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1-02-10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赵婷婷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病情老年人护理人员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赵婷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成为老年人的高发病症。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导致的恶性肿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另外,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抵抗力都远远低于年轻人,因此老年人的发病率也较高。常年承受老年病侵袭的人,临床上表现出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的比例很高,严重的因此而多愁善感,并最终导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压抑、沮丧、痛苦、悲观、厌世、自责,甚至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食欲下降,失眠早醒等。

老年护理没有统一的概念,其特点是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个性,注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对护理人员强调更多的是耐心和献身精神[1]。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顾,更应给予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如何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医疗手段和措施,避免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下主要从心理方面就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展开阐述。

1 去除不良的刺激因素,加强心理护理

患病多年、病情较重的患者,因需要长期协助、常年用药,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这类患者一旦感觉不适,很容易陷入恐惧、焦虑的精神状态,进而加剧身体不适感,影响到疾病治疗。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在加强日常护理的同时,应当循循善诱,讲解基本的医疗常识,助其建立客观的病情识别方法。还有一类患者因入院后适应不了环境的改变,对医护人员的基本操作,甚至气味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处于疑虑、烦躁、焦虑的状态之中。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观察,加强与病患的沟通,除了正常的病情交流,还可以谈天说地,制造一种融洽、平和的气氛,消除其心理不适感。

2 饮食、生活护理

老年抑郁症患者因情绪低落常伴有食欲下降,甚至有些患者想通过拒食来达到消极身亡的目的,所以应注意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另一方面,患者由于情绪抑郁,常卧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其起床活动,督促并协助老年患者自理个人卫生,必要适当的个人卫生自理可使患者精神振奋。敏感、脆弱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一定要心态平和,并要尽快、准确地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地采取治疗措施,通过督促、耐心劝导,使患者从原来的食欲下降、拒食到配合进食、主动进食。

3 改善睡眠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为多见。常表现为入睡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白天患者可以从事短暂活动、散步、下棋、看书等,晚上入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给予适温的饮料,如牛奶等,对早醒患者给予安抚,指导其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使其延长睡眠时间。同时给予心理指导,向患者讲解引起睡眠困难的因素和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4 预防意外

防止有严重抑郁症和焦虑障碍的老年性患者自杀和自伤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密切观察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同时还要劝导患者面对现实,对任何事情都不必过分担心,顺其自然,增强自信心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如发现患者流露出厌世念头,或是抑郁状态突然明显好转时,更应严密观察,警惕、预防患者自杀。凡能成为患者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5 及早干预

由于老年抑郁症经常具有其他生理疾病的背景,甚至是其直接的病因,所以首先要尽量把已有的身体疾病治好,对不可治愈的疾病也应设法减轻。其次,要调理好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兴趣和爱好,扩大人际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抑郁对老年人身心的危害。

及时合理治疗抑郁症患者,对尽快恢复其社会功能,降低自杀率及致残率至关重要[2]。针对老年抑郁症产生的不同症结,广大医护人员应当因势利导,在完成基本医疗救助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加强及时沟通,实现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

[1]刘晓敏.德国的老年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60.

[2]陈启江,何妙珍,苗新秀,等.14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科初诊情况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4):214-215.

猜你喜欢

病情老年人护理人员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