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杭州实证
2011-02-09石俊华
石俊华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缓解就业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务院长三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杭州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国家级试点”的定位,强化了杭州服务业的发展保障。《杭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杭州入选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政策、业态、技术和内容创新,把杭州建设成为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笔者大致将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划为传统服务业;将知识、信息和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科学研究以及综合技术服务划为现代服务业。
一、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服务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0年服务业(广义上指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62.51亿元,占GDP的32.97%;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为1297.5亿元,占杭州市GDP的44.2%,201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 893.39亿元,占GDP比重为48.7%。[1]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是1990年增加值的46.29倍,占GDP的比重也提高了15.7%。其中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城市经济水平提高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现代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征,是杭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1.从产业结构来看,杭州市已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十一五”时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0∶50.8∶44.2调整为2010年的3.5∶47.8∶48.7,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1]按三次产业分,2010年第一产业实
2.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近几年,杭州市服务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科技服务、教育、卫生、文化和公共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为迅速。2010年全市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702亿元,增长16.2%,增速高于全市GDP4.2个百分点,动漫产量位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1 025.7亿元,增长27.7%。2010年末,杭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 084.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贷款余额15 078.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05.11亿元,增长13.5%。[2]2009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增幅为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由3.1%降为2.9%。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了7.7%和6.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变。[3]传统服务业增长速度放缓,说明杭州调整产业结构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和中介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发展迅速。2009年,杭州市有13家企业入围国家软件百强企业,其中有2家企业跻身全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10位;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主城区税收亿元楼25幢,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列第五位。①
3.从服务业就业领域看,吸纳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依然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还有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2009年,杭州市服务业从业人员239.2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05%。其中,2009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7.92万人,批发与零售业为10.83万人,住宿餐饮业为7.21万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5.54万人,金融业为6.83万人,房地产业为3.97万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为7.66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为5.24万人,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为2.07万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0.83万人。[4]数据显示,杭州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偏低,传统服务业因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等问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新型服务业面临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
4.从投资结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0年,杭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 753.13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 651.88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0.8%。限额以上投资中,第三产业增速较快,完成投资1960.1亿元,增长2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72%提高到73.9%;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45.22亿元,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956.2亿元,增长35.7%。[1]投资比重最大的是房地产业,将近占到服务业投资额的一半。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分别仅占到全部服务业投资的0.5%以下。这说明,杭州市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入还显不足,将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后续发展。
5.从现代服务业开放结构来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整体规模偏小。2010年,杭州市对外贸易呈现较为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势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23.55亿美元。与货物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服务贸易呈现逆差状态,并且逆差逐步扩大。2010年,杭州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45家,合同外资77.09亿美元,实际到资43.56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 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43个,总投资3 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7个。②这些项目,主要涉及服务外包、金融、保险和医药等行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还比较少,目前有世界金融机构如利保保险、三井住友海上保险、安盛保险以及法兴银行等首次进入杭州。
应该看到,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一是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够高,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够强;主城区和五县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二是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2009年杭州市的服务业总量和结构落后于同为副省级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在长三角城市中,总量落后于苏州,比重也落后于南京。目前多数发达国家服务业都达到了“三个70%”的水平,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GDP增长的70%来自服务业增长,服务业吸纳了70%的就业人口。2010年,杭州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8.7%,而北京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9∶24.1∶75。
二、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杭州市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但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导致城市规模偏小,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银行贷款从紧,以及土地、水和电紧缺,成为制约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1.土地、水与电资源等生产要素和环境的制约。2010年,杭州市全年消费电力521.93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3.5%。[1]2011年4月开始,全社会用电需求迅猛增长,浙江遭遇2004年以来最严重电荒。7月29日中广网杭州消息称,浙江电网统调用电负荷首次突破5 000万千瓦,创5 063万千瓦的历史新高。当天,杭州市电网负荷达到1 000.89万千瓦。而浙江电网的正常供电能力在4 650万千瓦左右,用电形势十分严峻,存在35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缺口。[5]浙江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有序用电方案,对高耗能企业轮流限电,优先保证居民用电。随着国家土地审批政策的日趋严格,新增建设用地的减少及各地水、电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必将对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产生影响。同时直接影响宾馆饭店以及文化娱乐、旅游业的发展。
2.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杭州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偏小,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难以提升。2010年,杭州20%高收入家庭和20%低收入家庭收入之比4.63∶1,基尼系数为0.306。2009年,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86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822元,城乡收入差距为2.27倍。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9 092元,事业单位人均为63 610元,机关人均为73950元,民间非营利组织为29 002元,其他为27 072元,差距达2.73倍。其中,金融业年人均工资为130 687元,采矿业人均工资为25 085元,差距高达5.21倍。按收入水平分,20%高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为61 085.48元,20%低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为13394.67元,收入之比为4.56∶1。同期消费支出,20%低收入家庭人均支出为9431.07元,20%高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31318.82元。[3]近年来,低收入居民购买力很小,而高收入阶层消费达一定水平后,其收入则更多地转化为金融资产和投资行为。城市中没有适度规模的“中间阶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的断层。近一年来CPI连创新高,2011年6月份达到同比上涨6.4%的水平,而工资的上涨却较为缓慢,进一步抑制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更影响到服务业的发展。
3.市场价格上涨使服务业企业的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赢利空间缩小。2010年,杭州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和动力采购价格上涨12.1%。一方面,市场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服务价格上涨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大幅上升,且成本的升幅超过服务产品价格的涨幅,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使浙江的商务运营成本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较高水平,成为制约服务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部分地区提高了水电价格,直接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赢利空间缩小。此外,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和劳动力供求的变化,迫使企业提高员工工资,从而又使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
根据杭州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1季度景气指数,信息传输为155.4、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126.6、住宿和餐饮业为107.6、房地产业为135.4、社会服务业景气指数虽然在景气区间内,但分别比上期低10.4、3.0、7.8和1.0点。以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例,产品销售量、营业收入和税后利润分别比上期降低18.8、33.8和8.6点,而销售价格、营业成本和用工成本分别比上期提高5.5、24.3和41.7点。数据表明,市场价格上涨对服务业的产品销售量和税后利润都有较大影响。
4.资金供给的变化对服务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2010年末,杭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 084.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贷款余额15 078.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8%,创历史新高。自央行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之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三年期为6.65%,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达到7.05%。央行2011年6月20日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举冻结银行资金超过3 700亿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信贷资源进一步趋紧。种种迹象表明,2011年后两个季度的银行信贷口子会越来越紧。
据人民银行杭州市中心支行网站消息,2011年上半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作用下,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持续回落。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 645.7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7.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 887.9亿元,同比少增925.2亿元。贷款增速为2006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增幅。③银行存贷款额度的降低和业务量减少,一方面提高了中小服务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服务业企业融资的难度,尤其对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影响较大。
三、加快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推进杭州现代服务业新一轮大发展,把杭州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领先城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业主要包括物流、商业服务、科技咨询、金融保险业和计算机应用等。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已经占到服务业总额的50%以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促进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两头延伸是提高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关键,有利于降低中间服务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优势。通过调整相关财税政策、健全社会信用服务等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大型工业企业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组建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企业,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人才支撑,创造更多的产品附加值。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育科技研发主体,做强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提升杭州市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2.大力培育产业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根据长三角规划中对杭州城市功能的新定位,杭州应重点加快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以及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201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杭州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75.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接待国内游客6304.89万人次,增长23.8%。旅游总收入达到1 025.7亿元,增长27.7%。“十一五”时期,杭州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7.1%。[1]2010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创新城市,创意生活”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200多家文创机构和1200多名企业代表参展。2010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 702亿元,增长16.2%,高于GDP4.2个百分点。2010年杭州市动漫企业营业收入18.27亿元,利润达8.15亿元,同比增长8倍。[6]随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其已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更是提升城市和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9年杭州市下发了《关于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市委〔2009〕12号),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强用地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等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目前杭州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至3万元人民币。从2009年7月1日起全面实行商业用电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2009年杭州市财政安排服务业引导基金11.4亿元,逐步建立了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信贷、外资、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杭州市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和鼓励各种形式的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实现资本和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同时规范科技评估、技术交流和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行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加快推动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行业联盟等组织。在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扶持,在信贷、土地和税收、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中小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并鼓励有实力的民营服务企业向计算机、物流、金融以及文化等高科技服务领域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的优惠和激励政策,扶持民营服务企业的人才培训,在鼓励服务的人才发展的同时,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4.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当今世界各国的,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如华尔街的金融业集聚区、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聚区以及上海陆家嘴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等。杭州服务业虽然初步形成聚集发展的态势,但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现。未来的杭州现代服务业应围绕重点发展的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各类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创建“以高新产业区为中心,服务外包型”的服务业发展模式。杭州应重点推进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等集聚区建设,如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文化创意集聚区,钱江新城、延安路、庆春路金融服务集聚区,滨江、下沙、环浙大(紫金港)外包产业示范区,新加坡科技园以及北部软件园等科技园区和软件园。同时积极发展各类具有特色的小规模集聚区。园区在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中,要注重研发、中介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使集聚区在服务业发展中起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金融、土地、人才支持,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占有率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杭州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注释:
①《邵占维代市长在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11月3日),http://www.zj56.com.cn/Zxzx/List01.asp?ID=60282。
② 《2010年全市大项目招引、产业招商和“五个突出”工作总结》(2011年2月11日),http://www.hzwjm.gov.cn/Item/4636.aspx。
③ 《2011年上半年全省经济金融形势分析》(2011年8月17日),http://hangzhou.pbc.gov.cn/publish/hangzhou/1250/index.html。
[1]201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杭州日报,2011-02-24(A7).
[2]2010年杭州经济运行情况新闻通报[EB/OL].(2011-01-24).http://www.hzstats.gov.cn/web/ShowNews.aspx?id =JompSP8oWdE=.
[3]杭州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17.
[4]浙江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29.
[5]章高航.浙江电网昨进行用电负荷实测[N].今日早报,2011-07-30(A6).
[6]王夏斐.2010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N].杭州日报,2011-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