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昔派特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2011-02-02邓雪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1期
关键词:硫糖铝阿莫西林甲硝唑

邓雪生

(江西省新建县人民医院 新建 330100)

曲昔派特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邓雪生

(江西省新建县人民医院 新建 330100)

目的:观察曲昔派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给予曲昔派特+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2周后改为曲昔派特+奥美拉唑继续治疗4周。B组34例,给予硫糖铝+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2周后改为硫糖铝+奥美拉唑继续治疗4周。结果:A组疗效高于B组。结论:曲昔派特治疗胃溃疡疗效优于硫糖铝。

曲昔派特;胃溃疡;硫糖铝;对照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多见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而胃溃疡的死亡率较十二指肠溃疡高[1]。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其发病主要因素,另外,遗传因素、吸烟、饮食及心理应激也参与发病。胃溃疡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多为中上腹烧灼样或饥饿样痛,餐后约1 h发生,经1~2 h后逐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再重复上述节律,少有夜间疼痛发作,除上腹痛外,还有返酸、嗳气、上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2]。胃溃疡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多数发生于胃角或胃窦小弯,在组织学上,溃疡大多发生在幽门腺区与泌酸腺区交界处的幽门腺区一侧,大多单发,直径一般小于2cm,典型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深度自超过黏膜肌层至贯穿肌层而达浆膜层。以秋末和初春多发,有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可能,并有1%癌变,完全治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3]。本研究纳入6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自2005年6月~2008年5月,因上腹痛诊断为胃溃疡的门诊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35~55岁,经胃镜、病理活检确诊为胃溃疡(A1~2期),3 d前停用任何抗溃疡药物治疗。

1.2 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例患者均在用药前和用药6周后接受胃镜检查。两组治疗方案:A组:给予曲昔派特0.1 g、tid+奥美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1.0 g、bid+甲硝唑0.4 g、tid,2周后改为曲昔派特+奥美拉唑继续治疗4周。B组:给予硫糖铝1.0 g、tid+奥美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1.0 g、bid+甲硝唑0.4 g、tid,2周后改为硫糖铝+奥美拉唑继续治疗4周。

1.3 观察内容 治疗前14C呼气实验,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呼气实验,两次复查均为阴性才确认HP已根除。胃镜下观察HP感染状况(快速尿素酶实验或病理荧光染色阳性为阳性,两项均阴性为阴性),HP感染:A组HP(++)5例,HP(+++)12例,HP(++++)17例;B组HP(++)4例,HP(+++)14例,HP(++++)16例。溃疡直径:治疗前A组(14.35±4.05)mm,B组(14.57±6.23)mm。溃疡总S期(S1期+S2期)获得率及S2期获得率,S期即瘢痕期,无苔期;S1期即内镜下表现为溃疡面消失,瘢痕开始形成,瘢痕中心发红,成为红色瘢痕;S2期即内镜下表现为再生上皮由红色逐渐变为白色,与周围黏膜颜色一致,成为白色瘢痕。溃疡部位:A组胃体2例,胃角7例,胃窦25例;B组胃体2例,胃角8例,胃窦24例。

2 结果

2.1 HP根除率 A组HP(-)32例,HP(+)2例,根除率94.1%;B组HP(-)27例,HP(+)5例,HP(++)2例,根除率79.4%。A组根除率显著高于B组(P<0.05)。

2.2 S期获得率及溃疡直径 胃溃疡治疗6周后,A组S期31例,S2期24例;B组S期27例,S2期12例;S期获得率分别为91.2%、79.4%,S2期获得率分别为70.6%、35.3%。结果显示A组的总S期、S2期获得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前后溃疡直径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溃疡直径变化 (±S)mm

表1 治疗前后溃疡直径变化 (±S)mm

注:A组患者溃疡直径的减小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

组别 治疗前溃疡直径 治疗后溃疡直径A组 14.35±4.05 2.18±1.87 B组 14.57±6.23 6.87±2.32

3 讨论

曲昔派特能增加正常胃黏膜、失血胃黏膜及溃疡边缘部胃黏膜的血流量,使胃黏膜耗氧量及ATP含量增加,激活黏膜的能量代谢。尤其是对血流量减少的溃疡边缘处黏膜作用更强,能增加胃黏膜多糖含量,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可促使胃黏膜再生和溃疡底部胶原纤维的发育,加快修复[4]。目前已证实,曲昔派特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OX-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清除激活的氧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加强上皮屏障作用,刺激前列腺素生成,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COX-2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溃疡愈合。而硫糖铝在胃酸性环境下形成胶状物与溃疡面上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使不受胃酸侵袭,防止氢离子的逆弥散,还具有吸附胃蛋白酶和胆汁酸作用,并能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以及吸附表皮生长因子使之在溃疡部位处浓集。本研究中曲昔派特组患者溃疡的愈合效果显著优于硫糖铝组。但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以及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 866-1 876

[2]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7-250

[3]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19-430

[4]芮耀诚.实用药物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48-450

R 573.1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1.01.015

2010-12-06)

●综述与进展●

猜你喜欢

硫糖铝阿莫西林甲硝唑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顽固性胃炎采用硫糖铝联用黄连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硫糖铝在体外对抗幽门螺杆菌HpaA IgY的保护作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