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清开灵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与防治

2011-02-10董红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8期
关键词:清开灵本品休克

董红丽

(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河南 柘城 476200)

清开灵注射液成分为胆酸、猪去氧胆酸、珍珠母、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其性状为注射液为棕黄色或棕红色的澄明液体,粉针剂为棕黄色或棕红色疏松块状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症候者。

1 药理作用

①解热、镇静、抗惊厥及免疫调节作用;②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③促进实验性家兔脑血肿及脑组织坏死的吸收④抗血小板聚集,是血栓长度缩短,延长凝血时间,是纤溶酶活性升高;对实验模型大鼠所表现的血液高凝状态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2 不良反应及防治

2.1 说明书中记载了本品的不良反应:本品偶有过敏反应,可见皮疹、面红、局部疼痛等,偶见口干。

2.2 吴瑞华等[1]对接受本品治疗的500名患者进行了观察,共出现不良反应115例,发生率为23%。①在使用本品几十分钟后,或在输液完后即出现不良反应8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寒或寒战、高热(体温在41~42℃),部分患者出现腹痛、呕吐、皮肤潮红、 瘙痒,随后全身迅速出现风疹团块,少数患者出现胸闷、喉痛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根据患者的反应表现,分别一应用莨菪类药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严重出项休克时,立即停止输液,用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经过对症处理,症状逐渐消失。②使用本品几天后出现不良反应3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脘痞、纳呆,甚至腹痛、便溏、肢冷。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停用。

李东等[2]在1987年1月-2002年1月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disc)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现刊)目次数据库》中(包含会议论文),以“清开灵”为主题词与副题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组合查询,获得本品完整的临床观察报的59篇,病例95例。①95例患者中,年龄为1.5~82岁。②79例为静脉滴注,6例为肌内注射,1例为肌内注射+静脉滴注,9例用药途径不详。③有明确用药途径的86例患者中,剂量为2~40mL者占90.7%,剂量为50~60mL者占9.3%。④出现反应最快的为给药后1min,最迟为用药后12d。给药过程中(60 min内)出现反应65例,给药完毕出现反应22例,不详8例。有使用次数记载的76例,其中首次用药出现反应者70.00%;多次用药出现反应者占15.00%,其余不详。⑤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占76.84%(其中过敏性休克为24.21%,过敏性皮疹15.79%,全身过敏反应为11.58%,荨麻疹样药疹为8.42%,药物热为7.36%,剥脱性皮炎为6.32%,急性肺水肿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均为3.16%,过敏性紫癜和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均为2.11%,过敏性哮喘为1.05%),消化系统反应(胃脘疼痛)和神经系统反应均占4.21%。

邹莉[3]查阅1990-2001年《中国药学文摘》有关本品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共68篇,综述及分析文章25篇,共计93篇。①在68篇不良反应文章中有26篇致过敏反应共50例,致过敏性休克14篇共16例,过敏性休克致死亡4篇共5例。不良反应类型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荨麻疹、高热、高热寒战、支气管哮喘、皮肤及肠道过敏、喉头水肿、发热反应、膈肌痉挛、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诱发洋地黄毒性反应、与青霉素联合静滴致不良反应、急性喉阻塞、急性左心衰竭、精神症状、白细胞减少、剥脱性皮炎、四肢瘫软、脑梗死加重。②5例过敏致死患者皆为女性,年龄为6~41岁,因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用本品。2例在滴注3min和5min后出现,3例在滴入50mL、250mL或200mL滴完后立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表现为剧烈寒战、恶心、呕吐,其中2例高热、心率加快、呼吸困难,1例伴有抽搐、大小便失禁。经抢救1例于30min死亡,1例8h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17h死亡,有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

蔡晧东[4]对来源于1989-1998年国内文献中资料较完整的个案报告71例和北京地区的不良反应报告65例共计136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本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达33种,有皮疹、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抽搐、意识障碍并昏迷、结膜炎并球结膜水肿、瘙痒、精神错乱并幻觉、哮喘、恶心并呕吐、腹痛、头痛、急性左心衰竭、语言障碍、过敏反应、出汗、剥脱性皮炎、静脉炎、心悸、癫痫大发作、急性肾功能衰竭、鼻炎、多器官功能衰竭、肌痛、脑干脑炎并脱髓鞘脑病、过敏性紫癜、心室颤动、诱发洋地黄中毒、烦躁。其中以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较重的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意识障碍、昏迷、、急性左心衰竭、剥脱性水肿、剥脱性皮炎、癫痫大发作、急性肾功能衰竭、脱髓鞘脑病、心室颤动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36例患者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为:轻型占65.4%,中型占16.9%,重型占17.7%。136例患者中痊愈率为91.2%,好转率为7.3%,1例留有痴呆后遗症(0.7%),1例因心室颤动而死亡(0.7%)。

王守东等[5]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收录的90例次本品过敏反应从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本品与年龄、性别无关。在类型上,过敏性休克者50例(55.6%),其中4例死亡,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斑等皮肤黏膜症状者40例(44.4%),药热者11例(12.2%),哮喘、咳嗽、喉头水肿、腹泻、关节痛、肺水肿等其他类型过敏反应18例(20%),29例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最短过敏时间为开始用药0.5min以内,最长为用药后120h,83例(92%)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其中3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者占82%。

[1]吴瑞华,吴俊.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115例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1):720.

[2]李东,王大果,聂中越,等.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15年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药业,2002,11(12):23.

[3]邹莉,苏波.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9):574.

[4]蔡晧东.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病因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999,1(2):92.

[5]王守东,张跃文,徐亚丽,等.清开灵过敏反应情况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34.

猜你喜欢

清开灵本品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仙鹤草:止血 止咳 补气力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HPLC法测定注射用清开灵(冻干)中6种成分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Meta分析
神威药业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入选MERS诊疗方案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