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2011-01-26王静邢煜军张保国李钦
王静,邢煜军,张保国,李钦*
(1.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2.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Batla.或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DC.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效[1]。是目前败酱科中唯一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药用植物,甘松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2]。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松挥发油有镇静、解痉、降压、抗心律失常、抑菌等作用,但有刺激性气味,而β-环糊精包合物有增加药物溶解度、液体药物粉末化以及防止挥发油挥发的作用[3],本实验利用β-环糊精对甘松挥发油进行包合,比较3种包合物制备方法,并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TB-Ⅲ型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KQ5200DA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A1004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上海楚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 试药甘松(购自开封市天济大药房,经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李钦教授鉴定为甘松Nardostachy chinensisBatla.的干燥根及根茎),β-环糊精(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取甘松药材(过20目筛)适量,加10倍量水,浸泡3 h,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 h,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即得,挥发油提取率约为2.5%,相对密度为0.967 g/mL。
2.2 包合方法的筛选β-环糊精包合物常用的制备方法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和超声法[4],参考相关文献[5],本实验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甘松挥发油进行包合。
2.2.1 包合物的制备
2.2.1.1 饱和溶液法精密称取β-环糊精6 g,加蒸馏水75 mL置恒温磁力搅拌器上,60℃搅拌溶解,使成饱和溶液,缓缓滴加挥发油1 mL(事先用无水乙醇4 mL稀释),恒温搅拌0.5 h,冷却至室温,放入冰箱冷藏24 h,抽滤,包合物用石油醚冲洗3次(10 mL/次),室温放置过夜,自然挥干,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
2.2.1.2 研磨法精密称取β-环糊精6 g,加4倍量蒸馏水研磨3 min后,用滴管缓缓加入1 mL挥发油(事先用4 mL无水乙醇稀释),研磨0.5 h,放入冰箱中冷藏24 h,抽滤,以下操作同饱和水溶液法。
2.2.1.3 超声法精密称取β-环糊精6 g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75 mL,超声使混和均匀,取1 mL挥发油(事先用无水乙醇4 mL稀释),在超声过程中逐滴加入,温度控制在60℃,超声0.5 h,取出,冷却至室温,放入冰箱冷藏24 h,抽滤,以下操作同饱和溶液法。
2.2.2 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测定方法精密量取挥发油1 mL置500 mL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200 mL,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收集挥发油至油不再增加为止,计算挥发油的空白回收率为88%,空白回收率=[收集挥发油量(mL)/加入挥发油量(mL)]×100%,结果见表1。
表1 空白回收率实验(n=3)
2.2.3 包合物中挥发油的测定分别取以上3种制备方法制得的β-环糊精包合物6 g于500 mL圆底烧瓶内,加蒸馏水200 mL,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挥发油,对油利用率、包合物收率及含油率3个指标进行考察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挥发油利用率权重系数为0.6,包合物收率为0.3,含油率为0.1,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研磨法优于另两种方法。
表2 3种包合方法的比较(±s,n=3)
表2 3种包合方法的比较(±s,n=3)
研磨法72.92±0.78饱和水溶液法57.86±0.76超声法40.53±0.55
2.2.4 考察指标
①包合率(%)=[包合物含油量(mL)/(挥发油投入量(mL)×空白回收率]×100%。
②包合物收率(%)=[包合物质量(g)/β-环糊精质量(g)+挥发油质量(g)]×100%。
③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物提取的挥发油质量(g)/包合物质量(g)]×100%。
④综合评分=包合率×0.6+包合物收率×0.3+含油率×0.1。
2.3 包合工艺条件的考察
2.3.1 无水乙醇与95%乙醇稀释挥发油包合效果的考察
精密称取β-环糊精6 g,2份,分别于研钵中,加4倍量蒸馏水,研磨3 min,缓慢加入1 mL挥发油(分别用无水乙醇和95%乙醇4 mL稀释),再研磨30 min,抽滤,包合物用少量水洗后再用石油醚冲洗3次(10 mL/次),室温放置过夜,自然挥干,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按2.2.3项及2.2.4项的方法,测定包合物中挥发油的量,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稀释挥发油包合效果优于95%乙醇(见表3)。
2.3.2 无水乙醇用量包合挥发油效果的考察精密称取β-环糊精6 g,3份,分别于研钵中,加入4倍量蒸馏水,研磨3 min,缓慢加入1 m L挥发油(事先分别用2 mL,4 mL,6 mL无水乙醇稀释),再研磨0.5 h,抽滤,包合物用少量水洗后再用石油醚冲洗3次(10 mL/次),室温放置过夜,自然挥干,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按2.2.3项及2.2.4项的方法,测定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表明,4 mL无水乙醇稀释挥发油包合效果最好(见表4)。
表3 无水乙醇与95%乙醇稀释甘松挥发油包合结果(±s,n=3)
表3 无水乙醇与95%乙醇稀释甘松挥发油包合结果(±s,n=3)
包合物收率/%溶媒包合率/%包合物含油率/%综合评分无水乙醇77.27±1.97 84.79±2.31 11.14±0.78 72.92±0.78 95%乙醇58.35±1.29 83.13±1.66 8.15±1.15 60.75±0.70
表4 不同无水乙醇用量溶解甘松挥发油包合结果(±s,n=3)
表4 不同无水乙醇用量溶解甘松挥发油包合结果(±s,n=3)
2 62.40±0.77 4 72.92±0.78 71.28±1.14 6
2.4 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条件
2.4.1 正交试验选择β-环糊精与挥发油投料配比、β-环糊精与水配比、研磨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以2.2.4项考察指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对研磨法进行考察,设计方案见表5,试验结果见表6,方差分析见表7。
表5 因素水平表
表6 甘松挥发油包合正交试验结果
2.4.2 结果分析从表6直观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包合效果的因素的顺序为A>B>C,从表7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因素A、因素B对包合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包合工艺为:A2B1C2,即取β-环糊精6 g,蒸馏水12 mL,加挥发油1 mL,研磨30 min。
表7 方差分析结果
2.4.3 工艺试验按上述最佳包合条件,重复试验3次,结果平均包合物收率90.42%,平均包合率为96.97%,平均含油率为13.41%,因此确定该工艺为最佳包合条件。结果见表8。
表8 工艺试验结果(n=3)
2.4.4 包合物TLC验证取甘松挥发油5滴,加入石油醚5 m L,摇匀,制成供试品溶液1;取从包合物中提取的挥发油5滴,加入石油醚5 mL摇匀,制成供试品溶液2;取β-环糊精包合物0.1 g,加石油醚5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为供试品溶液3;取β-环糊精0.1 g,加石油醚5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为供试品溶液4;取β-环糊精0.1 g,加甘松挥发油5滴,再加石油醚5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为供试品溶液5。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2与供试品5色谱中,在与供试品溶液1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说明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无差异。在供试品溶液1斑点对应处,β-环糊精及β-环糊精包合物未见斑点,说明挥发油已形成包合物而非混和物(见图1)。
图1 包合物中挥发油TLC图
3 讨论
3.1 在制备过程中,包合物溶液冷藏1 d后,抽滤,需用石油醚洗去残留在包合物外面的挥发油,以免影响挥发油利用率。
3.2 进行空白回收率测定,是因为尽管提取至挥发油量不再增加,但热水中仍留少量的挥发油,为减小误差,需对结果进行校正。
3.3 β-环糊精包合物验证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显微观察法、热分析法等[6-8],本试验选用薄层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度较高。包合前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没有明显改变,可能是由于β-环糊精分子与甘松挥发油的包合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吸引力的作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0.
[2]张旭,兰洲,董小萍,等.甘松有效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7,30(1):38-41.
[3]刘汉清主编.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69-185.
[4]赵海霞,陈浩,田景振.环糊精包合技术[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4):241.
[5]颜红,夏新华,陈镇.β-环糊精包合佛手、香附、木香混合挥发油的制备工艺研究[J].医药导报,2005,11(3):59-61.
[6]王玮,蔡源源,靳蓉,等.醋柳黄酮包合物的X-射线衍射法鉴别及其脱包合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4):32-35.
[7]钱平,刘志辉,钱芳.当归、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中成药,2010,32(4):667-669.
[8]尤思路,高秀蓉,廖昌军.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葛根素的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J].西南军医,2008,1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