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金黄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疗效观察
2011-01-29田晓妮
严 静 田晓妮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11)
传统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通过作用人体相应穴位可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根据金黄散《中国药典》2005版功能与主治表述及金黄散外敷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文献多有报道情况[1-3],故采用该药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穴位贴敷剂,对5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金黄散穴位贴敷临床治疗观察,以期建立一传统医学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新疗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03例痛风急性发作期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修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4],并排除慢性肾病、药物等所致继发性痛风及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及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作的关节充血、肿胀、发热、剧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28~70岁,平均(50.6±11.7)岁;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7例,年龄29~66岁,平均(51.2±12.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均不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碱化尿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据患者个体生理及病理情况再在相应穴位贴敷金黄散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选用疼痛主观分级指数(VSA)[5]评价穴位贴敷金黄散疗效,疗效评定标准:疼痛分级降低1级为缓解;疼痛降为Ⅰ级为消失;疼痛未减轻或加重为无效。
2 结 果
2.1 金黄散制备及使用方法
按《中国药典》标准称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白芷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64g、甘草64g、生天南星64g、天花粉320g,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1]。用时,将其温水调成糊状进行穴位贴敷。贴敷后轻轻按压,使药物与穴位充分接触,每24h更换一次。
2.2 穴位选择及治疗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患者取大都、太白等;踝关节疼痛患者取申脉、照海、邱墟等;膝关节疼痛患者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等;腕关节疼痛患者取外关、阳池;肘关节疼痛患者取曲池、尺泽、肘髎、少海、小海等;指关节直接用金黄散局部包裹。每次取2~3个穴位或压痛点进行金黄散穴位贴敷。
2.3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根据疼痛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穴位贴敷金黄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
3 讨 论
中医认为穴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医学源流论》曰:“使药性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致妙之法也。”中药穴位敷可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性反应,中医可辨其为热痹。金黄散首见于《医宗金鉴》,其以清热解毒、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治疗临床上诸般疮疡阳证而立方。综观其方:以大黄清热解毒、化滞行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姜黄破血,行气止痛;白芷散风消肿、燥湿止痛;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陈皮理气化滞;苍术、厚朴燥湿化痰消肿;天花粉清热散结消肿;甘草解毒行瘀消肿。诸药合用,共起清热除湿、解毒散瘀、化痰消肿定痛之功效。其方即针对阳热之毒的病因之清除,又虑其血瘀、痰浊、湿阻而致经络闭阻、郁久热腐成脓的因果关系。标本兼顾,诸药统力协作,以起热清、瘀破、痰化、消肿、痛止的治疗效果。较多资料也显示,金黄散外敷患处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疗效。因此,尝试采用金黄散为贴敷剂,通过穴位贴敷疗,寻找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疗效满意的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新法。
通过对5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黄散穴位贴敷疗法临床评价结果表明:金黄散穴位贴敷对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同时,穴位贴敷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因穴位贴敷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56.
[2] 仰卫军.金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4):28.
[3] 张琳.金黄散外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69.
[4] 田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
[5] 王瑛,蒋惠留,佟仲生,等.癌症疼痛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公司,19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