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叶炒糠应用于圈养草食动物腹泻病
2011-02-10廖小英
廖小英
(广西柳州市动物园管理处,545005)
腹泻是一个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凡具有腹泻的疾病统称为腹泻病。据近年来国内城市动物园资料统计显示,腹泻病仍是动物园动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腹泻病的治疗,临床上存在随意、广泛、大量、长期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以及药物残留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肠黏膜保护剂、益生菌、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腹泻均有一定的疗效。而一些中草药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低残留、毒副作用小、能调节机体的整体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些都是抗生素等西药无法比拟的,因此加强中草药在动物腹泻病上的研究及应用非常有必要。
番石榴叶,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的叶子,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苦、涩;功用收敛止泻,消炎止血;主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外伤出血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番石榴叶提取物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轮状病毒的作用。在巴西、中国广东、广西等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腹泻,疗效甚佳。我园采用番石榴叶炒糠应用于圈养草食动物腹泻病也收到预期的疗效。
1 番石榴叶炒糠的配制方法
取新鲜番石榴叶置于锅内慢火翻炒,至叶子干水变色,然后按1:3~5的比例添加米糠或麦麸继续翻炒,炒至番石榴叶干脆手捏即碎、米糠焦黄微成炭即可。番石榴叶炒制后可减少其苦涩味,增加适口性,动物易于接受。糠是草食动物的主要精料之一,炒炭后可加强肠黏膜屏障,吸附和固定各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有助于受损肠黏膜修复和再生。临床证明番石榴叶炒糠具有止泻、收敛、抑病毒作用,可以治疗动物腹泻病。
2 典型病例
2.1 病例一:2006年10月,我园一匹雄性老年矮马发病,表现为精神差,离群,食欲稍差,每天腹泻5次以上,排多量污黄色水样或稀糊状粪便,有时杂有未消化饲料。粪便检查寄生虫阴性。听诊肠鸣音亢进。体温基本正常。根据发病前天气突变,连降暴雨,患马曾饮用多量生冷雨水和临床症状,诊断为脾胃功能失常。饲喂番石榴叶炒糠,每次0.5~1kg,每天两次。三天后粪便逐渐变稠,一周后基本成形,精神食欲正常。
2.2 病例二:2011年3月我园的一只雌性亚成年梅花鹿出现腹泻症状,每天腹泻次数不清,尾部及后肢沾有墨绿色软烂粪便并伴有未消化的饲料,粪便检查寄生虫阴性,精神食欲及体温基本正常。根据饲养和发病情况诊断为过食青饲料引起消化不良。饲喂番石榴叶炒糠,每次0.5kg左右,每天两次,同时减少青饲料投喂量。三天后未见肛周及后躯沾有新的粪便,五天后发现排出成形粪便,一周后排颗粒状粪便。
2.3 病例三:2009年10月,草食动物放养区发现地面有多量黄绿色至污绿色稀糊状粪便,有的混有黏液和血液。检查发现有两只鹿鼻镜干,体温39.8℃,精神不振,离群,不采食,不反刍,饮少量水,粪便混有血液和黏液。另有多只梅花鹿、黇鹿、水鹿肛门周围沾有绿色糊状粪便。其它草食动物精神、食欲尚可。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无菌采取肛拭接种培养基,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生长,对阿米卡星高敏(抑菌圈:22mm)。采用阿米卡星4m l/次,复刍灵10m l/次,2次/日,肌肉注射,连用三日。将离群便血的两只鹿隔离,肌肉注射阿米卡星4m l/次,酚磺乙胺 4m l/次、复刍灵 10m l/次,2 次/日,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连用3日。同时将全群动物配合饲料的普通麦麸改为番石榴叶炒糠,任其自由采食,每天2次。两天后笼舍中稀便减少,无脓血便,五天后粪便基本成形。再给予乳酶生调理肠道正常菌群。
3 小 结
番石榴叶炒糠在梅花鹿等草食动物腹泻病的临床运用上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用药途径方便,只要有食欲的动物都可以口服使用;二是来源广泛、物美价廉,对规模化养殖场可以明显降低经济成本。三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口服抗生素很容易引起草食动物胃肠道菌群失调,而注射给药对大群动物不太现实,一方面动物因注射而产生应激可加重病情,另一方面人力、物力成本高。缺点是用药途径比较单一,对于食欲废绝的动物要先用其它方法治疗,待其有食欲后才能用药。因此,建议兽医界加强对番石榴叶抗菌作用、抗菌谱、抗菌机制以及药物剂型的研究,为其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