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文化杂谈之二:油菜农谚
2011-02-10官春云
官 春 云
油菜文化杂谈之二:油菜农谚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410128)
油菜农谚是农民长期种植油菜实践的经验总结。从种油菜好处多、良种与播种、育苗移栽、施肥与管理、收获等五个维度,梳理了最典型、最常用、适用面较广的54条油菜农谚,并对部分谚语的涵义加以解读。
油菜;农谚;油菜文化
农谚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油菜农谚与其它农谚一样,是农民在长期种植油菜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并通过口头流传至今,是油菜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观点和提法对现在仍有指导意义。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主要内容围绕油菜的各个栽培技术措施,针对性很强。二是有一定地域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油菜分布广泛,农谚大都有一定地域性,特别是播种期等涉及时间方面的,南北差异较大,但都强调适时早播或早管。三是农谚文字精炼,内容突出。我国各地油菜农谚有数百条,这里仅从以五个方面选择最典型、最常用、适用面较广的54条油菜农谚加以介绍和解读。
一、种油菜好处多
主要农谚:
种油菜,好处多
一年油菜,肥田三年
种一亩油菜,可肥三亩稻田
种一年油菜,可肥三年禾
要想富得快,都来种油菜
“种油菜,好处多。”如前述,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蛋白质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能源作物。种油菜能改良土壤,湖南历来就有“种一亩油菜,可肥三亩稻田”的说法,其含义是1亩油菜饼粕可肥1亩田,茎秆果壳可肥1亩田,油菜落叶、落花和残根可肥1亩田。此外种油菜可美化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按现行价格,每公斤菜籽5元左右,亩产 100 kg菜籽的收入为500元,一个家庭若种4亩油菜,则可收入2 000元。在南方作物集中产区,油菜是开春后收获最早的一季作物,也是农民一年中最早的一笔收入,可用来购置农资投入再生产。
二、良种与播种
主要农谚:
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
白菜型需肥少,甘蓝型产量高
好种出好苗,杂种产量高
寒露油菜霜降麦
九油十麦
播种中秋边,菜籽堆上天
8月播种自长,9月播种粪长,10月播种不长
白露秋分菜,寒露霜降麦
立过冬,种上油菜也不中
立冬不落种, 到老一根葱
小籽作物靠精耕,粗糙悬虚无收成
麦见阎王粟见天,油菜只要盖半边
水粪滴埯灰粪盖,油菜发芽齐又快
油菜“三湿”(种子湿,土壤湿,盖灰湿)播种
我国传统农业十分重视“种”,都有“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的农谚。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良种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为30%~40%,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国1955年前主要种植白菜型本地油菜及少部分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不耐病毒病,1955年因干旱病毒病大发生,导致油菜减产或绝收,为此农业部门在1955年后大力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油菜。在推广过程中农民认识到白菜型油菜虽然可迟播早收,需肥少,但抗性差,产量不高,而甘蓝型油菜高产稳产,实践证明还是种甘蓝型油菜好。所以出现了“白菜型需肥少,甘蓝型产量高”的农谚。1987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育成杂交油菜并应用于生产,农民尝到杂种增产的甜头,因此又出现了“好种出好苗,杂种产量高”的农谚。
关于油菜播种期的农谚较多,这反映农民对播期十分重视,“不能违皆农时”。“寒露油菜霜降麦”,“九油十麦”,“立过冬,种上油菜也不中”,“立冬不落种, 到老一根葱”是指白菜型本地油菜的适宜播种期;而“播种中秋边,菜籽堆上天”,“8月播种自长,9月播种粪长,10月播种不长”等是指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油菜等的播种期,因为胜利油菜等属于半冬性,生育期长,应该适时早播,以9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迟播产量低。
油菜种子小,千粒重仅3~4 g,为有利发芽出苗,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覆土要浅,因常遇秋旱,应做到“三湿”播种。
三、油菜育苗移栽
主要农谚:
会种田的种一丘,不会种田的种一洲
一叶疏,二叶间,三叶定
矮脚四叶齐,百斤不稀奇
矮脚六叶齐,丰收有根基
矮脚七八片,亩产过三百
秧好一半谷,苗好一半油
少用秧田(苗床),吃亏大田
油菜匀早,越长越好;油菜匀晚,老来光秆
白菜栽根,油菜栽心
早栽栽根,迟栽栽心
壮苗三成收,瘦苗一半丢
要想油菜产量高,边栽边把水来浇
要想油菜产量高, 三年需二倒
油菜育苗移栽为我国农民所创造,它是在我国多熟栽培的情况下形成的,在我国有很长历史。其好处是既可解决前后作的季节矛盾,又可培育壮苗,促进油菜增产,所以有“会种田的种一丘,不会种田的种一洲”的农谚。油菜育苗首先要落实苗床面积,通常按1(苗床):6~10(大田)作好规划,若“少用秧田”,则“吃亏大田”。苗床要及时间苗、定苗,做到“一叶疏,二叶间,三叶定”,并加强管理,做到移栽时菜苗有6、7片叶,苗高30 cm左右。要及时移栽,不超过11月,即“油菜移栽,不过小雪”。“白菜栽根,油菜栽心”,“早栽栽根,迟栽栽心”,有利油菜成活生长。
“要想油菜产量高, 三年需二倒”,指出了油菜忌连作、三年两倒茬对油菜增产有利。
四、油菜施肥与管理
主要农谚:
油菜施肥节节高,一发油菜二发稻
施足基肥,看苗追肥,壅施腊肥,适施花肥
年前三追不如一底,年后不如年里
油菜要丰收,全靠冬前发好蔸
冬前不发蔸,产量减半收
一月小寒接大寒,施肥完了心里安
千浇万浇,不如腊肥一浇
蕾薹叶片拥,不要独薹冲
封行不见垄,薹青略带红
冬水是油菜的命,春水是油菜的病
要想油菜收,必须沟连沟
正月撬金沟,二月撬银沟,三月撬水沟
春菜如猛虎,油菜老来富
年前多片叶,年后多盘枝
年前防冻,年后防倒
春肥足,四面峰;春肥脱,“一根葱”
苗肥勤,腊肥狠,薹肥重,花肥准
油菜施肥的农谚很多,充分反映农民对施肥十分重视。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农谚强调了要多施肥,特别要注重年前施肥(包括基、苗、腊肥),这些都是符合油菜需肥规律的,特别对半冬性或冬性油菜十分重要。此外我国农民很讲究看苗施肥,农谚中也反映出他们对高产油菜长势长相和栽培管理的经验。
在油菜田间管理中,“水”也是个关键问题。冬季不能没有水,但春后特别在成熟期间水多了也不行,一则影响油菜生长,二则导致病害蔓延,故有“冬水是油菜的命,春水是油菜的病”,“正月撬金沟,二月撬银沟,三月撬水沟”等农谚。
五、油菜收获
主要农谚:
八成黄,十成收;十成黄,两成丢
角果枇杷黄,收割正相当
上白中黄下绿,收割不能过午
菜籽断花,30天归家
霜打油菜夹,到老都不发
油菜收获也很有学问,因为油菜是无限花序作物,收获过早过迟都不能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一般要掌握“八成黄”,“上白中黄下绿”,“角果枇杷黄,收割正相当”的收获标准,具体时间大约“菜籽断花,30天归家”。此外,油菜在成熟期间若遇霜害,会影响种子发芽,不宜作种用。
责任编辑:赵佳荣
2011-06-28
官春云(1938—),男,湖北荆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G112;S565
C
1001-5280(2011)04-0586-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