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措施及经验

2011-02-10甘肃省农牧厅

中国果业信息 2011年12期
关键词:甘肃省水果蔬菜

甘肃省农牧厅

2010年,农业部给甘肃下达了28个蔬菜、水果标准园创建任务,其中,蔬菜12个,水果16个。由于创建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好,2011年农业部又给甘肃新增了8个蔬菜标准园,使甘肃省承担创建的农业部蔬菜、水果标准园总数达到36个。任务下达后,结合甘肃省气候、地理分布特点和产业规划布局,按照农业部关于先建后补的创建要求,甘肃省农牧厅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标准园进行了认真筛选和评审。其中,蔬菜标准园重点分布在进入国家规划的优势区域的县区和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内生产管理水平高、交通条件便利、主导品种明确、主推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大的县区;水果标准园重点安排在天水、平凉、庆阳和陇南等列入国家规划的优势区域内的重点县区。目前,这些标准园正在按照制订的实施方案,扎实创建,稳步推进。

一、创建措施

成立组织机构,制订实施方案。根据《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方案》,甘肃省农业厅制订了《甘肃省蔬菜、水果标准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厅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各创建县(区)也相应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举行现场观摩活动,加强督导检查。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甘肃省2009年11月25日启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2010年省农牧厅长先后4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创建进展汇报,对创建标准园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先后4次组织承担部级、省级蔬菜、水果标准园创建任务的县区负责人赴标准园建设现场,对照标准园创建规范,开展观摩评比,交流各地创建经验。2010年9月19日,省农牧厅在庄浪县召开了全省优质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现场会议,交流了创建农业部水果标准园的经验和做法;2011年4月25日,省政府在武山县召开了全省蔬菜生产现场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菜篮子”建设有关文件和全面推行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把甘肃省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2011年6月2—9日,省农牧厅又组织全省14个市(州)和44个蔬菜生产大县的蔬菜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赴我省河西走廊,现场观摩了露地和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情况,再一次交流了部省级蔬菜标准园创建经验,分管厅长就深入推进2011年全省标准园创建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布置。由省农牧厅财务处和经作站组织专家,分赴各地检查督导标准园创建工作落实情况,严格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进行考核,达到标准后再下拨国家给予的50万元补助资金,合格一个补助一个,标准不能降,门槛不能低。

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加强技术宣传。在确定创建的部省级标准园建设区域内,全面推行无公害、绿色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技术要求,按标准定向生产,重视病虫害的生物、物理和农业防治,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建立标准园建设管理合同和标准园作业日志等制度,加强了对标准园产地环境和农药、化肥、地膜等投入品的监管,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和生态栽培技术全覆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如在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园集成推广了“地上垄、草、膜、灌,温室网、被、机、幕,棚内线、板、烟、蜂”技术,水果标准园重点推广覆沙覆草覆膜(黑色地膜)、增施有机肥、起垄沟灌生草覆盖、膜下滴灌、穴贮肥水等旱作保肥节水技术和“行间生草(三叶草、黑麦草)或自然生草—畜牧养殖—农村沼气(沼渣、沼液)—集雨水窖”生态循环模式为核心的标准果园创建模式,走循环型生态果园优质高效生产之路,取得了极佳效果。同时,积极采用“一对一”异地对接培训、“一人一镜”病虫害显微识别技术培训和科技、信息、物化技术“三入户”等新型培训方式,共培训专业技术骨干2 580人次,菜农58 600多人次。先后与省电视台联合制作了5期标准园创建专题节目,在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及地方党报上撰文,加强宣传,营造标准园创建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评优、展销活动,加大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

开展标准园创建月活动,探索有效创建方式。在总结2010年开展“标准园创建月”活动的基础上,甘肃省把每年的6月确定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月,组织开展观摩、评比、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分别组织蔬菜、水果标准园创建县区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观摩了全省15个标准园及20个富有特色的蔬菜、水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武山县塑料大棚标准园采用多层覆盖技术,实现了大棚叶菜类蔬菜周年生产;榆中县露地蔬菜标准园规范种植,十户联防,建立了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临泽县非耕地日光温室标准园集中连片,栽培模式先进,集成技术应用到位;庄浪县旱作果园覆沙高效栽培、矮砧密植精细管理、纺锤树形拉枝下垂结果技术与防雹网工程避灾减灾、病虫害生态防控集成技术等给观摩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组织专家全面开展标准园测产和品质测定,认真做好产品质量抽检工作。标准园均配置了产品质量测定和农药残留速测仪设备,蔬菜产品上市前进行农残检测,销售的产品均开具产地准出证明,并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包装和标志。三是通过甘肃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标准园创建提供咨询服务,举办了标准园创建专题电台直播节目3期,并组织了专家到现场活动4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发放技术光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

二、主要经验及成效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甘肃省蔬菜、水果标准园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创建经验和模式,可归纳概括为“1234567”,即:组建一套机构,实行“双轨”承包责任制,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并重,省、市、县、合作社(龙头企业)四级联动,推进“五化”,实现“六个 100%”,严格做到“七个到园”。

按照农民致富的一个主产业抓创建工作,确定了部级和省级标准园创建要达到的高度和标杆。蔬菜和水果都是甘肃省区域优势产业,是种植业中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也是增效潜力最大的产业,创建标准园可以说是目前推进蔬菜、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的最好方式。为此,甘肃省统筹谋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分层次推进,在建设好农业部蔬菜、水果标准园的同时,2010年省财政筹措资金9 000万元,扶持蔬菜、水果产业发展,组织建设了一大批省级标准园,奠定了标准园创建的良好格局。2011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将扶持蔬菜、水果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增加到2.135亿元,并用其中的3650万元扶持建设包括部级标准园在内的45个“高原夏菜”标准园和127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小区,每个露地蔬菜标准园补助20万元,标准化设施小区补助15万元;同时,还安排300万元资金扶持新建20个年育苗规模在5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基地,重点解决标准园统一供苗难的问题。这些配套扶持资金的及时到位,为全省标准园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实行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省农牧厅高度重视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要求创建工作抓实抓好,争创全国一流标准园。省农牧厅成立了分管厅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组建专家指导小组,推行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县、乡、村分级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中明确了“四定六明确”,即定地块、定人员、定技术措施、定效益指标,明确基本情况、技术指标、效益指标、行政与技术主管、栽培技术规程和菜农培训任务,为标准园创建提供了组织保证。

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三种模式并重,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标准园创建中,把产前、产中、产后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全程服务。产前提供准确的市场、品种、发展动态等信息服务,统一采购供应物资;产中大力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建立生产档案制度,提高技术到位率;产后认真做好产品质量检测和农药残留检测,实行产地准出制度,统一分等分级和品牌销售,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为标准园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完善冷链体系,蔬菜调出能力和水果贮藏保鲜能力大幅提升。在蔬菜生产环节中,明晰了温室、大棚和露地3种生产模式的市场定位关系,把温室蔬菜生产的重点放在解决本省和周边省区冬春季蔬菜供应;露地蔬菜生产瞄准南方市场,重点解决6—9月沿海地区高温天气造成的蔬菜生产淡季,主打“高原夏菜”品牌;塑料大棚蔬菜,重点发挥其春提早、秋延后的优势,重点解决早春和深秋季节的蔬菜供应。

省、市、县、合作社,行政、推广、科研、教学四级联动,齐抓共建,形成了产业发展合力。在创建实践中,甘肃省总结推广了省、市、县与农民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四级纵向联动和行政、推广、科研、教学四级横向互动的齐抓共建工作机制。省里负责制订创建规划和总体实施方案,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加强宣传展示,组织交流观摩、产品检测、科研攻关等;市里组织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技术培训,组织协调本市的创建工作和技术指导;县里负责编制具体的创建方案和组织项目实施,研究制订标准园生产技术规程,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研究,加强项目资金的审核、监督和使用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创建规范的要求,抓好具体落实,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逐一落实到每个农户、落实到每块田间地头。

严格推行“五化”、“六统一”管理,使标准园真正成为科学种田的样板、培训学员的基地和生产精品的“车间”。甘州、武山等县(区)采用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推进标准园创建,实现了种苗供应、栽培技术、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灌水施肥及果蔬收购等环节的统一;榆中县露地蔬菜标准园,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监管“联户联保”组织化管理模式,以10户为一个组织单元,建立标准园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健全“三表一册”生产管理原始档案,加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力度,不仅大幅降低了防治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庄浪县、静宁县和麦积区等水果标准园创建县采取生态栽培和单果管理技术,成倍提高了果园效益。标准园基本做到了“五化”,实现了“六个100%”。截至2011年10月,全省共扶持建设包括部级标准园在内的“高原夏菜”标准园92个,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小区200个,集约化育苗基地45个,水果标准园127个;落实创建面积0.89万hm2,其中,部级标准园0.21万hm2,省级标准园0.68万hm2;累计增加蔬菜、水果产量32.3万t,新增纯收益18.6亿元,标准园平均每667m2收益提高了1 500元;示范带动标准化蔬果生产基地面积8万hm2,新增产值12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全省蔬菜水果产业大发展。

以“七个到园”为抓手,以《标准园管理考核办法》为手段,让政策深入民心、标准落到田间、资金用到关键环节。通过完善领导和技术专家组织机构,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加强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了责任落实到园;严格推行相关标准,推广生态栽培技术,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做到了标准普及到园;采用土地流转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进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品牌销售,实现了统一服务到园;建立农药化肥管理、生产档案记录、产品检测与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制度,做到了管理制度到园;按照农业部对创建标牌的规格要求,突出内容和效果,严格审定,确保了标牌树立到园;通过学习观摩,相互交流,宣传报道推介及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宣传引导到园。在2010年安排9 00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2011年又利用中央现代农业建设资金和《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增加的7 350万元资金,优先支持国家级标准园建设,鼓励市县筹资建设市县级标准园,做到了资金整合到园。■

猜你喜欢

甘肃省水果蔬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奇怪的蔬菜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蔬菜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