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1-01-31钟华
钟 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1)
小儿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其中以外感发热者居多,在儿科急诊就诊中占据首位。因发病急,变化快,又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易并发高热惊厥。常规的退热方法大多为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症治疗,但西药副作用大,体温反跳快。本院儿科2009年1-12月采用自制中药保留灌肠退热,并与口服美林退热进行比较。现将疗效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小儿外感发热患儿164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82 例,男性 52 例,女性 30 例;年龄(4.2±3.5)岁;发热时间<24h 者 19 例,24~48h 者 63 例; 体温在 38~40.5℃,高热惊厥者2例。对照组82例,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4.5±3.3)岁;发热时间<24h 者 22 例,24~48h 者 60 例;体温在 38~40.7℃,高热惊厥者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用美林退热口服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mL/瓶)0.4mL/kg口服。治疗组给予自拟退热方(药物组成为金银花 20g,石膏 10g,淡竹叶 10g,板蓝根15g,柴胡 10g,青蒿 10g。 由本院制剂室煎制,100mL/包)保留灌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 理
2.1 一般护理 慎起居,避风寒,卧床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加强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0℃,湿度以50%~60%为宜。勤换内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衣着适度,因衣服过多影响皮肤散热,过少则受凉。
2.2 辨证施护 小儿外感发热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所致。(1)风寒型:室温宜偏暖,宜加衣被,恶寒身痛者应多休息。服用辛温解表药宜趁热服下,药后盖被安卧发微汗,注意观察服药后出汗情况[2],勿使大汗淋漓而伤阴亡阳,汗后及时用温毛巾擦干,勿当风受凉而复感。高热无汗者不可冷敷或酒精擦浴,以防毛窍闭塞而邪无出路。可用生姜、葱白煎汤服用,以发汗散寒。饮食宜给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葱姜粥可发散以散寒,忌生冷、油腻食品。(2)风热型:室内宜通风凉爽,但避免直接吹风,发热身痛者卧床休息。辛凉解表药宜温凉服,药后观察出汗、体温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发热口渴可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津液,也可食用新鲜水果,如西瓜、葡萄、荔枝等。高热可以使用冰枕或温水擦浴,汗后及时用毛巾擦干。饮食宜清淡,多补充水分,可食用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等,忌辛辣、油煎肥厚食品。
2.3 观察病情,防高热惊厥 小儿体温突然和显著升高时,易发生惊厥,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频繁呕吐,头晕头痛等高热的伴随症状,体温变化有无规律等。
2.4 灌肠护理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家长讲明灌肠的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灌肠前嘱排空大便。由于是用作退热灌肠,故将煎好的汤药稍温(一般在30~35℃),抽入50mL注射器内,并与一次性医用导尿管连接后排气,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抬高臀部10cm,将肛管插入肛门10~15cm,药液缓慢注入,肛管拔出后用卫生纸按住肛门口轻揉片刻,以免药液流出,嘱药液保留1h以上。用量:1岁以下25mL/次,1岁以上50mL/次,每日2次。灌肠后观察患儿有无哭吵、腹痛、大便等情况,如灌肠后大便变稀、次数增加,则停止灌肠。
3 结 果
3.1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下降幅度及发热有无反跳。
3.2 疗效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痊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证候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主要证候基本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48~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证候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4 两组退热效果比较 见表2。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
4 讨 论
小儿肌肤脆薄,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抗病能力低,而且小儿时期寒暖不能自调,易感六淫之邪,是外感发热最为常见的原因。我们结合临床经验,自拟中药退热方进行保留灌肠,结果显示,退热方灌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口服退热。方中金银花与板蓝根清热解毒[3];石膏清热泻火[3];淡竹叶清热除烦,作为石膏的辅助药使用[3];青蒿苦寒退热,辛凉透散,与柴胡配伍,外透内清,加强退热作用[4]。煎好的中药通过肛管缓慢注入直肠内,使中药更长时间保留于直肠,从而更好地被直肠粘膜吸收。据有关药代动力学分析报告显示,黏膜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的5~9倍,峰浓度是口服的3~10倍,与静脉给药相似,且其最大的特点是能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使失活现象减少,更好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5]。中药保留灌肠给药方便,退热起效快,同时通过实施辨证施护,并取得患儿与家属的配合,值得临床推广。
表2 两组退热效果比较
表2 两组退热效果比较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5.
[2]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
[3] 张廷模.中药学[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2-94,74-78.
[4] 陆力生,吴艳明.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感冒发热症20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5,26(1):30.
[5] 刘儒林.退热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J].河南中医,2003,23(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