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120例
2011-02-10范庆花
张 勇 范庆花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250200)
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脑卒中后迟缓期及痉挛早期,可造成患肩及上肢部的疼痛和功能受限。肩关节半脱位后绝大部分都不能自行复位。本人针对性的采用针灸、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脑卒中早期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48~65岁,平均56.3岁;发病时间2周~1个月;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时间7~20天。其中脑梗死75例,脑出血45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0例采用康复训练+针灸+功能性电刺激;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和病情程度等构成因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
对照组:①矫正肩胛骨的姿势,被动活动肩关节,保持肩无痛的全范围被动活动,当活动肩胛骨至充分上提时,治疗师需同时活动患者双肩向前伸,否则健侧肩向后、患侧肩前伸只是一种表象。②刺激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群的活动和张力,可以通过患臂负重的活动,通过对关节的挤压,刺激本体感觉,反射性刺激肌肉的活动。如调整患侧上肢呈抑制痉挛模式体位(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平放于治疗台上),利用患者体重使患肢各关节受压和负重。医者用手帮助保证患侧拉长时肩胛骨的正确位置,通过患侧手掌向肩做快速、反复挤压,让患者保持手伸向前方,防止肩后撤。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做如下治疗:①针灸治疗:取肩髃、臂臑、肩髎、臑会、肩前、肩井、天宗、肩贞、肩周诸穴。手法均采用补法,以酸、麻、胀、重为得气,每5~10min行针1次,每次留针30min为宜。②应用神经功能性低频仪刺激肩关节周围肌肉,治疗时电极分两组,每组两块方形电极,面积3cm×3cm,一组置放在患肩的三角肌(中部)与冈上肌中部,一组置放在冈下肌中部与三角肌后部。一般功能性电刺激的最佳频率为30Hz,波形为双向矩形波,通断比为1∶2,刺激强度以患者能接受而又不导致肌肉疲劳为度,治疗时间每次30min,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未出现肩关节脱位并肩痛为达到治疗效果,即复位。诊断标准:肩胛带下降,肩胛骨下角位置低,翼状肩,肩峰与肱骨间凹陷>1横指。复位标准:肩关节外部特征正常,肩峰与肱骨间凹陷<1/2横指。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70例中复位59例,未复位11例,复位率84.29%;对照组50例中复位22例,未复位28例,复位率44%。两组间复位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的发生机制:肩关节稳定性有赖于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的共同维持。肩关节主要由上部的冈上肌、喙肱韧带、后部的冈下肌、三角肌后部以及前部的肩胛下肌和盂肱韧带加强关节囊所组成。正常情况下,肩胛骨关节盂朝向上、向前及向外,肱骨头向下运动时需移向外侧,因此关节盂面向上方倾斜,在预防向下脱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上臂内收时,关节囊上部及喙肱韧带紧张,被动地阻止了肱骨头侧向移动,也就防止了向下脱位,即肩关节的锁定机制。防止盂肱关节脱位最重要的肌肉是那些肌纤维呈水平走向的肌肉,特别是冈上肌、三角肌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脑卒中病人在软瘫期,肩关节的锁定机制被破坏,主要原因为:一是三角肌和冈上肌张力低下,难以维持肱盂关节正常位置;二是坐位或站位时受患侧上肢的重力影响,上肢向下脱垂,使得肩关节囊和韧带松弛而被牵拉,肱骨头从关节盂下滑,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三是肩胛骨后撤致肱骨内收内旋,影响了肩关节的协调运动,在上举和外展运动时造成肩部软组织受压和疼痛。因此,临床上针灸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脱位及肩痛,应尽可能早期开展。
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意义: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肩关节的锁定机制,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因此,治疗侧重于恢复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的肌张力。研究表明,通过上肢本体感觉不断强化,增加感觉信息的不断输入,唤醒被使用的神经通路和突触并诱导神经肌肉的活动。低频电刺激引发的肌肉收缩是一种半主动运动,能促进肌张力的恢复,并通过传导肌肉收缩关节运动产生本体觉、位置觉等深感觉;刺激皮肤而产生浅感觉,降低了病人对偏瘫肢体的忽略现象。低频电流刺激治疗就是依据此原理,恢复肩关节的锁定机制,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目的,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较易使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