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培养与就业竞争力辨析
2011-02-09吕柯
吕 柯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实践技能培养与就业竞争力辨析
吕 柯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实践技能培养,以实践能力的提高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方向。该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分析,证实了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提出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策略。
高职教育;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
DO I:10.3969/j.issn.1671-2714.2011.01.020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质量的高低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之所依,社会对毕业生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是高职院校的活力之所在。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实践技能培养,以实践能力的提高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方向。
一、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就业教育。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其本质特征在于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特性。高职院校最大的品牌效应来源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学生就业竞争力就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一般而言,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获得和持续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与能力的总和,即就业素质。从纵向分析,包括基本能力、特色能力和精英能力。其中,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和责任心等方面的指标。特色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的学习能力。精英能力则主要包括创新精神、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科技与信息应用能力等。[1]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就业竞争力集中体现为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培养,实际形成的把握就业机会、获取职业岗位、赢得社会认同的能力和优势。精英能力主要关系到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可持续发展。决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否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社会认同,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是基本能力和特色能力。相对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精英能力,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特色能力概括为“职业能力”,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对自身基本能力、特色能力的一种展现。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基本能力与特色能力上。
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展现场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自 2006年以来打破了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模式,推出了全新的毕业答辩、作品及技能展示、现场签约“三结合”的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深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欢迎。在招聘会前,邀请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专家作为评委参加毕业生论文 (设计)答辩,对毕业论文进行评审和鉴定;在招聘会上,根据专业特点,组织毕业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和毕业生作品展会,邀请用人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现场观摩并担任评委;在活动中达成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现场签订协议书或就业意向书;在招聘活动过程中,学校还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反馈和交流对活动的意见和人才培养的建议。学校在每年的“三结合招聘会”上展出毕业生创作设计的毕业作品近千件,同时由各专业的毕业生向用人单位现场展示各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内容涵盖建筑设计、网站规划、园林规划、服装设计、模型制作、数控加工、软件操作和现场速记等各个方面,整体展示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如此一来,使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特色能力在用人需求面前有了直接展示的机会与舞台,让用人单位真实地看到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三结合”就业招聘会模式的成功,实质上就是高职教育“技能本位”、“能力本位”办学理念的体现。“三结合”就业招聘会既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展示会,也是学校育人成果的汇报会,还是社会、企业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的反馈会。
二、实践技能培养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其综合素质,有效形成区分于竞争对手的职业优势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1.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是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路径。有论者专门通过问卷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就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在录用毕业生时,对下列各因素的重视程度如何?”[2]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素质的要求,最为重视的是综合素质和能力、道德品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性格和态度等“职业能力”的内容,而且主要是“特色能力”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根本不可能满足获得自身“特色能力”的需要,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有可能找到发展自身“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与职业生活情境,才能使学生从中习得经验、获取能力。
2.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是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转换的必然选择。强化学生的实践与适应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获得职业实践经验,是高职院校培养出与社会需求一致的人才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录取成绩相对较低,理论知识的基础相对薄弱,也只有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既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保证学生健康成才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化培养,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缩短工作适应期,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是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平台。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竞争性的情境,另一种是个体性的情境,还有一种是合作性的情境。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境中,“合作学习是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但却是目前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3]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堂的互动。事实上,课堂之外的实践技能训练才是合作学习更可行的一个平台。学生在实践技能训练过程中积极互动,围绕共同的任务目标直接交流、相互学习,在合作中掌握知识、养成技能、形成竞争力。
合作学习,把交流、沟通技能的学习与学科内容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必须既掌握学科任务,又必须学会作为小组的一员协同工作所要求的人际技能和小组技能”。“如果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那么势必会影响掌握学科内容,小组成员的交往技能越强,学习的质量和数量就越尽如人意。”[4]合作学习既改进了学生的学习,又增进了合作精神,是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有利于学生表现力的形成与发挥。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所谓的表现力,是指能够让自身潜在能力特点完全展现的能力,能够让自身努力有效凸显和流露出来的一种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情绪表现和行动反应等能力。这些能力本身都与学生实践技能密切联系,也是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技能实践和实际生活中才能形成。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还与学生的自信心密切相关。缺乏自信的人,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表现力,没有表现力的竞争力在现实中就等于零。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快乐活泼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尊重、平等、自由和放松的氛围中,无所畏惧地展示才能、展现自信,有利于学生发挥表现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策略
1.实施“学做一体”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基本形式。高职教育以“学做一体”为特色,以培养职业人为目标。因此,高职教育首先应该体现职业本位。职业本位是高职教育区别普通高校学科本位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安于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必然要求。职业本位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训练、职业习惯的养成,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这就需要学校按职业要求设置一些职业环境,建立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其贯穿于专业课和公共课之中,实现课程的职业化。[5]学校教育教学要更好地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就必须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将专业划分为工程技术、设计制作、管理服务和公共教育四类,并将各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形成“四种类型、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如工程技术类划分为仿真实训、跟班作业、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各专业以工学结合课程实施和实践教学组织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能力递进、角色转换”模式按能力递进为轴线落实课程的衔接,系统组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和顶岗实践,协助学生完成从新员工、技术工人到高技能人才的角色转换。护理专业以“仿真医院”和“虚拟学院”为载体,实现医院和学校的融通,以病案为载体开展“学做一体”。这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具有工学结合的共性,又适应了专业与行业的特点,确保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2.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是一种贴近实践、贴近职业的教育。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上是很难完全实现的,有些知识在课堂上无法讲明白,在现场中却很容易迎刃而解,实践性的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领悟和掌握。而且高职教育的课程职业化也非得有大量的实训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学校教学组织的必要条件。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在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该校已有合作企业 800余家,其中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 70家,紧密型合作企业 230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既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让基地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实现双赢。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中,基地的内涵不断得以深化。众多的合作企业既是学校的实训基地、订单班培养的合作企业,又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基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更重要的是,还成为了学生企业文化的熏染基地。学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根本措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实施“学做一体”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决定了它的理论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必须整合“一体”,教师素质的理论与技能也必须整合“一体”。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基地对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的辐射,以及五个环节之间的互动和“五位”的“一体化”运作,促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五位一体”模式的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教育功能的综合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实施“双师素质工程”。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直接到紧密型基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兼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考取相应的行业特许资格证,鼓励教师为基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强化锻炼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培训工作,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为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技术讲解,以快速促使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学校还通过摸底调查,了解基地企业能够承担实践教学的技术人员状况,建立起“兼职教师备选库”,由基地在“兼职教师备选库”中选派技术、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职或任客座教授,参加课堂教学,举办讲座,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同时,学校还要积极为兼职教师兼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6]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金崇华.试论强化高职生的就业素质[J].职教论坛,2009(7).
[2] 权福军.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来自 75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M]//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 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14-17.
[5] 周建松.高职教育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35-36.
[6] 杜世禄,何农.“五位一体”指导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四大工程”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86-88.
Abstract:The employment-oriented,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can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skill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raduatesby enhancing thepractical ability.It has become the basic objectives and dir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mp loyment competitive,thispaper confirms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 to enhanc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The author also proposes the training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practical skills;professional competence;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Practical Sk ills'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nalysis
LU··Ke
(Jinhua Vocational College,Jinhua,Zhejiang,321007,China)
G71
A
1671-2714(2011)01-0104-04
2010-09-25
浙江省教育厅 2009年高校科研计划项目“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关系研究”(Y200909073)的成果
吕 柯 (1964-),女,浙江义乌人,讲师,研究方向:就业教育与管理。
(责任编辑 毛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