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近5年晚稻褐飞虱连年重发原因与治理对策
2011-01-31胡志平夏声广陈正喜
胡志平,夏声广,陈正喜
(1.浙江省永康市植保站,浙江 永康 321300;2.永康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浙江 永康 321300)
永康市近5年晚稻褐飞虱连年重发原因与治理对策
胡志平1,夏声广1,陈正喜2
(1.浙江省永康市植保站,浙江 永康 321300;2.永康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浙江 永康 321300)
2005年以来晚稻褐飞虱在永康稻区连年重发。作者根据近10年晚稻褐飞虱发生的历史资料及水稻熟制、品种、气候等方面的变化,在总结2005-2010年晚稻褐飞虱发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晚稻褐飞虱连年重发的原因,主要与近5年来外地虫源迁入增多,夏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本地水稻栽培方式和施肥习惯有利稻飞虱的增殖及晚稻生育前期农药使用不合理、防治质量差等因素有关,提出加强虫情监测,营造有利于水稻生长而不利于害虫的稻田生态环境,坚持“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科学用药、减少晚稻前期的防治次数以保护天敌安全,讲究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等治理措施。
褐飞虱;发生分析;治理对策;永康
褐飞虱在20世纪70-80年代前期一直是晚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曾在 1974、1975、1982、1983年晚稻上4次大发生。1983年,永康市开始大面积扩种杂交稻,褐飞虱在晚稻上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显著减轻,1992年开始推广的噻嗪酮国产化农药扑虱灵及1998年开始推广的吡虫啉,均大面积用于防治稻飞虱,使褐飞虱其后的发生量得到进一步抑制。因此,在1992-2004年期间的晚稻主害代稻虱6(4)、7(5)代的发生,均以白背飞虱为重,晚稻褐飞虱在9月20日前的种群数量低,至10月上旬局部田块才出现略为明显的虫量高峰。2004年后,由于褐飞虱对主治农药吡虫啉,产生了高抗,褐飞虱种群数量显著回升,在2005年晚稻上大发生后,连续5年在晚稻中后期重发,年重发面积1 370~7 090 hm2,晚稻后期“冒穿”田块多,产量损失3~5成。为此,笔者对近10年的褐飞虱灯诱、田间调查资料及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近几年晚稻褐飞虱发生特点,剖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 主要发生特点
1.1年度之间呈连续重发趋势,主害代年重发面积比例大
褐飞虱在 2005、2006、2007、2010年均大发生,在2008、2009年的晚稻上中偏重至局部大发生,2005-2010年晚稻6(4)代若虫高峰期统计,百丛虫量在3 000~10 000头之间的重发生面积达1 250~5 020 hm2,百丛虫量超过10 000头的特大发生面积达30~560 hm2,分别占各年晚稻总面积的15.0% ~59.2%、0.34% ~16.70%,而晚稻7(5)代大发生的2005、2006、2010年,10月上旬百丛虫量在3 000头的重发生面积均在2 500 hm2以上 (表1)。
1.2 主害代次增加,为害盛期拉长,单季晚稻“枯秆”现象出现早,后期“冒穿”田块多
2005前,晚稻褐飞虱主害代仅为7(5)代1代,虫量高峰期在9月25日至10月10日左右,10月中下旬随着气温下降,稻飞虱为害趋轻。2005-2009年,晚稻主害代有 6(4)、7(5)2代,褐飞虱虫量于8月19-25日左右开始突增,为害盛期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达40~45 d。而2010年,褐飞虱虫量提早于8月13日开始突增,主害代多达5(3)、6(4)、7(5)3代。由于为害盛期提早,晚稻“冒穿”现象提早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9月下旬,各年份晚稻“冒穿”田块面积普遍剧增,如“冒穿”发生最严重的2005年,该年晚稻后期占总面积12%~15%的单季晚稻田,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片“冒穿”,全田“冒穿”在3/4以上面积的田块占3.0%~5.0%,其产量损失在4成以上。
表1 2005-2010年晚稻6(4)、7(5)代褐飞虱发生与为害情况
1.3 6(4)代有多个低龄若虫突增期,其虫量高峰期长,田间自然发生量大
据永康市植保站晚稻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分析,2005-2010年,单季晚稻上6(4)代褐飞虱一般均有2个低龄若虫突增期,第1个低龄若虫突增期,在8月19-25日 (2005-2009年)或在8月13-15日 (2010年),第2个突增期出现在9月8-12日 (2005-2009年)或在8月28日至9月1日 (2010年),低龄若虫开始突增的3~5 d时间内,田间虫量上升了3.80~42.50倍,6(4)代田间虫量高峰日一般在9月15日左右出现,因此,2005-2009年6(4)代虫量高峰期一般为12~18 d,2010年为25~28 d。
永康市植保站于晚稻6(4)代田间自然虫量高峰日 (9月15日)调查,2005-2010年晚稻观测圃平均百丛虫量分别为29 200头、31 560头、48 710头、18 570头、30 180头、23 740头,为前 5年(2000-2004年)晚稻观测圃自然虫量高峰日虫量平均值 (百丛7 171头) 的2.55~6.74倍 (表2)。
1.4 短翅型成虫初见早、8月中旬时田间短翅型成虫数量大年份,后期主害代稻虱重发概率大
2005-2010年6年之中,晚稻田间短翅型成虫初见早的年份有 4年 (2006、2007、2009、2010),其短翅型成虫初见期分别在7月25日、7月28日、7月17日、7月30日,永康市植保站分别于该4年的8月8~15日调查,晚稻适生田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在15~152头 (占总稻虱5.32%~12.75%的比例),由于8月中旬时短翅型成虫量大,适生田产卵量大、田间虫量高,如8月下旬中后期晚稻667 m2平均卵量分别为54.51万粒、171.90万粒、26.17万粒、42.66万粒,8月30日各年系统田的百丛虫量分别高达6 668头、15 970头、2 523头、5 913头 (表2)。
1.5 不同田块之间虫量差异大
据永康市植保站于各年的8月24-30日均要对全市主要水稻畈片均要进行多点普查,每年普查55~60块晚稻田,2005-2010各年晚稻褐飞虱百丛平均虫量分别为8 792头、3 048头、14 028头、2 847头、2 591头、4 846头,幅度10~56 100头,田块之间、畈片之间虫量差异悬殊,虫量分布主要特点是:单季稻田虫量高于连作晚稻田,早插单季稻田虫量高于中迟插田块,长期持水田虫量高于湿润灌溉的田块,前期失治、漏治及用药不合理田块后期田间虫量大,合理施药田块后期发生轻。
1.6 9月30日后的秋季连续低温,抑制7(5)代的发生
2007、2008、2009年的6(4)代褐飞虱均为重发代,至9月下旬前期,部分前期失治、漏治田块稻虱百丛虫量仍高达3 000~10 000头,且均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期间适生田有大批低龄若虫孵化,晚稻部分迟熟田块的百丛虫量仍在3 000头以上,但上述各年分别经历了10月8-11日、10月2-9日、10月3-9日 4~8 d的连续秋季低温 (日均温低于20℃,最低气温13.7~15.2℃),至10月15日调查,该3年晚稻绝大部分田块虫量已下降至1 000头以下,使该3年7(5)代稻虱后期仅中等程度发生,为害程度显著减轻。连续低温使褐飞虱种群在较长时间内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
2 发生原因
2.1 外地虫源迁入增多
褐飞虱属迁飞性害虫,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是南方虫源迁入我地的主要时段,2005年以来,6-7月雨日、雨量增多,南方虫源的前期迁入量、迁入峰次明显增加,具体表现为:该时段灯下诱虫峰次增多、诱虫量上升。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时段,以北方回迁虫源过境降落为主,近5年来,8-9月份气流活动频繁,“台风”及“冷空气”多,8月下旬至9月中旬外地虫源的迁入峰次、迁入量,与前5年相比上升。外地虫源前期迁入水平高,是褐飞虱大发生的先决条件,而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异常的迁入水平,是导致近5年晚稻6(4)及7(5)代褐飞虱重发的主要原因 (表3)。
表3 2000-2010年6-9月各旬测报灯下褐飞虱成虫单灯诱虫量 头
2.2 气候条件适宜是晚稻中、后期田间虫量激增的关键性因素
2005-2010年,永康市7-9月日均温的均值分别为 30.6,29.7和 26℃,分别比常年偏高1.2,0.6和2.8℃,而7-9月月降雨量均值分别为134,155.8和132.9 mm,7-9各月平均雨日分别为14.3,17.3和13.9 d,月降雨量各比常年7-9各月均值增多20.8,64.5和21 mm,月平均雨日比常年增1.8,4.4和1.0 d,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均多雨日、雨量,稻田小气候高温高湿天气时间长,促进了褐飞虱的发育增殖,7月底至8月上中旬晚稻田间褐飞虱种群异常增殖是近5年晚稻中后期6(4)、7(5)代褐飞虱重发的关键原因。
而秋季气温偏高,又有利于6(4)、7(5)代成虫在本地滞留、发育,夏秋雨水偏多,有利于褐飞虱成虫的迁入、产卵和若虫孵化。
2.3 目前水稻栽培方式、施肥习惯对稻飞虱增殖有利
近几年,单季晚稻已占晚稻总面积87%~92%的比例,籼粳杂交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扩种,品种以长生育期 (145~155 d)的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2号等为主,而种植超级杂交稻为了避开秋季低温而安全齐穗,大都选择早播,播种期的提早使其移栽提前至5月底至6月上旬,而中迟播单季稻为了提高米质仍选择生育期在125~135 d的品种,且多数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时段移栽,双季晚稻移栽期在7月下旬至8月初,单、双季稻之间及不同生育期、不同品种单季稻之间的“插花”与“混栽”现象普遍,有利于褐飞虱种群的世代交替;近几年,随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晚稻机栽面积逐年扩大,晚稻机栽每667 m2基本苗数达1.0万~1.2万丛,比人工移栽多0.1万~0.3万丛,密植程度提高,加大了中后期稻田稻株群体数量,增加了稻田的郁闭度;另外,永康市农户施肥习惯重氮增磷轻钾,氮肥和磷肥使用过量,晚稻田嫩绿时间长。由于上述几个原因,使永康市晚稻在6-8月期间的不同时段内,均有大面积处阴蔽、浓绿状态的稻田存在,为4(2)至6(4)代褐飞虱的迁入、栖息、繁殖发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食料,长期丰富的营养条件有利于5(3)、6(4)代短翅型成虫分化,导致近几年晚稻田中该2代短翅型成虫的数量比例显著增加,继而使褐飞虱产卵量增加,繁殖系数提高。
2.4 农药使用不合理,晚稻前期用药频度高,对天敌杀伤大
近几年永康市晚稻稻纵卷叶螟重发时间前移,4(2)、5(3)代年年偏重发生,晚稻前期用药频次明显增多,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一般单晚田块均用药防治3~5次,而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类等价格低廉农药品种,成为农户首选,一些农户为追求防治速效性,还常常加入菊酯类农药,另外,使用三唑磷防治晚稻二化螟,仍有相当的面积,上述农药使用后,或大量杀伤天敌或刺激稻虱产卵,造成褐飞虱再猖獗。永康市已使用多年的防治当家品种扑虱灵,因长期高频度过度施用,目前褐飞虱对其已存在5~15倍的抗性。
2.5 防治效果不理想
一是施药技术不过关,晚稻褐飞虱重发期也往往是晚稻卷叶螟盛发期,一些农户过分强调“一药多用”,防治重点主次颠倒,药液漂浮于植株上部,植株下部靶标部位着药量小,防治效果差;二是晚稻中后期,稻株群体偏大,防治难度增加,农户用水量严重不足,667 m2普遍用水30~40 kg,导致喷药不全面,防效差;三是永康市农用灌溉水缺乏,相当一部分田块的晚稻中、后期长期缺水,农户不得以只能燥田治虫,影响防治效果。
3 治理对策
3.1 加强虫情监测
从4月1日至10月31日必须坚持每日不间断地做好褐飞虱成虫灯诱计数记载工作,及时掌握各个时期外来褐飞虱虫源的迁入峰次、迁入量;在病虫监测区每年均要设置晚稻虫情观测圃,观测圃面积在333 m2以上,自晚稻移栽成活后,就不施用任何杀虫剂,每3 d调查1次3种稻虱消长动态,以明确在不用药防治情况下,稻田内褐飞虱及天敌的自然消长动态和对水稻的为害程度;在主要的水稻种植畈片,每年至少要设置1~2个系统调查点,每个点定田5~7块主要类型田,每5 d调查1次3种稻虱的消长动态,与此同时,每周还应抽出1~2 d时间,对本地主要水稻种植畈片,分类型田进行面上虫情调查,每次调查田块均在10块以上,并在主害代褐飞虱若虫突增期、高峰期及每次大面积防治前后,还要动员全市植保技术人员进行全市晚稻虫情普查,每次普查田块不少于50块;在对观测圃、系统田、大田抽样调查虫量消长的同时,还应于5(3)、6(4)代田间褐飞虱成虫高峰后7 d左右,对晚稻主要类型田进行卵量及卵寄生情况调查,在主要类型田出现短翅型成虫始盛期、高峰期后5~7 d,补充调查主要类型田的卵量变化,以准确预测主害代总发生量。系统田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虫量调查与卵量调查相结合。
3.2 异地虫情及时交流
及时搜集境外虫源地和南方省份虫源地3-7月稻飞虱发生信息,了解全国稻飞虱本年度发生总趋势,利用全省早、晚稻病虫会商及县 (市)间常年交流《病虫情报》机会,加强同本地周边县(市)的即时虫情交流,据此作为预测的参考。
3.3 坚持“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
即兼治4(2)代,普治5(3)代,狠治6(4)代,控制7(5)代。近年来随本地单季晚稻播种移栽期的提早、早插单季稻大面积播种及单季晚稻生育期的拉长,5(3)代在早插单季稻上已成重发趋势,因此,在8月上旬普治5(3)代的基础上,对早插单季稻应专门在8月中旬再重点防治1次。6(4)代防治是整个晚稻防治的关键,必须狠治,努力压低其发生基数,以减轻晚稻后期防治的压力。只有努力减小5(3)代的发生基数、压低6(4)代的发生量,才可以在大发生年份控制住7(5)代的发生和危害程度,确保晚稻稳产丰收。
3.4 科学用药,减少防治次数,推广高效低毒环保型新农药
本地近年来稻田褐飞虱主要天敌以蜘蛛、黑肩绿盲蝽为主,随着以有机磷为主的广谱性杀虫剂多年连续施用,多数稻田天敌数量稀小,天敌自然控害作用微弱,因此,在晚稻前期虫害以稻纵卷叶螟为主时,应限制目前主治农药品种毒死蜱使用次数,杜绝对天敌杀伤力大且还有刺激稻飞虱产卵增殖的三唑磷、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使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生态环保的新农药吡呀酮用于防治褐飞虱,以增加晚稻生长前期的天敌种群数量。8月上中旬,普治5(3)代褐飞虱,宜选用长效的吡呀酮 (或扑虱灵)为主,对重发代6(4)代的后期防治,用药上要做到速效与长效相结合,宜选用毒死蜱或氨基甲酸酯类+吡蚜酮,按照田间虫情发生实际,在“查定”的基础上,进行达标防治,减少晚稻上的用药次数。继续做好目前当家长效品种(扑虱灵、吡蚜酮)防治褐飞虱药效试验工作,严格按标准用药量施药,不随意加大用药量,在一季晚稻上不重复连续使用2次以上,保护好这2只药剂,使其不立即产生抗性或延缓已有抗性的进一步发展。
3.5 讲究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对处于拔节孕穗至齐穗期间的5(3)、6(4)代防治,由于此阶段稻株生长量大、叶面积系数高,在防治时,应在常规用药量基础上提高用药量,并相应增加用水量,667 m2用水量不少于65~75 kg,喷药均匀,植株上下喷透,提高靶标部位着药量,施药时田间需持水层3~4 cm,药后保水3~5 d,穗期无水田块用敌敌畏熏蒸防治。
3.6 营造有利水稻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稻田生态环境
适当推迟单季晚稻播种移栽时间,以推迟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期间褐飞虱成虫迁入稻田时间,缩短褐飞虱在晚稻上的为害期;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少施追肥,控制氮肥总量,稳磷增钾,因褐飞虱喜温、喜湿,因此,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干干湿湿,防止稻田长期持水,稻株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下,而促使稻田褐飞虱过度增殖。种植上,同一畈片水稻品种,尽量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治虫。
[1] 程遐年,吴进才,马飞.褐飞虱的研究与防治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王东华,张夕林,易红娟.江苏沿江地区稻褐飞虱监测技术及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 [J].中国植保导刊,2009(6):22-24.
[4] 曹卫菊,穆兰芳,朱福害,等.2006年吴江市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特点及治理措施 [J].中国植保导刊,2007(2):14-16.
[5] 钟平生,梁广文,曾玲.有机稻田褐稻虱种群动态及天敌作用分析 [J].昆虫知识,2008,45(3):384-388.
S 435.112
A
0528-9017(2011)03-0650-05
文献著录格式:胡志平,夏声广,陈正喜.永康市近5年晚稻褐飞虱连年重发原因与治理对策 [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50-654.
2011-03-12
胡志平 (1965-),男,浙江永康人,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E-mail:ykhuzp@163.com。
(责任编辑:阮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