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1-02-10韩凤英秦咏梅国淑梅

中国果菜 2011年2期
关键词:多菌灵菊酯蚜虫

韩凤英,秦咏梅,国淑梅,于 辉,王 羽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辣椒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植物,但辣椒病虫害对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越来越大,辣椒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辣椒优质丰产栽培的基础。掌握辣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正确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积极有效地防治各种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科学的农业栽培措施、生物和物理的防治方法,避免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并合理地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结合辣椒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结合栽培过程中的各种措施来避免、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应该贯穿于整个辣椒栽培和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使病虫害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自行留种时,应于收获前在田间选择健壮无病虫辣椒留种。

1.2 健身栽培

辣椒忌连作。应选择无病地块,实施合理轮作,可与瓜类、豆类作物实行3~4年轮作。采用营养钵、营养盘育苗,培育壮苗。辣椒生产期长,能多次开花结果。定植前要深耕土壤,精细整地,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施肥时要求氮、磷、钾合理搭配。做到前轻后重,持久供肥,以保障辣椒前期不疯长,植株健壮,抗逆性强,后期不早衰,生长茂盛夺高产。辣椒根系脆弱,不耐水渍及干旱,要求土壤疏松通气,地上部通风透光,湿度低。要因地制宜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浇水,防止积水,降低湿度。合理放风、浇水,调控生态环境,控制病害,延缓病害发生时间,降低发病程度。

1.3 清理田园

在辣椒生长期间要及时将发病的叶片、果实或病株清除,以免病菌蔓延。收获后,及时把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以消灭附着其上的害虫和病原菌,减少害虫的产卵寄主和食料及病原菌的侵染来源。

2 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和昆虫快速防治辣椒病虫害,减少污染,并有益于生产者和消费的健康

2.1 以菌防治

利用根瘤菌、固氮菌防治辣椒病虫害。根瘤菌、固氮菌对土壤中的病原物作用很强,并有促进辣椒生长的作用。根瘤菌的菌丝可以杀死病原物中的有害物质,能抑制病菌的繁殖和病原物的活性。

2.2 利用天敌昆虫

释放丽蚜小蜂或草蛉等进行捕杀白粉虱。人工饲养瓢虫、蜘蛛、草蛉等防治蚜虫。

2.3 利用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如细菌杀虫荆(B t乳剂、H D-1等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等进行防治。

3 物理防治

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既防虫,又有利辣椒生长,还可以减轻蚜传病毒病的发生;利用蚜虫、白粉虱喜黄色,蚜虫忌避银灰色的特性,田间铺银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避蚜,采用黄板或黄皿诱杀蚜虫和温室白粉虱;利用灯光诱杀一些趋光性害虫,人为调控保护地小生境的温、湿度,抑制某些病菌的生长等。

4 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方面,严禁使用剧毒、病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采取科学的用药方法,选择最佳的用药时期.减少用药次数,注意药剂的交替

使用,合理混用,以防止病菌或害虫产生抗性。

4.1 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

4.1.1 疫病 用52℃温水浸种30m i n或清水预浸l 0~12h后,再用1%硫酸铜液浸种5m i n于栽植后喷洒或灌根。前期掌握在发病前,喷洒植株茎基地表,防止初侵染;生长中后期以田间喷雾为主,防止再侵染;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洒和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此外,于夏季高温雨季浇水前,每666.7m2撒96%以上的硫酸铜3k g后浇水,防效明显。

4.1.2 病毒病 分苗定植前喷0.1%~0.3%硫酸锌溶液预防;田间农事活动应尽量减少植株的碰撞摩擦;及时喷药防治蚜虫和蓟马等刺吸性害虫传播病毒。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植霉素 2000倍液、病毒净或病毒灵500倍液、0.5%抗毒丰水剂300倍液、抗毒剂1号4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7~10d 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4.1.3 灰霉病 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多菌灵超微粉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666.7m2喷药液50L,隔7~10d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4.1.4 炭疽病 可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m i n,捞出种子后再用适量石灰粉或草木灰拌种,中和酸性;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才催芽或播种。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灭病威乳剂600倍液喷施,交替使用,每隔7~10d 1次,连续喷2~3次。

4.1.5 根腐病 定植时用抗枯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根10~15m i n。定植缓苗后,在发病前用向农4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强力生根剂,隔7~10d对辣椒逐株灌根,连续3~4次。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冲入田中,每666.7m2用量为1.5~2k g,可减轻发病。发病初期用药剂进行喷洒或浇灌,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666.7m2喷药液50L,隔10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采果前3d停止用药。

4.2 主要虫害药剂防治

4.2.1 烟青虫 6月上、中旬防治第1代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防治第2、3代幼虫,9、10月份根据虫情发展和为害情况确定第4、5代幼虫的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3000倍液、25%氟氰菊酯4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6000倍液喷雾。应选择在早晨和傍晚喷药,可使防治效果提高。

4.2.2 蚜虫 可选用80%的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10%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康福多7000倍液、每666.7m2艾美乐1g进行防治。

4.2.3 红蜘蛛 可喷用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50%四螨嗪(阿波罗)悬浮液5000倍液、20%螨克(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螨代治(溴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等。6~7d喷1次,药剂须交替使用,连续2~3次。重点喷在叶背部。

4.2.4 棉铃虫 在卵高峰后第3~4d和第6~8d分别喷洒B T乳剂/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施药,每666.7m2用5%氯氰菊酯乳油50~60m l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75m l,加水20~40L喷雾,有效期5~10d,每代施药1~2次。

[1] 陈啸寅,马成云.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黄宏英,程亚樵.园艺植物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韩召军.园艺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李怀芳.园艺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 张兴志.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2005,9:36.

[6] 邓 军.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08,10:33-34.

[7] 杨从杰.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新农村,2010,6:62-63.

猜你喜欢

多菌灵菊酯蚜虫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蚜虫婆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加工过程对柑橘罐头多菌灵残留的影响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