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40例
2011-01-26宋丽华
卢 巍 宋丽华
(吉林省临江市友谊医院急门诊,吉林临江 134600)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内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应用醒脑净加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急诊科留观病例,均有大量饮酒史,呼气及呕吐物均有酒精气味,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8岁,昏迷期5例,兴奋期15例,共济失调20例,饮酒量均100~500mL。
1.2 治疗方法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轻症给予催吐,重度给予洗胃、常规补充液体,保护胃黏膜,常规静脉滴注西咪替丁0.4g,呕吐频繁者给予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利尿剂。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纳络酮或醒脑静注射液16例,联合用药24例。单用纳络酮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纳络酮0.4~0.8mg静推;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患者给予醒脑净20~40mL+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联合应用组纳络酮0.4~0.8mg+醒脑静注射液20mL+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必要时重复使用,总量均不超过单剂量最大量。
1.3 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1]
有明确大量饮酒史,呕吐物、呼气均有酒精气味;颜面潮红或苍白,球结膜充血,头晕、多语、语无伦次,中枢神经抑制、兴奋,行走时共济失调或昏睡状态,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缓慢,口唇发绀,大小便失禁,体温降低,血压下降。甚至达到昏迷,重度酒精中毒。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测定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4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经上述治疗,治愈率100%。其中单用纳洛酮或单用醒脑静的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t=2.5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与单用醒脑静或纳洛酮比较t=3.01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致面红目赤、呼吸急粗、躁狂与昏睡、昏迷。酒精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通过脑中神经细胞膜,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其功能,使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患者表现为兴奋,随着血中酒精浓度的增加影响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抑制呼吸中枢。同时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内源性阿片肽,直接或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导致合成代谢引起肝损害,重度中毒诱发心血管系统疾患或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2]。大量饮酒中毒者身体处于多种异常姿势和体位,引起颅外血管的压迫,导致脑循环供血进一步障碍[3]。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吗啡快,从而迅速对抗乙醇的致病作用,可使血中乙醇含量明显下降,降低脑内β-内啡肽和防治自由基所致损伤,并起促醒作用。纳洛酮[4]只要不长期应用,不产生依赖性,可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意识清醒,降低死亡率。醒脑静注射液是由传统医学配方“安宫牛黄丸”经科学精制的中药针剂,其主要成份麝香、冰片、郁金等具有清热解毒、化湿解痉、开窍、行气醒脑之功能。药理基础研究表明[5]醒脑静中麝香的有效成分麝香酮具有极强的醒脑开窍作用,对各种昏迷有明显的催醒作用,从而使昏迷时间缩短,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研究表明[6]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抗氧化剂,能够对抗酒精中毒时的氧自由基升高,提高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还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缺氧、脑细胞的水盐代谢,促进意识恢复,缩短昏迷时间。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平均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平均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min)
组别 n 平均清醒时间 平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 24 25.15±1.02 56.21±1.53对照组 16 52.08±1.06 85.12±1.60
综上所述,纳络酮加醒脑静注射液是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最佳组合,特别是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疗程缩短的特点[7],比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有更迅速、更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急救中推广应用。
[1] 王佩燕.急诊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8.
[2] 孟庆林.盐酸纳洛酮在急诊和急性中毒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1996,11(9):399-420.
[3] 李敬富.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J].实用内科杂志,1988,8(11):580.
[4] 张心中,原希荣,王今达.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的应用[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1997,9:571-572.
[5] 陈庆明.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基础与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4 (6):191-192.
[6] 徐继衣.中药急救药醒脑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3,15(4):36-37.
[7] 李小民.吴海燕.纳洛酮加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09(0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