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看边说

2011-02-05编辑子虚

中国新时代 2011年6期
关键词:子虚快餐麦当劳

编辑|子虚

边看边说

编辑|子虚

团购是该死未死,还是该活可活?

一句“今天你‘团’了吗?”的调侃,足以说明当下团购是何等地深入人心。团购行为在中国,远不止于趋利而为,更已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据说,这与钱包涨或者瘪无关,团购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和满足感,堪称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致命诱惑,不然的话,热衷于团购的,就应该是那些收入菲薄、消费时常捉襟见肘的下岗职工、退休老人等社会低收入阶层,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周遭团购成瘾的人士,大多为白领乃至精英。或许这正是团购企业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欲罢不能的关键之所在。在这些人的眼中,消费者的趋之若鹜、欲罢不能,就是最好的商机。正因为他们的执着,中国的团购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保守估计,较为稳定的团购消费者在500万以上;参与过团购的消费者则在千万人之上;每月登陆团购网站的用户已达5000万人的规模。而专业团购网站已发展到1700家左右,很多大型零售网站,如京东商城等也开始涉足团购业务,在包括团购业务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网上团购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尽管眼下团购网站诚信和售后服务无保障,其他问题也层出不穷,甚至有人说团购网是中国商家“最佳欺诈平台”,但商家与消费者依然推崇团购。乱是治是前提,今年,中国团购行业的大洗牌在所难免。从千团到百团、十团,相对于数量,市场更关注质量。

只要有需求,就会有空间、有发展,我们期待着团购的天空一片晴朗。

上海 倪黎

专注于专一就是竞争力

贵刊5月号的报道“优公司”皆可博,让人了解到专注于专一,其实也是一种竞争力。对于制造业而言,科技无疑是第一竞争力,但制造业企业在不断升级科技水平、提高科技含量的同时,有一个误区常常被忽视,这就是“科技眩晕症”,也就是说,在科技的“深海”里畅游的过程中,有些公司时常会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方向感,找不到目标。从专一“漂移”到所谓的多元,从此不再专注于最初的方向。如果是消费品企业,不断丰富产业链,或许是占领市场的捷径,但在高科技企业却未必。否则,无异于跌进难以自拔的陷阱。

康明斯先生当年把发动机制动器装置专利卖给朋友皆可博时,也许他并未想到皆可博会从此50年间一发而不可收拾地专注于这项技术,不管如何进行改良、提升,进而不断产生新的专利,皆可博都始终以发动机制动器装置为“圆心”,千变万化不离“圆心”。行业内像皆可博这样在一个细分的专精领域里独占市场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要成为领域里的佼佼者甚至霸主,皆可博可能只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专注。

皆可博带给人的启示是:专注于专一市场、专一技术,企业的体量、市场的占有率、品牌的知名度就都不成其为问题。

广州 周凯歌

换标:是“美容”还是“易容”?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消费品牌频频更换标识,比如贵刊5月刊载的星巴克和麦当劳。专家分析,星巴克此次换标是为了配合星巴克未来“全方位消费者产品公司”的定位。显见星巴克不再甘心于仅仅卖咖啡;而麦当劳推出了麦咖啡,它希望通过改变设计风格,渲染一种休闲时尚优雅的氛围,以吸引更多的白领到麦当劳咖啡体验区小憩。有人还八卦地说,它似乎是在向“星巴克体验”发出挑战。而专家对此的解读是,实际上,麦当劳这次调整的原因在于:一是看好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咖啡文化的不断深入人心,给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带来的契机。二是根据快餐市场变化的需求,所作出的改变和调整。

巧合的是,这两个知名的国际品牌,一个要走出咖啡的“围城”,一个却是要进入咖啡的“围城”,这一进一出,意味着什么?

答案也许不难——都是市场惹的祸。长期耕耘咖啡市场的星巴克和在连锁快餐市场里浸泡多年的麦当劳,共同面临着成长的瓶颈,都倍感上升的空间逼仄,因而不得不另辟蹊径,希望能在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也许,星巴克暗地里艳羡连锁快餐的泱泱人气;而麦当劳私下垂涎星巴克里的高端人群,为此各自才整装换容,这无不可,但换标之果,如是“美容”则是步好棋;如是“易容”则就悬了。当然,一切尚有待观察。

北京 沈南飞

猜你喜欢

子虚快餐麦当劳
一只鸡的IPO
麦当劳开在加油站
麦当劳的小吃货
一年送出15亿个玩具的麦当劳
快餐式读后感被打败了
孟母断机子虚
三人成虎
他们去哪儿了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色空”阐释——从“子虚之死”到“贾瑞之死”说起
智慧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