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保障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

2011-01-25于康震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

兽医导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瘦肉精兽药饲料

于康震 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

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 于康震

一、“两个努力确保” 的重要性

“十二五”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起点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总体思路是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努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目标。

防范风险保安全:要坚持不懈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市场风险防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

“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内忧”是指我们要面对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情的侵袭,同时也面临着瘦肉精、药物残留、三聚氰胺、注水肉、病死肉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困扰。“外患”是指市场开放的势头挡不住,国际竞争激烈,国内产品出不去。

1.当前是动物卫生和产品安全最好时期。2011年一季度,除山西、河南、黑龙江3省外的28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共报告发生动物疫病72种,疫情县次1 564个,疫点24 355个,发病动物153万头只,病死15万头只,扑杀销毁16万头只,疫点数、发病数、病死数同比分别下降13.7%、25.5%、47.0%,环同比分别下降44.0%、2.1%、7.6%。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炭疽,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疫情明显下降,其他动物疫情平稳。2011年一季度,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7.1%、99.8%和97.8%,同比分别提高1.7、0.8和2.4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总体是安全的,且不断向好。

针对动物卫生和产品安全,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期待越来越高,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高,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因此,我们更加重视农产品安全。目前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活动保障有力,农业标准化扎实推进,能力建设日益加强。

2.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仍有发生,新城疫、布病等疫病发病形势严峻,炭疽疫情势头突起。

3.动物产品安全事件多发。如鸡吃“加丽素红”产下红心鸡蛋,变质豆奶导致数千名学生中毒住院,敌敌畏泡金华火腿,用“瘦肉精”增瘦的猪肉,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喂鸡等等。

4.食品安全负面影响严重。

(1)中国食品安全危机——妖魔化“中国制造”。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顺差是美方炒作“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是妖魔化“中国制造”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国内问题国际化”不可避免,国内多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给国内消费者消费心理投下阴影,同样影响到国际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2)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不仅体现在户籍制度等方面的等级差别,在公共服务上也是同样如此。工商、质检的执法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都以城市为主,至于农村“管不过来就可以不管”。广大的农村地区不应该成为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遗忘的角落。

二、动物产品安全

动物产品安全情况以“瘦肉精”为例。

(一)危害情况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发现给动物饲喂盐酸克伦特罗可以提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广到其他国家。后来发现其毒副作用较大,20世纪80年代末欧盟、美国先后公布禁止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传入我国,1998年广东省高明市发生首列境内食用含盐酸克伦特罗猪肺中毒事件。2006年上海曾连续发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引发此次食物中毒的是一批具有合法检疫证明的猪肉及猪内脏。相关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召回已售出的猪肉,发出紧急通知,提醒市民避免食用猪肝等内脏。2008年浙江嘉兴、2009年广东广州均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

(二)监管情况

1.制定发布禁令公告。早在1999年国务院颁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2年农业部等发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2.持续开展风险监测。与2001年相比,监测范围从京津沪深扩大到主要的大中城市,监测品种从1种扩大到9种,监测数量从480个增加到7 200个,监测频率从1次/年增加到4次/年。

3.开展饲料专项整治。商品饲料和生猪尿样瘦肉精检出率从2002年的19.8%下降到2004年的0.08%,2005年以来商品饲料中瘦肉精检出率一直保持为零。

4.查办重大违法案件,惩治违法犯罪分子。

5.完善监管机制。

(三)专项整治国务院食安办下发《“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九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根治“瘦肉精”问题,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要综合治理、全程监管,从“瘦肉精”源头、养殖、收购贩运、屠宰、加工、流通餐饮、进出口等7个环节抓起,明确重点任务和负责部门。

三、对策建议

(一)问题产生的根源

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

3.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加快转变阶段。

4.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

5.由投资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过渡阶段。

6.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上升阶段,开放型经济处于资本输出阶段的过渡时期。

7.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

8.信息化进入中等发达阶段。

9.生态现代化处于初期后阶段。

10.社会发展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 000美元~10 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即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

(二)应对措施

1.加强兽药管理。制定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兽药销售质量管理规范(GSP),加强违禁兽药、假劣兽药、走私兽药、处方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管理等。

2.加强残留监控,组织自上而下的残留监控体系。

3.强化饲料管理。按照相关条例、办法强化饲料安全。

4.加强防疫检疫。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二十四字方针。注重综合防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5.加强现代畜牧业。做好5转变和4“化”。

5转变包括(1)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2)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3)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4)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5)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

4“化”包括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

6.法律法规。

(1)加大执法力度。唯有严厉执法不能有效治理食品安全之乱。以严厉执法促企业严格守法。

(2)要从重执法。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要在法律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内,依上限顶格惩处。

7.理顺部门分工。“十个婆婆管不好百姓一顿饭”。

8.完善责任体系。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属地化管理,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

9.标准规范。

10.加强诚信建设。社会转型期的诚信危机犹如一块巨大的绊脚石,着力消除已经刻不容缓。

11.加强国际交流。跟踪了解有关国际标准组织和主要动物产品贸易国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发展动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人才、管理、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提高国际认可度。

猜你喜欢

瘦肉精兽药饲料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粤海饲料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兽药
饲料Ⅱ个股表现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
天津市场猪肉中瘦肉精含量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