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与处理对策探讨
2011-01-29曾异娇
曾异娇
(娄底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 娄底 417100)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 离,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而不典型胎盘早剥多数在B超下表现不明显,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现象。因此,很多孕妇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母儿生命危险。本文通过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提高确诊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56例病例均为娄底涟源市人民医院2007年至今收治的不典型早剥患者,年龄20~38岁,孕周28~40周。
1.2 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采用B超、胎心监护仪及二者合用进行诊断;结合母婴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诊断标准
参照第7版《妇产科学》[1],根据胎盘剥离面积将胎盘早剥分为3度,Ⅰ度:胎盘剥离面积少;Ⅱ度:胎盘剥离面积占胎盘面积1/3;Ⅲ度:胎盘剥离面积占1/2,其中Ⅰ度和Ⅱ度为不典型范畴。
1.4 发病原因分析
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记录,对可能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做成统计表。
1.5 统计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形成Excel表格,计算其所占比例。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不典型早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阵痛、阴道出血、胎儿异常等,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临床表现(例)
2.2 相关因素
导致不典型早剥的原因主要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胎盘前置、炎症等,具体分布如表2。
表2 相关因素分布(例)
2.3 诊断方式
所有的患者采用B超、胎心监护仪及二者合用进行诊断,合用确诊率最高,具体表现如表3。
表3 诊断方式及表现
2.4 处理方法及分娩结局
根据母婴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其中剖宫产32例,顺产24例,其中产后出血20例,胎儿窘迫16例,低体质量儿3例,新生儿死亡4例。
3 讨 论
3.1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认识
不典型胎盘早剥主要是轻型,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B超检查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加之临床差异性大,因此临床常容易忽视,且容易被误诊为先兆早产[2]。
3.2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
胎盘早剥对母婴均构成危害,临床应加强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诊断,每种方法的确诊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B超联合胎心监护仪再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率最高。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底蜕膜血管破裂出血和底蜕膜层血肿形成,从而使胎盘和子宫壁分离,导致血肿或血块压迫胎盘,因此以往常通过超声检查以诊断,此种方法主要显示胎盘和子宫壁间的关系,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此种诊断方式对典型的胎盘早剥具有较高的确诊率,CDFI显示的结果仅是重度胎盘早剥的特征[3],而对于非典型胎盘早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超声检查阴性也无法彻底排除不典型胎盘早剥。而胎心监护仪容易受妊娠时间、体位、饮食和药物的影响,其显示结果有较大的误差,仅凭此种监护难以断定是否存在不典型胎盘早剥。因此,鉴于以上的不足,我们将临床特征与B超、胎心监护仪相结合,明显提高了确诊率,表3的结果充分显示联合诊断的价值。
3.3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原因
虽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对于其诱因临床通过大量的资料证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和炎症等是主要的诱因,更有研究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胎盘早剥最直接的原因。从本组研究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本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结果相一致。原因在于当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后,底蜕膜螺旋小动脉会出现痉挛或硬化,从而引发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最后破裂形成血肿,从而导致胎盘早剥的形成影响胎儿血氧供应,预后较差[4]。胎膜早破也是导致不典型胎盘早剥不可忽视的原因,本组此种原因占据第2位,与国外报道相一致,分析可能是因胎膜早破导致宫腔压力减少及感染有关。
3.4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处理
对确诊的患者,及时正确的处理关系到母婴的预后,根据母婴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主要为终止妊娠。对于病情比较平稳,出血少,腹部疼痛轻,宫缩比较好的患者,我们主张顺产,通过人工破膜,仔细观察羊水,降低宫内压力,同时可以给予缩宫素,加强宫缩,促进产程顺利进行,分娩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并及时给予处理。对于不适合顺产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剖宫产,以防出血过多而造成休克,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出血情况给予输血,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正常血运,若手术后出现出血情况,可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方法止血。通过对症处理后,本组剖宫产32例,顺产24例,其中产后出血20例,胎儿窘迫16例,低体质量儿3例,新生儿死亡4例。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8.
[2] 罗红.子宫后壁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与预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790.
[3] Doubilet PM,Benson CB.Atlas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5:198-206.
[4] 曾丽萍.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标准的再探讨[J].海南医学,2010,21(1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