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心病疗效观察

2011-02-10史艳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9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心肌病洛尔

史艳婷

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心病疗效观察

史艳婷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 32例,给予依那普利 10~20mg/d,和美托洛尔 12.5mg/d,对照组 23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 92.1%,对照组为 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简单易行,且价格较低。

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心肌病;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病因不明,起病缓慢,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疾病已发展到终末期,此时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洋地黄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经典药物,但DCM合并心衰时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且洋地黄不能控制心衰时肾上腺能受体的过度激活及儿茶酚胺过高,引起心肌β受体密度下调,心肌储备力下降,从而影响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我们在小剂量使用洋地黄的基础上联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 DCM合并心衰患者 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2例,男 23例,女 9例,平均年龄39例;平均病程 6年。对照组 23例,男 20例,女 3例,平均年龄 40岁,平均病程 5年。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中青年患者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脏扩大(心脏彩超提示有心室腔扩大及室壁弥漫性搏动减弱)④有心律失常⑤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治疗组所有病例均无使用ACEI类及 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限制活动,低盐饮食,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治疗组除按常规治疗外,均同时口服依那普利(10~20mg/d,分早晚两次服用)和美托洛尔(12.5mg~50mg/d,分早晚两次服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使血压不低于 90/60mm Hg,心率不低于 60次/分,且没有出现传导阻滞情况。

1.3 疗效制定 全部病例均坚持治疗并随访半年至两年。制定疗效: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扩大的心脏明显回缩(心脏彩超及 X线证实),1年内病情未反复。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扩大的心脏稍有回缩。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变、或加重、或死亡。

2 结果

两组结果相比较,治疗组 32例,显效 24例,有效 5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90.6%;对照组 23例,显效 7例,有效 5例,无效 10例,总有效率 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SNS)活动过度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升高,异常的神经体液激活,使小血管收缩,水钠储留,血容量增加,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儿茶酚胺活性增加,心肌 β1受体密度下调,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使心肌收缩功能进一步受损,充血性心衰进一步恶化[1],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

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以下作用:扩张小动脉,减少醛固酮分泌,减轻水钠储留,降低心肌前后负荷;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系统,可逆转和延迟心室重构。维持和改变血管内皮功能;扩张肾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和肾小球膜的渗透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改善大动脉硬度和压力反射敏感性,增加肌肉氧的摄取。增加前列腺素释放和延迟缓激肽失活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2],且依那普利组织亲和力高。临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减少因心力衰竭恶化而需的急诊住院。还能改善左心室功能,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利尿剂的用量,减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一系列代谢不良反应,如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美托洛尔为 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防止心肌 β1受体暴露于过多的儿茶酚胺下,从而使β1受体密度上调,并恢复正常水平,改善心脏的顺应性,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减低收缩压,同时延长心室舒张期充盈和冠脉舒张期灌注,减少心肌耗氧,减轻心肌缺血,改善了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了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异常的自主和促发激动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减少了猝死的发生率。

临床收住院的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急性期给予限制体力活动、低钠饮食、应用扩血管药物、小剂量洋地黄和利尿剂,患者心力衰竭纠正后,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后长期维持。这两种药物的良好作用通常要到 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临床观察与对照组比较,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扩大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再次发生心衰及恶性心律失常的次数减少。猝死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随访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减少了患者住院次数;并且减少了洋地黄的用量,有效预防了洋地黄中毒的发生。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心力衰竭Ⅱ-Ⅲ级,且病情稳定后加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③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定期检查电解质和肾功能。

通过临床观察,两药合用对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预防猝死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胡大一.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1998,14(3):187-189.

[2] 赵水平.心血管病治疗指南,2004年4月第一版,136-137.

[3] 黄振文.实用临床心脏病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势,1999年6月第一版.

472143河南省陕县陕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心肌病洛尔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