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教学看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
2011-02-09刘瑛
刘 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系,郑州450052)
如果说信息社会加速了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和欣赏,那么坚持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对民族发展和延续的期许。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是人才成长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需要。
高职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方式,尤其是实习实训要占用大量的课时,因此再增加大量传统文化素养课程是不够现实的。最佳的解决办法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教授人文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而合理地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消除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公共课),通过礼仪教学来培育高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极为有效的方式。
一、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关系分析
“礼仪”是公民应有的行为规范,很多高职院校将礼仪课程作为学生的通识课、必修课,期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对礼仪内涵的界定很多,但究其实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在形式,二是文化意蕴。外在形式是行为表现,是自尊、敬人的具体做法,如怎样打招呼、工作场合的着装要求等;文化意蕴是是指符合礼节的言谈举止中所蕴含的一种内在观念和素养,是内心善意和温暖的情感。这种内在的情感既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也有属于一个民族的独有特性,即来自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染。例如我国传统的成年礼、婚礼、见面礼等,不仅仅是一套标准化的做法,更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并融和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的亲情、责任与道义。所以,礼仪与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礼仪外在形式的形成源于内在文化意蕴的驱动,内在文化意蕴的产生来自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影响。
所以,在高职院校没有更多的条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礼仪教学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不仅让学生掌握为人处世的规范行为,还可以借助学习的过程,深刻感悟其中的传统文化意蕴,挖掘文明行为背后的人文特质。借助这个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弥补传统文化素养方面的缺失,使学生产生传统文化认同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方式探讨
要借助礼仪教学来培育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首先要处理好外在形式与文化意蕴的关系:用各种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向内挖掘,整合行为背后的传统文化,触摸其中蕴含的“民族的灵魂”。
而只注重外在形式,礼仪教育就变成了单纯的技巧;只注重内在意蕴,学生又难以把握具体规范,二者巧妙结合,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模式,达到在礼仪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借助礼仪教学培育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可以采用四步走的方式:提高认识——整合内容——挖掘底蕴——培养感情。
1.提高认识
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培养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现代社会资讯高度发达,高职学生会产生信息接收方面的混乱和困顿。礼仪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礼”是一个民族最具表征性、最能够被感知的东西。通过礼仪让学生探根溯源,感知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礼仪之间相伴相生的关系,认知掌握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礼仪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具体做法:
一是归纳。为学生归纳理清传统文化的脉络。礼仪教学首先要做好对中国礼仪发展脉络的梳理,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归纳礼仪的起源、发展、沿革与创新。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与礼仪相伴而生、并对礼仪的发展与革新有指导作用的就是各种经典思想与不朽人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诸子百家的优秀伦理思想等。表现在具体可感知的层面,包括经典著作、风俗习惯、建筑遗迹、文字语言、民间戏曲等,内容博大,且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结合对礼仪发展轨迹的分析,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梳理每个时间节点上的传统文化烙印,以及与礼仪运用的内在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是对比。截取某一历史纵深点上中外礼仪在做法和观念上的差别,让学生体会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对比中产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如在对待头发的态度上,汉族和西方其他民族就有很大不同。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之后就不能再剃发,无论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这种对头发的珍视一直延续到清人入关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时候。西方国家一些民族也有对头发的珍视:有些民族认为头发是灵魂或神祗的居所,所以要蓄发,当不得不剪短头发时,就要履行一定的仪式,这样可以避免失去神灵的保护。还有一些民族认为,浓密的头发与大地上繁茂的草木有神秘的联系,二者的生长机制完全一样,头发就成了信仰的一部分。头发并非等闲之物,与头发相关的很多词语,常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古代常以头发的色泽代指年龄:“黄童”代指幼童;“绿鬓”代指头发乌黑的青少年;而“颁白”代指老年人,在这里“颁”通“斑”。贴切的别称,体现了中国人委婉而丰富的内在心理。对礼仪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民族的文化的感悟。
三是渲染。当前国学热方兴未艾,各种国学讲座、国学读物、经典诵读等成为不断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的热词,其深层含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弘扬。同时“汉语热”也席卷全球很多国家,其魅力也源于独特的中国文化。在礼仪教学中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渲染,使学生认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掌握传统文化的热情。
2.整合内容
礼仪课程受到课时安排的限制,在完成礼仪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传统文化讲授的力度,就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这是培育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前提条件。
“变”是根本。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礼仪教学重外在形式、轻文化内涵的现象。大多数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学练比例是3∶7,教师讲授内容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礼仪技巧。这种教学模式的近期效果很好,但从长远角度看,忽略了对与礼仪相关的内在文化意蕴的学习,使礼仪教学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所以从培养学生个人人文素养的角度看,首先要改变学练比例,加强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讲授力度。
“增”是方法。礼仪教学教师讲授比例大,势必影响技巧的掌握,适当增加学生自主训练时间,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方法。教师可以增加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训练,并采用同班同学之间、同班与外班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关系,共同完成技能技巧的练习。
“找”是主线。即改变原来单元式的礼仪教学内容结构,通过找“主线索”,重新构架教学结构、分配教学时间。这个主线索就是中国礼仪起源、发展的进程。中国礼仪与外国礼仪、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在起源、发展、内涵、外延等方面各不相同,许多旧的礼规仍是日常生活的规范行为,新的礼规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目前通行的礼仪既有对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展,又在很多礼节运用方面与国际接轨,因而出现了中外礼仪在规则上的矛盾与冲突,如座次排定时,根据场合和交往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以左为尊或以右为尊,虽然规则截然相反,但学生只要抓住了礼仪发展、演变这根主线,就可以运用自如。
3.挖掘底蕴
这是培育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具体做法。礼仪不仅是技巧和规范,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可以用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美学、文学等进行诠释。在这里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悟。如,可以在礼仪教学中挖掘礼仪产生发展过程中相伴而生的经典论著:无论是《论语》中“不学礼,无以立”,还是孟子对恭敬、辞让的论述,从《周礼》、《仪礼》、《礼记》到《弟子规》、《三字经》,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不仅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还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对传统礼仪的规范化表述。可以挖掘各种风俗习惯中的民族心理:礼仪不仅是对一个族群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在礼仪教学中探究礼节中的民俗和心理,也是培育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好方法。另外,还可以在礼仪教学中探究民族价值观念:《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庸和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取向,在外显形式上表现为国人看重团圆的节日,喜欢与和谐圆满相关的语言表述等。
4.培养感情
在礼仪教学中提高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认识,可以消除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是培育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所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疏离和漠然,要弥补这种情感上的缺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分析原因。高职学生青春年少,生命力旺盛,对新事物极为敏感。而在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中存在着久远的历史气息,特别是各种节日,由于其中附着的文化意味减少,使得学生发出“无聊”的感慨,并争相去过洋节。探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西方节日都有一些美好的表达情感的介质:如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老人和铃铛等,中国民俗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最初的介质也很丰富,如踩高跷、滑旱船、赛龙舟、踏青赏灯等,都是隆重而有趣的活动,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使得一些很有意思的民俗习惯被现代人忽略了,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活动消失了。节日中缺少了一种鲜明而美好的介质,使得学生也缺少了对民族节日的热情。
二是对比中认同。现在国内通行的礼仪,如社交礼仪、餐饮礼仪、服饰礼仪等,与中国传统礼仪有很大不同,其中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国外礼仪,如女士优先等。很多教师在礼仪教学中也经常用西方礼仪规则来反观国人行为上的不足,这样就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了中国礼仪不如国外礼仪、中国人学习礼仪要向外国人看齐的思想,也必然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其实,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礼节规范,它们丝毫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如学习餐饮礼仪,很多学生推崇西餐,认为吃中餐吃美味佳肴,吃西餐吃气质风度。事实并非如此,在《礼记·曲礼》中就有对餐饮礼仪的详细说明: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意思是说不要搓饭团,不要把剩饭放回食具,不要喝的满嘴淋漓,不要吃的啧啧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吃过的鱼肉放回盘子,不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专门只吃一种饭,不要在饭里搅拌……当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的餐饮礼仪,就不会厚彼而薄此,就可以更加深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三是找案例求共鸣。在培育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翔实的案例,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获得心灵上的共鸣。比如,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面礼节是握手,但在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或是喜庆的场合如婚礼,人们还是习惯用拱手礼。而拱手礼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尧舜时期就已经广泛运用到社交活动中了,并且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典”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延续。所以,在礼仪教学中突出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文化传统是滋养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的土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进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培育高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接纳,也不是让学生苦行僧一样背负传承的道义和责任,而是让他们先从思想上亲近和认可,并找出传统文化中那些有蓬勃生命力的内容,敞开心扉去理解、欣赏和热爱。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事情,从国家到个人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高职学生中培育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多渠道进行,礼仪教学只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虽然无法完全担当培育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任,但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锲而不舍地坚持,就可以产生水滴石穿的效果。
[1]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欧阳中石.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J].新华文摘,2010(13).
[3]罗国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J].高校理论战线,1998(6).
[4]顾骏.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J].新华文摘,2010(1).
[5]萧春雷.我们住在皮肤里:人类身体的人文细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