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振动排痰机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2011-02-09刘爱华
刘爱华
河南太康县人民医院 太康 461400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重,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多见,病程长,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合并肺部感染的几率增加,延长了病人的康复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时危及病人生命。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引进了体外振动排痰机,我科在2005-10~2006-10选取了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0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体外振动排痰机在预防肺部感染中的作用,为临床选择更适合预防肺部感染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05-10~2006-10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选取20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49~67岁,平均58岁。其中颅脑外伤40例,脑血管病41例,颅内肿瘤 19例;对照组男46例,女54例;年龄 50~65岁,平均59.3岁。颅脑外伤42例,脑血管病 40例,颅内肿瘤 18例。2组在疾病、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肺部感染多发生在入院的1 d~2个月,平均3~7 d,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痰多、体温和白细胞升高,肺部啰音,X线胸片见点、片状阴影,胸部CT可见明显炎性病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1]。
1.3方法2组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病人入科第2天开始进行体外振动排痰,治疗频率25~35 Hz,取治疗头为90 mm的聚氨酯海绵放置于患者治疗部位,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半坐位和坐位均可,操作者一手持排痰机把柄,另一手轻触患者叩击部位,叩击由下而上始终向着主支气管方向,叩击10~15 min/次,2~4次/d,对术后进食者选择进食前1 h或饭后2 h进行,以避免饱餐后大量排痰引起呕吐或误吸入气管内引起不良后果。对照组,用手叩击法人拍背10~15 min/次,2~4次/d,患者取侧卧位,五指并拢,常成凹式利用腕关节力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叩击患者背部,必要时协助吸痰[2]。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1%;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5例,发生率5%。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重,有意识障碍或不同程度的偏瘫,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积聚堵塞气道,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上排痰不畅,病程长,机体整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合并肺部感染。体外振动排痰机目前已在国内的大中型医院呼吸科、胸外科、ICU等临床科室中使用。它是根据胸部物理治疗原理,在人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综合了叩击震颤和定向挤推所产生的定向治疗力,其在患者身体表面垂直方向治疗分力产生的叩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分泌物松弛、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分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黏液按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
传统的手叩背排痰法是利用叩背时产生的气流振动和咳嗽动作使肺泡内支气管内的痰液脱落、咳出,体外排痰机与其相比节奏和强度上可以保持一致,频率可调,振幅均匀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轻松的和清醒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增强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体会到人文关怀,增加病人的信任度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由于排痰机治疗力的深穿透性,产生的定向治疗力可穿透皮层、肌肉、组织和体液对于深度的痰液排出效果明显,在叩击震颤和定向挤推工作间隔作用力变化较为缓和,患者肌肉放松,舒适感增强,并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耐受力较差的患者能舒适的结束治疗,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术后护理中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1]段程琴.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29-30.
[2]陈长英,蔡萍,刘书俊.G5振动排痰机对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