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护理体会
2011-02-09王晓丽韩艳军
王晓丽 韩艳军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漯河 462000
第二足趾游离移植进行拇指再造是目前修复拇指缺的主要方法,自2006年以来,我院先后为17例拇指缺损病人行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17例再造指全部成活,经过随访,再造指外观功能良好,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17指,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15~38岁,平均23岁。术后出现动脉危象2例,经手术探查有血栓形成,2次手术后手指成活,成功率达100%。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手指缺损患者因为功能和美观因素,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尤其是在血管危象期心理因素往往可以直接导致手术失败[1]。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以往的成功病例,使他们以放松的心态配合手术,以免其过度紧张、焦虑引发术后血管危象[2]。
2.1.2 供足、受区及血管准备:术前评估皮肤情况,注意保护供受区皮肤,用温水彻底清洁,防止皮肤损伤和感染。术前禁止在供受区肢体上做静脉穿刺及输液,防止静脉损伤和炎症[3]。必要时可采用超声多普勒听诊了解供受区血管情况。根据需要术前3d进行血管充盈训练,用血压计袖套测出血压的脉压差,然后把压力增加到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固定20min,此时能触到动脉搏动,阻碍了静脉回流,3次/d,使静脉充盈、扩张,为手术创造良好的血管条件[4]。
2.2 术后观察与护理
2.2.1 病室要求: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室温一般保持在22~25℃,同时要加强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
2.2.2 卧位: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避免术侧肢体受压,局部制动,再造侧肢体用功能垫垫高,使患肢与心脏平行或稍高,但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影响血液供应,过低又影响静脉和淋巴回流。更换床单和治疗时应多加注意,避免肢体扭曲和受压,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2.2.3 患指局部观察护理:观察再造指血液循环,术后48h内最为重要[5]。常用60W侧罩灯做局部照射,以便于观察指端血运变化及局部加温,照射距离为40cm。术后3d内应每30min观察一次指端血运。若再造指发绀,皮色为淡紫红色或青紫斑点,或出现水泡,表明静脉回流障碍[6]。若发现患指苍白或花斑状,指肤张力低、皮温低,则表示再造指体发生动脉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和药物处理,可指端侧方做一小切口,立即有暗红色血液流出,继之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由紫变红润,无效后应手术探查。
2.2.4 术后用药及营养支持:术后常规给于预防感染,解痉抗凝等药物应用,适当使用止痛剂。治疗期间应及时补充液体及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利于手术的修复及再造拇指的成活。
2.2.5 功能锻炼:手术质量是功能成败的关键,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必要环节[7]。术后10d患侧上肢可适当活动,术后3周再造手指关节开始轻度伸屈训练,4周医务人员协助做捏、握、抓的锻炼,逐渐增加幅度与次数,同时告知患者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主动正确进行锻炼,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手指功能。
[1]程国良 .显微外科在手外科应用的进展[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20(3):175.
[2]曹艳,杨国荣.5例轴型皮瓣转移术后静脉危象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59.
[3]张玲玲,张霞,陈英 .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2,8(6):450.
[4]吕青,王爱兰,丁自海 .现代创伤显微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59;165-249.
[5]杜克,王守志 .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90.
[6]顾玉东 .四肢显微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1.
[7]王巧灵,李成奎 .断指再植术后的综合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