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不同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1-02-09李新霞王宝金
李新霞 王宝金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州 450052
宫外孕,临床上以输卵管妊娠多见,是引起妇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宫外孕的手术治疗可能使患者降低甚至丧失再次妊娠的能力,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宫外孕的保守治疗因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并在一定范围内有逐渐取代手术治疗的趋势[2]。2009-02~2010-01我院对128例宫外孕患者采用复方米非司酮、氨甲喋呤或两者联合给药的方法给予保守治疗,现将各组的疗效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02~2010-01我院采取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28例,年龄18~45岁,平均30岁;均经血HCG检测并联合B超检查;未婚未育者79例,已婚已育者49例。全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B超检查示宫内无孕囊,一侧附件区有包块,直径≤3 cm,均未见孕囊及心管搏动;血β-HCG≤2 000 U/L;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无药物过敏史。12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复方米非司酮(A)组35例、氨甲喋呤(B)组42例、复方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C)组51例,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 mg/d,连用6 d为1个疗程;B组:静推氨甲喋呤20 mg/d,连用5 d为1个疗程;C组: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 mg/d,同时静推氨甲喋呤20 mg/d,连用3 d为1个疗程。
1.3 用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用药后每隔3 d复查血β-HCG及B超检查。血β-HCG呈下降趋势并3次阴性,包块缩小或消失,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消失为有效;若用药后第7天血β-HCG下降>15%且≤25%,B超检查包块无变化则可考虑采用相同方案重复1个疗程;血β-HCG下降<15%,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或有内出血,应考虑手术治疗。血β-HCG持续不下降、下降<15%或反而上升,且包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宫外孕破裂、内出血严重而转为手术治疗者;以上两者符合其一者即为无效。不良反应主要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胃肠道反应等方面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疗效 总治愈率:A 组68.6%(24/35),B组 83.3%(35/42),C 组 92.2% (4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l疗程治愈率:A 组45.7%(16/35),B组54.8%(23/42),C组78.4%(4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β-HCG转阴平均时间:A 组(22.6±4.5)d,B组(18.0±4.4)d,C组(12.9±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A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且多为轻度。B、C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且多为轻度;C组不良反应较B组轻。各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
3 护理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于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及时,因此在保守治疗期应加强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
3.1 用药前准备 治疗前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向患者介绍用药的目的、方法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以取得配合,做到护患沟通。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给药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以保证治疗的及时准确。
3.2 心理护理 由于文化背景及程度不同,患者对宫外孕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非破裂性宫外孕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而未受到患者和家属的重视,但当了解到可能的后果后,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同时由于保守治疗疗程长,患者易产生烦躁情绪,进而表现为治疗时不配合等。例如年龄小或未婚患者缺乏医学知识,不知道宫外孕的危险性,不重视治疗,缺乏治疗耐心;而年龄稍大或再次宫外孕的患者,尤其是迫切需要孩子的患者,情绪紧张、烦躁或失望,缺乏治疗信心。因此护士用药前一方面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用药方案及所用药物的优缺点、各种相关检查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提醒患者做好保守治疗失败的思想准备,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尤其护理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等的差异。同时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
3.3 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如保持大便通畅,并告诉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些表现,如腹痛加剧,肛门坠胀感明显等表明出血增多,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相应处理。保守治疗期间主要监测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血压、脉搏,同时重视患者的主诉,询问有无头晕、心慌等症状。(2)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当阴道流血量不多时,不能误以为腹腔内出血量也很少。(3)严密观察患者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如患者突然出现腹痛加剧,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及手术准备工作。(4)观察阴道流血的量和颜色,指导患者使用消毒液进行阴道及会阴部消毒,定时口服抗生素,以预防盆腔感染。(5)定期监测患者血β-HCG变化,血β-HCG下降常是胚胎受损的征象,血β-HCG转阴说明保守治疗成功,血β-HCG高于正常值且早孕反应继续存在说明胚胎仍继续存活,随时有宫外孕破裂的可能,应提高警惕。(6)协助医生做好B超检查,密切注意包块的大小,包块缩小说明治疗有效,包块增大则说明保守治疗可能失败。
3.4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1)米非司酮应交待患者空腹口服,服药后2 h再进食。连续服用,注意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氨甲喋呤使用前应向患者说明该药采用静推的方式给药。使用时密切观察,监测血压、脉搏,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变化,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是否有脱发以及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以观察药物对肝脏及造血系统的影响。做好口腔护理,鼓励多说话,勤饮水,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并给予止呕止泻药物,指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预防感染。
4 讨论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病,过去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保守治疗的指征相对较严格[3]。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又因此类患者大多为育龄妇女,其中多数有生育要求,不能满足指征的患者也大多要求保守治疗。因此,目前对保守治疗的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的研究较多,其目的是尽量放宽保守治疗的指征以及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同时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β-HCG及腹部B超的变化。
复方米非司酮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抗孕酮药物,同时具有抗糖皮质激素的活性,而无孕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的活性,与孕酮的亲和力强于黄体酮。其用于药物流产的药理机制为使妊娠的绒毛及蜕膜变性、坏死,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促黄体激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胚囊坏死而发生流产[4]。该药具有用药方便、不良反应轻等优点,但是其保守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低[5]。氨甲喋呤为抗代谢类药物,其治疗宫外孕的机制是阻碍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从而干扰DNA的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分裂增殖,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死亡,故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尤为适合[6]。该药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且能够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但是不良反应较复方米非司酮重,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大剂量时对肝肾功能有损害,但多为轻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不影响治疗[4]。有关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更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与复方米非司酮相比,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治愈率较高,血β-HCG转阴平均时间较短,但不良反应较重。两者联用能够减少用药量,缩短用药量,且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宫外孕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复方米非司酮、氨甲喋呤及两者联用均能应用于临床,但是两者联用的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更轻。
[1]邱娅 .异位妊娠20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95-97.
[2]Lipscomb GH,Stovall TG,Ling FW.Nonsurgical treat 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J].N Engl J Med,2000,343(18):1 325-1 329.
[3]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73.
[4]段丽芹,马爱琴 .宫外孕保守治疗42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77-78.
[5]宋雅丽,包生武,于华,等 .宫外孕保守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 341-4 343.
[6]Vichnin M.Ectopic pregnancy in adolescents[J].Curr Opin Obstetynecol,2008,20(5):47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