诊断等原因就对患者下一个“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而进行治疗。
(3)在误诊为慢性咽喉炎9例患者是因病人去了耳鼻咽喉科,而耳鼻咽喉科医生因病人误述“嗓子痒”,“嗓子不舒服,嗓子有问题”等模糊的语言表达“干咳”主诉而导致诊断为“咽炎”,“喉炎”,对病人进行反复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每一次雾化治疗3、5d,病人症状缓解,这是因为大剂量地塞米松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给患者埋下了激素相应副作用的隐患。掩盖了患者的病情,导致了长期误诊从这里也暴露了我们医生对问诊重要性的忽略状态,假如仔细询问病史,是可以避免的,是不会误诊的。
(4)在就诊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是服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医生认为是药物副作用导致的咳嗽,因为这6例患者因高血压服用了卡托普利,福辛普利等药物数月甚至一年后出现干咳,在就诊时,心血管医生认为药物所致,改用其他药物后仍然有干咳,病人默认为吃药引起的疾病,所以也就不再寻求继续诊治。
(5)有3例病人因为种种原因,医生反复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而反复抗感染治疗,但每一次抗感染的同时为了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又加入一组地塞米松,因为患者的症状消失了,所以又考虑使用抗生素的作用而导致了误诊误治。
3 讨论
究其上述诸多原因,我们认为,(1)基层大内科医生对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不足,无诊治经验。患者主诉“干咳”就诊往往想不到变异性哮喘的可能性,易做出“气管炎”等其他疾病的诊断。(2)医生没有严格把握急、慢性气管炎的诊断特点和主要的依据,导致误诊误治。(3)对引起“干咳”的原因认识不足不全面,仅凭一点就草率诊断了结。(4)对药物的副作用特性认识不足,没有综合考虑研究。(5)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联合乱用,想不到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病人症状好了,误认为抗生素起了作用,说明医生对药理学知识不全面。(6)基层病人就诊专科意识差,到医院就医不管是内科或外科医生就求治,另外基层医院因为分科诊治性不强,床位住不满门诊量不足,存在有超科诊治的现象而引起。(7)主诉偏差导致误诊,所以要提高广大患者的健康教育,不要盲目就医,不要盲目乱服药,诊断清楚至关重要,同时要求医生认真询问病史,非已诊治的疾病,应让病人到专科医生处诊治,作为专科医生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准确了解患者症状,仔细了解病史及用药情况,认真体格检查,严格掌握相关每一种疾病的诊断依据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的。
[1]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杨宝峰.药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药学综合知识,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南[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7,4:389.
R562.25
A
1674-0742(2011)08(a)-0096-01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