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1-02-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钡剂亚急性非手术治疗

郭 彬

(吉林省白城市青山镇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003)

在成人肠扭转的病例中,乙状结肠扭转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与小肠扭转均有不尽相同之处。乙状结肠扭转是结肠绞窄性梗阻较为多见的一种,患者年龄多在40岁~50岁,北方多见而南方少见,主要原因是乙状结肠冗长而系膜相对较短,又或由于炎症粘连引起。了解这些临床特点之后,有助于提高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此,笔者将经治的36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报告如下,以指导基层医院的临床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在13~81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55岁。

1.2 临床表现

36例患者中多为亚急性起病,发病距离入院时间在2d以下者6例,2~5d之间的28例,5d以上者2例。患者均有腹痛和腹胀,大多无排便排气,有恶心呕吐者22例,有显著慢性便秘史者9例,有腹部手术史者4例。体格检查发现腹部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腹部有轻度压痛,除肠坏死外,无显著腹膜刺激征。

1.3 方法

患者均行X线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非手术治疗、灌肠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

2 结 果

2.1 X线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腹平片或透视均有肠梗阻征象,其中19例有典型的乙状结肠扭转的X线征象而作出诊断,其余由钡剂灌肠证实本病。

2.2 治疗结果

经过非手术治疗和灌肠复位者6例,成功5例,其中3例复发。复发者和复位未成功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手术过程中,扭转方向和度数有记录者33例,其中逆时针方向扭转15例,顺时针扭转18例,扭转度数最小者180°,最大者1080°,平均380°。

3 讨 论

3.1 关于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

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对乙状结肠扭转作出诊断。

一般来说,按照发病的缓急可将乙状结肠扭转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起病较为缓慢,过去常有发作史或缓慢便秘史(本组9例),腹痛较轻,多自左侧腹部开始,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有恶心但呕吐不多,有显著进行性腹胀,且不对称,无排便排气,若无肠坏死,一般无腹膜刺激征。急性爆发型较为少见,多发生于年轻患者,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快,腹痛严重,且为全腹痛,呕吐较早且频繁。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不少病例难以区分类型。

X线检查对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极有帮助。典型的X线征象:腹平片可见极度扩张的“马蹄铁”状肠袢和(或)有两个巨大的液平面。钡剂灌肠于梗阻部位可见“鸟嘴样”征。本组36例患者均有肠梗阻X线征象,典型乙状结肠扭转X线征象和钡剂灌肠有“鸟嘴样”征者28例。急性乙状结肠扭转合并肠坏死或穿孔时,需与消化道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等相鉴别,常需进行急症手术探查。

3.2 非手术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乙状结肠镜下或直接试插肛管复位、治疗行钡剂灌肠复位以及中医中药复位等方法,其成功率一般为86%~ 89%,与本组观察结果相当。但是,临床很少单纯应用非手术保守治疗。但对于无肠绞窄的病例,插管复位成功后10余天后,再作I期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也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3.3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①对复杂的乙状结肠扭转合并有腹膜炎、肠坏死、休克者。②非手术疗法无效,病程超过48h,有肠坏死趋势者。③手术复位后再次复发,或非手术治疗复位后,由于乙状结肠冗长,为了防止复发施行根治性乙状结肠切除术。

临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①单纯扭转复位术。这种方法适用于年纪较轻,肠管扩张不明显,系膜游离不大且无肠坏死的患者。手术虽然简单,但复发率相对较高。②复位加固定术。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一般情况较差,无肠坏死的患者。③复位加系膜成形术。这种方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乙状结肠系膜相对过长而无肠坏死的患者,其复发率较单纯扭转复位术和复位加固定术低。④乙状结肠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即Hartman术。这种方法适用于肠坏死切除及身体一般情况较差者,其病死率较高,且需做II期手术。⑤I期切除吻合术。这是防止复发的最佳方法,具有避免II期手术,减少患者的痛苦,患者及其家属易于接受等优点。但扭转结肠扩张和水肿较显著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本手术。

乙状结肠扭转是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发病原因之一,农村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亚急性型为主,易复发、易发生肠坏死是其主要的特点。因此,临床实践中,必须在全面了解乙状结肠扭转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本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笔者认为,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尽可能行I期切除吻合术),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较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钡剂亚急性非手术治疗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小儿肠套叠钡剂灌肠整复临床分析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