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2011-02-09张盈娇夏陈曾晓丹朱宇王娟钟振东

饲料工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中草药肝细胞复方

张盈娇 夏陈 曾晓丹 朱宇 王娟 钟振东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scki Brandt)为鲟形目,鲟科,鲟属,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流域均有分布。但随着养鲟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史氏鲟肝脏疾病逐渐增多,尤以脂肪肝和肝性脑病最为严重,影响其生长、肉质和抗病能力,严重时可造成继发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死亡率达50%以上。目前广泛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这类疾病,抗生素起效快,但副作用较大,易产生抗药性。中药制剂由于具有毒副作用小、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越来越受重视,在水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本实验选用4种中草药复方制剂,以史氏鲟幼鱼为实验对象,测定并分析其生长指标、血液相关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研究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史氏鲟肝脏的保护作用,为中草药防治史氏鲟肝脏疾病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鱼与饲养

实验鱼取自成都日兴特种水产实验中心当年繁殖的幼鱼,体重(11.66±0.56)g。实验在玻璃纤维养殖缸中进行,养殖缸规格为57 cm×50 cm×40 cm,水源为曝气后的自来水,保持微流水,供水量为0.5~1 L/min,水温(18±1)℃,溶解氧(8.74±1.54)mg/l,pH值(6.94±0.25)。实验分5组,编号1、2、3、4、5,分别为复方制剂1、2、3、4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养殖缸,每个养殖缸饲养15尾鱼。实验前将史氏鲟在养殖缸中驯养7 d。正式实验开始后,以5 g/kg基础饲料的比例添加各复方,第5组不添加。饲料日投喂率为鱼体重的2%,撒布投喂,每10 d调整一次投喂量,实验期50 d。

1.2 实验药品

基础饲料:鱼苗专用微粒子配合饲料,由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提供(批号:20090312);复方1由绞股蓝、水飞蓟等组成;复方2由黄芪、党参、当归、泽泻等组成;复方3由茵陈、大黄、郁金、连翘等组成;复方4由山药、黄芩等组成。所有中药材均购于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

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实验结束后,待鱼空腹24 h后称鱼体重。从每个养殖缸中随机抽取10尾鱼,每组取30尾,逐尾称体重,量体长后尾静脉取血,加肝素抗凝,离心10 min(4 000 r/min),收集上层血清样品冷藏待用,使用美国雷杜公司生产的RT-1904C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并取出肝脏组织,进行肝细胞HE染色,Olympus IX70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

增重率(%)=(末质量-初质量)/初质量×100;

相对生长率(%/d)=[(末质量-初质量)/初质量/实验天数]×100。

1.4 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数理统计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如有显著差异(P<0.05),则作Duncan's法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生长的影响(见表1)

从表1可知,50 d后各组实验鱼的末质量与实验前相比均有大幅度增加,1、3、4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第5组(P<0.05),分别比第5组高50.99%、32.79%、10.82%;1、3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第5组(P<0.05),分别比第5组高39.32%和32.91%,2、4、5组间相对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幼鱼生长指标的影响(n=3;X±SD)

2.2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1~3组的血清胆固醇(CHOL)含量显著低于第5组(P<0.05),1、3组的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第5组(P<0.05),1组的CHOL和TG含量最低,分别为(1.73±0.16)mmol/l和(6.24±0.42)mmol/l,分别比5组低27.62%和25.00%,2、4组间及4、5组间CHOL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1、3组间,2、4、5组间T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组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91.86±5.64)mmol/l和(88.67±5.73)mmol/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分别比5组降低了24.78%和27.39%,2、4组间及4、5组间ALT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1~4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均显著低于第5组(P<0.05),其中3组的AST活性最低,比第5组低31.51%,第3组的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2、3组的乳酸脱氢酶(LDH-L)活性显著低于第5组(P<0.05),分别比第5组降低了11.61%、10.49%和8.73%,1、2组间及4、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显著高于第5组(P<0.05),分别比第5组高32.76%、18.23%、33.74%,1、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4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高于第5组(P<0.05),分别比第5组高18.77%、13.33%、23.70%和10.37%,其中第3组最高,1、2、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n=3±SD)

表2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n=3±SD)

项目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丙氨酸转氨酶(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U/l)乳酸脱氢酶(U/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肝细胞脂肪性病变评分1 1.73±0.16a 6.24±0.42a 91.86±5.64a 810.18±25.12a 1 553.55±35.63a 5.39±0.41a 4.81±0.50ab 0.67±0.62a 2 1.87±0.15ab 7.37±0.79b 103.66±9.10b 880.53±25.24b 1 573.18±36.68a 4.80±0.29b 4.59±0.27b 1.13±0.99ab组别3 1.79±0.15a 6.26±0.50a 88.67±5.73a 740.62±13.21c 1 604.14±26.67b 5.43±0.42a 5.01±0.17a 0.73±0.59a 4 2.19±0.39bc 7.87±0.95b 111.75±9.00bc 896.23±14.25b 1 778.46±33.42c 4.15±0.37c 4.47±0.28b 1.47±0.92bc 5 2.39±0.49c 8.32±1.15b 122.12±12.60c 1 081.34±34.47d 1 757.64±31.99c 4.06±0.23c 4.05±0.22c 2.07±0.96c

2.3 各实验组史氏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见图1)

取各实验组史氏鲟的肝组织,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200倍光镜下每张切片选择5个染色均匀的高倍视野(200个细胞/视野),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肝小叶内脂肪沉着面积计分标准:按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之比值为0,计分0;比值<1/3,计分1;比值为1/3~2/3,计分为2;比值>2/3,计分3;比值≈1,计分4(结果见图1、表2)。

图1 各实验组史氏鲟HE染色肝组织病理改变(×200)

1、2、3组的脂肪性病变评分均显著低于第5组(P<0.05),其中第1、3组最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3组:组织结构、细胞排列较空白对照组有序致密,细胞内空泡(脂肪滴)少见,也未见炎性细胞聚集。2组:结构尚紧密,肝细胞间隙较大,细胞胞浆内散在空泡(脂肪滴),伴有少量汇管区炎性细胞。4组:肝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细胞间质成分减少,脂肪变性改变,可见较多大小空泡(脂肪滴),伴有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5组:肝细胞排列较紊乱,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大于2/3,脂变肝细胞极度肿胀呈圆形,体积较正常明显增加,胞质内充满大量脂肪空泡,汇管区和小叶内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

3 讨论

3.1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生长的影响

中草药可以保护养殖鱼的肝脏,从而促进其生长,一方面原因是中草药富含的皂苷、氨基酸、生物碱等物质可增强水产动物的肝脏功能,促进营养代谢;另一方面,中草药具有独特的味道,可能对水产动物有诱食作用。本研究中,饲料中添加复方制剂1、3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史氏鲟生长,复方制剂2、4效果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复方制剂2、4中的某些药物与史氏鲟的味觉感受器不一致,或者是由于复方制剂2、4中用药或用量不妥,导致史氏鲟生长速度较其他药物组慢。

3.2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鱼血清中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可间接地反映脂类在肝脏中的代谢情况。LDL-C是将CHOL从肝脏转运到血液的主要脂蛋白,而HDL-C是将肝脏外组织细胞中过剩的CHOL转运到肝脏的脂蛋白,从而维持肝脏和血液中的脂肪代谢平衡。当鱼肝脏发生肝脏病变时,脂蛋白的合成能力不足,肝细胞中的脂肪不能及时运出,就会造成脂肪在肝脏和血液中积聚,血清中CHOL、TG的含量升高。刘伟等的研究表明,CHOL、TG的升高可导致中华鲟幼鱼生长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复方1~3可促进史氏鲟血清中HDL-C和LDL-C的合成,使CHOL和TG的含量降低,加快血液和肝脏组织细胞中CHOL和TG的转运,减少肝脏中脂肪的积聚,防止肝脏的脂肪性病变。

另外,鱼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L)等酶类主要分布于肝和肾等组织细胞中,当鱼的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内酶大量逸出,导致血清中酶类活性显著增强。已有的研究表明,在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鱼体血清中ALT和AST的浓度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降低,这对于保护肝脏有明显的作用。本研究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饲料中添加复方1~3可显著降低血清中上述三种酶的活性,说明复方1~3能够增强史氏鲟肝细胞的活性,保护肝脏,间接增强史氏鲟的抗病能力。

3.3 复方中草药对史氏鲟肝脏的组织形态的影响

本研究中,HE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肝细胞排列较紊乱、肿胀,肝小叶内脂肪含量较高,有较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复方1~3能使肝脏脂肪性病变和炎症减轻,说明复方1~3可促进史氏鲟肝脏的脂类代谢,提高肝细胞的再生修复功能。其中1、3组效果最佳,第4组效果不显著。

综上所述,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复方1、3对史氏鲟肝脏的保护作用最佳,复方2次之,复方4效果不显著。说明所选用的几种复方中药对史氏鲟生长指标、血液相关生化指标或肝脏组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有效成分和机理有待将来继续研究。复方中草药作为史氏鲟保护肝脏的药品,其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功效显著,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中草药肝细胞复方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Anti-hypertensive and endothelia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Qima capsule (复方芪麻胶囊) on primary hypertension via adiponectin/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结缘中草药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