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1-02-10杨桂堔
杨桂堔
(长春市中心医院 长春 130051)
心理干预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杨桂堔
(长春市中心医院 长春 130051)
探讨心理干预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的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目的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从而增强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良好的心理干预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创伤后心理冲突、调节情绪角色、减轻躯体不适感、增强精神活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骨科 心理干预 心里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范围的扩大,护理工作的重点已从疾病护理转向以患病的人为中心的心里护理方式上来[1]。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之一。骨科病人多因车祸、人为伤害等意外事故而致伤,发病突然,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这些创伤引起的疼痛,出血以及正常生理功能的障碍,会使病人产生剧烈的心理反应,如痛苦、紧张、恐惧甚至愤怒,这就需要护士在积极治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病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稳定病人情绪,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报告如下。
1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沟通的基础[2]。病人大多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同时又有治疗的心理压力,希望受到重视,及时得到治疗。这时护士应主动而热情地接待,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病史。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放下心理包袱安心接受治疗。
2 采用亲切,安慰的语言与病人沟通
针对病人普遍存在担心病情、忧虑、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准确判断病情,用亲切的表情、温柔的语言与病人进行交谈,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请不要紧张,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为您治疗,但是需要您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3]。”对于怕疼的病人则告诉他:“现在给您打麻药,就不会感觉太疼痛。”对手术的病人,护士要把患者视为亲人,要理解病人的痛苦,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要耐心,科学的解释,尽可能多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病人,使病人在亲切、信任的良好的氛围中增加手术信心。
3 运用非语言性的心理护理
面对病情危重或存在语言障碍的病人,如:肢体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瘫、失血性休克等病人,护士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病人,没有时间或方法进行心理护理,此时就需要护士通过端庄的仪表、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有条不紊的抢救程序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安慰,对于某些被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者,护士用轻柔动作使病人达到尽可能舒适的体位或采用抚摸手、轻拍肩部等非语言性手段与病人沟通,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给病人以亲切、信赖、安全的感受。反之护士衣着不整,态度冷硬,动作慌乱等容易给病人造成暗示,怀疑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或认为自己病情严重,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加重病情。
4 维持病人心理平衡
截瘫、断肢等病人心理极不平衡,处于严重失调的状态,常会产生轻生的念头[4],护士应积极的给予理解和同情,对其消极或无理的态度,护士应保持忍让冷静,充分理解病人的绝望、恐惧和发自内心的痛苦,切忌用同样的态度回敬他们。要用爱心去疏导、劝慰病人,使他们振奋起生活的勇气看到生存的价值,避免悲观失望,维持心理的平衡,满怀信心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5 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事实上,病人家属面对突发的事件,心理反应可能比病人更复杂,如期待着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高超的医疗技术和满意的治疗效果等。所以他们除了参与治疗工作外,往往带有干预性行为。如病情的曲解、扩大和隐瞒,对治疗手段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和挑剔等,护士应本着救死扶伤、一视同仁的原则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对家属也要有同情心和爱心,护士要主动先诉病情,稳定家属情绪,避免在病人面前哭泣、慌乱等,并让家属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积极安慰,劝解病人,以保证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6 小结
现代健康理念认为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耐受挫折和逆境,对突发而来的困难能平稳度过[5]。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担心身体致残、害怕死亡及对相关事件的负罪感,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6]。所以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要注意以下几点:(1)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讲述他们的心路经历,让患者看到希望,给心理护理干预带来积极影响;(2)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3)护理人员对患者要表现出应有的同情心,并对患者进行不断安慰和鼓励,这样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同时认真倾听患者的述说,对其处境予以充分的理解;最后,护士要充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各种机会多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认真给他们讲解疾病和手术的有关知识,减轻患者因对疾病的未知和对环境的陌生感所产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总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心理护理,正确的实施心理护理,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适应护理学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1]王磊.心理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6):88.
[2]陈美华.心理干预对骨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2009,15(2):25.
[3]张楚芝.心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及疼痛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15(15):78.
[4]刘红梅.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27(27):70.
[5]葛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1):172.
[6]郑志惠.心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2):18.
R473.6
A
1674-0742(2011)08(c)-0156-01
20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