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影响因素与对策

2011-02-10韩颜华董娟邵春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9期
关键词:操作者成功率小儿

韩颜华 董娟 邵春红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影响因素与对策

韩颜华 董娟 邵春红

临床静脉穿刺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造成静脉穿刺失败,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痛苦,甚至丧失抢救时机。通过多年实践,现将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报告如下。

1 影响因素

1.1 患儿和家属方面的因素

1.1.1 患儿血管情况 小儿血管较成人细,且肥胖小儿较以往增加,造成血管暴露程度降低,使穿刺难度加大。如小儿发生高热、腹泻、呕吐或病情加重时,入量不足,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充盈受到影响,加剧了静脉穿刺难度,从而更加影响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1.2 患儿情绪 患儿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众多医生、护士,更加产生恐惧心理,不配合护士操作,使之更难保证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有时尽管一针穿刺成功,但在固定过程中小儿不配合(如小儿挣扎、哭闹等),从而使穿刺的头皮针脱离血管管腔,造成输液外渗,也是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原因之一。

1.1.3 患儿家长的影响 小儿生病时,家长感到焦虑不安,希望有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士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的痛苦。在实际的静脉穿刺过程中,有时对护士的操作水平表示不放心;甚至还有的家长挑选自己认为操作水平高的护士为孩子进行静脉穿刺,从而影响操作者的情绪和心理,干扰操作者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目前这方面的影响因素,成为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一个越来越不可忽视的方面。

1.2 操作者自身因素与对策

1.2.1 技术方面 操作者的业务素质;工作时间的长短;工作能力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等均是影响护士穿刺成功的因素,成为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策:苦练技术操作,掌握熟练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操作前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血管特征和配合与否,有计划的、合理的选择穿刺角度和部位。操作者还可通过凭借视觉、触觉对静脉走形、深浅、弹性、滚动度进行正确的判断,判断的结果将指导于静脉穿刺的全过程中;在穿刺的过程中操作者还应该根据静脉的情况决定进针的角度、深浅。

1.2.2 心理素质方面 操作者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如果第一针穿刺不成功,操作者会产生挫折感,有时候也会由于其他原因操作者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或急于求成的情绪,在为小儿进行穿刺时,小儿家长对操作者的态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静脉穿刺时水平的发挥;而且来自社会和工作中的压力,也会给操作者的心理带来种种的影响;生理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些原因都会影响操作者在操作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2.3 用物准备不当,针头型号过大或过小 如果一条纤细的血管选择了一个大号针头,就容易穿破血管下壁。有时不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用药需求针头过小,如用甘露醇,未按常规做好准备。应根据患儿血管的粗细等具体情况选择与其相适宜的针头,包括所有用物要齐全。

1.2.4操作方法不当 ①左手拇指未绷直静脉,未能很好的固定静脉,特别是所选静脉易滑动,这时也易造成穿刺失败,操作者应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和静脉再进行穿刺,必要时请另一人帮助协助进行;②压脉带扎得太松或太紧 压脉带扎的太松不能阻断静脉回流致使血管不够充容或太紧完全阻断动脉血流,使血液不能循环,因而不能使静脉很好的充盈,穿刺时易失败;③扎压脉带处离穿刺点太近或太远:扎止血带位置离穿刺点太远就不能很好的与左手拇指共同固定静脉,太近则不利于针头潜行易穿刺血管上壁。

1.2.5 固定措施不力 由于患儿不合作或患者躁动给穿刺造成很大难度,此时需多人合作进行穿刺,一人或多人固定患者被穿刺肢体或患儿头部,另一人进行穿刺;固定患儿的四肢可用小被子或折叠的床单以筒式包裹患儿能起到很好的制动效果,但要防止过紧影响患儿呼吸。

1.3 环境因素影响 病房人多嘈杂,需要输液的患者多,每位患者都急于做治疗而不断的催促操作者,操作者的注意力受到干扰产生急躁情绪而影响穿刺成功率。此时要合理安置患者,劝走过多的探视者。分清轻重缓急,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

2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2.1 加强操作者业务素质的培训

2.1.1 苦练技术操作,掌握熟练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操作前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病情,血管特征和配合与否,有计划、合理的选择穿刺角度和部位。良好的静脉充盈度是保护一针穿刺成功的前提,当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或过紧,都会引起肢端的过度充盈,降低小儿静脉的暴露程度,增加穿刺的难度,所以在穿刺过程中应根据小儿血管的情况,决定扎止血带时间的长短,以保证血管良好的充盈。操作者还可以通过凭借视觉、触觉对静脉的走形、深浅、弹性、滚动度进行正确的判断,判断的结果将指导于静脉穿刺的全过程中,在穿刺的过程中操作者还应该根据静脉的情况决定进针的角度、深浅。一般采用 10°~45°灵活进针[1]。总之,在操作中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进针方法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前提。

2.1.2 掌握不同情况小儿的静脉穿刺技巧 在寒冷季节及小儿高热、腹泻和休克时,可采用温水浸泡或用手揉搓、轻轻的拍打穿刺部位(此法适用于非头皮穿刺的小儿),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达到使血管充盈的目的。对此类患儿也可以采取注射器抽吸静脉回血法进行静脉输液或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在进针时静脉输液管道略低于穿刺部位,利用液体从压力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使穿刺后易于看到回血,帮助判断穿刺是否成功。以解决临床上因为血管充盈不佳患儿的静脉输液;对于特别肥胖的患儿,穿刺前,可扎好止血带,用手触摸,摸到血管及其走行,用指甲轻轻划痕,做一标记。常规消毒后,认真固定处理,如在肢体末端,应固定穿刺部位的上、下各一个关节。

2.2 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

2.2.1 与患儿沟通,从而得到患儿的配合在为患儿进行操作时,操作者做到态度和蔼可亲,消除患儿一见到护士便产生恐惧的心理,并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与患儿进行沟通。在操作过程中,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使患儿树立信心,主动接受治疗。对年龄较小的患儿,为减少患儿哭闹的时间,穿刺成功后,尽快让家长将其抱起,防止小儿因哭闹、烦躁,用安慰性、鼓励性、赞美性语言,以鼓励小儿,使情绪稳定以配合护士的操作。也可以采取树立榜样的做法,让患儿观看其他患儿的输液,让二者相互鼓励。因为患者之间的鼓励、支持和理解,往往比医务人员的解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2.2.2 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干扰因素[2]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时,注意说话的艺术。使用技巧性、艺术性、微笑式服务语言,消除距离感。首先,在工作中应操作愉快的心情,不把自己任何不愉快的情绪表露给家长;也不因自己的言行上的稍不注意,引发护患之间的矛盾。其次,在给患儿进行穿刺前耐心的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以减少穿刺过程中小儿干扰因素。在穿刺过程中,我们要告知家长此次患儿用药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需要观察的内容,以及患儿输液完毕回家后的主要护理内容。通过增强与家长和患儿之间的亲和力,取得家长的信赖和患儿的配合,保持好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家长的理解,避免一些潜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减少穿刺过程中的干扰因素[3],增加操作者的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3 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心理素质必须充分认识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护理工作是神圣的,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保持饱满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在日常工作中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角色,运用换位思考的原理,多方面的分析,设身处地的为患儿着想;护士还应学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加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工作中保持平衡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做到遇事不慌、纠缠不怒,不造成情绪上的急躁与慌张,适时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让自己由于情绪上的原因而影响穿刺水平的正常发挥。

3 讨论

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又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正常发挥不可缺少的条件,与小儿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又是保证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为保证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抢救,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就必须加强护士护理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适时的调解好心理状态,与患儿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从多方面将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才能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 李向真.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38.

[2] 赵庆辉,王西涛,施雪莉.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因素与对策.西藏医药杂志,2003,4:58.

[3] 颜琳.小儿静脉穿刺常见的“难题”的探讨.使用护理杂志,1997,13(1):15.

262700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操作者成功率小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