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1-02-10

中国马铃薯 2011年2期
关键词:种薯辽宁省马铃薯

刘 宇

(沈阳军区直属农副业基地管理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全省年日照时数 2100~2600 h,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年降水量在600~1100 mm之间。辽宁省的光照、温度、降水量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都很适合马铃薯生长。

1 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都较稳定,2002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9.49万hm2和 271万t,2008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8.9万hm2和265万t,总种植面积略有下降,但平均公顷单产有所提高,由2002年的28.55 t/hm2增加到2008年29.78 t/hm2,远远超出2008年全国平均单产水平(15.18t/hm2)。可见辽宁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有很大潜力。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品种单一,缺乏优良品种是辽宁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辽宁省马铃薯种植可分为两大栽培区:一是辽西和辽北一季作区,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如克新1号、大西洋、陇薯3号等;二是辽南、辽中和辽东二季作区,以中早熟品种为主,如东农303、费乌瑞它、中薯3号等。这些品种主要用于供应当地的菜用薯市场,并不适合加工企业的需要,所以引进优良品种,尤其是加工用品种是辽宁省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2.2 种薯质量不合格

种薯质量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目前辽宁省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不规范,脱毒苗和原原种的生产基地和企业水平差异较大;脱毒种薯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没有标准的质量认证和检测手段,导致市场上以次充好、商品薯当脱毒薯的局面;农民认识不够,农民自留种情况严重。

2.3 加工企业缺乏

辽宁省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与其不相称。马铃薯可加工出200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化工等行业。辽宁省马铃薯加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力水平不够,主要以小作坊式经营,缺少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得加工产品市场值不高。同时由于大中型企业的缺乏,加工能力有限,马铃薯加工产品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4 科技与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辽宁省从事马铃薯研究的单位主要有辽宁省农科院、本溪马铃薯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以及大连市农科所等为数不多的单位,由于科研经费的限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更基于马铃薯育种与栽培研究的长期持续性,许多单位无法进行更多的研究与创新。而对于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又因为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所下降。

3 发展对策

3.1 促进品种选择,确保种薯质量

加大力度示范推广新品种,引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结构的品种。如加大力度种植推广早熟品种“超白”(大连市农科院培育)、极早熟品种“早大白”和早熟品种“尤金”(由本溪马铃薯研究所培育)。目前“早大白”已成为我国早熟栽培中的主栽品种之一。引进种植费乌瑞它等黄皮黄肉、适合出口需求的品种。

对于马铃薯这种无性繁殖作物来说,其种薯抗病能力差,种性退化程度就快[1]。在辽宁省形成科研、教学、企业、农技推广等单位参加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成为确保种薯质量的重要方面。

3.2 合理完善种植结构,平衡生产发展

辽宁省的种植结构是一季有余,两季不足,而与马铃薯间作套作复种,则可实现一年两季收获。调整区域布局,规模化种植是平衡辽宁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一季作区以种植中晚熟加工品种为主,兼顾优质鲜薯品种;在二季作区种植以中早熟的鲜食出口品种和南方冬作区的繁种基地为主,兼顾中早熟加工品种[2]。

3.3 形成有效产业链条,重视加工企业的发展

辽宁省是工业化、城市化较高的城市,且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所以非常有利于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引进马铃薯最新的加工生产线,创办具有市场开发能力、深度加工、带动基地发展的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加大力度发展产品深加工行业,并走高档化、创新化和大型化路子,以推动辽宁省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

3.4 增加政府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及时公布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发布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提高农民对种薯质量、栽培技术,以及销售通道等方面的认识意识。同时,需要加大政策与财政支持力度,如2006年实施包括马铃薯在内的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栽培补贴政策,2007年辽宁省实施了包括马铃薯在内的良种补贴政策,2009年又实施了马铃薯高产创建工程。国家农业部及省市政府部门对马铃薯科研及产业发展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影响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所以应予以高度重视。

[1]李大春,吴承金,戴清堂,等.恩施自治州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0,24(1):58-60.

[2]屈冬玉,金黎平,谢开云.中国马铃薯产业10年回顾[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2-105.

猜你喜欢

种薯辽宁省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有功劳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