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语专业报考动机研究

2011-01-25黄崇岭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德语动机工具

黄崇岭

(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一、引 言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争相设立德语专业,设置德语专业的高校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十几所猛增到现在的70多所。根据外指委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心提供的数据,2009年参加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国家公办四年制院校共60所,二级学院、民办或大专院校13所,而实际设置德语专业的高校数目要略高于以上数据。不断扩大的不仅是设置德语专业的高校的数量,招生规模也在年年飙升。德语专业为何有这么大的招生市场?学生选择德语专业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必然结果,还是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外语的地位突显重要,从而使德语这门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内重要的交际语言越发具有吸引力?这类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德语学科界的热门话题。

二语习得领域动机研究由来已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者们就取得共识,认为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动机体系受到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因素,即第二语言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及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情感因素,即学习者对这门语言及这门语言的使用者的情感态度。此外,父母、兄长、朋友和学校等周围环境对该语言的态度对儿童也有显著的影响[1]62,这种影响交织着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Gardner/Lambert(1972)[2]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学习动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这一概念产生于对北美范围内学习者的研究,体现的是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及其相应文化的喜欢和好感,侧重的是学习者个人的情感因素;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是将目标语看成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工具,侧重的是社会因素。虽然在这两类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方面他们的研究结论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且他们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论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动机的分类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高一虹认为融合型动机的目的侧重于“融入”目的语文化群体,而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内在兴趣”认知成分较多,用“融合”或“融入”来概括不够准确[3]34。采用高一虹提出的“文化性动机”这一概念,用以概括对目标语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专业报考动机不等同于学习动机,但专业报考目的为的是今后能够学习该专业,因此报考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动机相重合。所不同的是学习动机领域内的“情境性动机”、“成效性动机”等动机概念涉及到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效果,不属于报考动机研究范围。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系统调查分析,1)归纳考生报考德语专业的动机类型,并寻找各类型动机的强度差异;2)寻找性别、本科类别(一本或二本)、考生来源和专业填报情况等个人因素不同的学生在动机类型上的差异;3)通过对报考动机的归纳总结为德语专业今后的招生和课程设置提供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上海、江苏和安徽三地6所本科院校的215名德语专业2009级本科新生,考生来源涉及到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新疆、西藏等在内的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一本院校4所、二本院校2所,学校类别比例大致相当于总体学校类别的比例(以外指委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心公布的2009年报考学校为依据);样本中一本学生人数和二本学生人数的比例大致相当于总体学生类别的比例。实际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210,有效率为97.67%。

本研究的工具是自编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 1。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有24道关于为何报考德语专业的选择题,见表3,采用了从“很同意”到“很不同意”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问卷的编制以2008年和2009年两次对同济大学德语专业新生所作的开放式问卷为基础,此外还参考以往文献加入了部分问题(如高一虹,2003)[3]37-38,问题的编制力求穷尽各种可能的报考动机。在正式调查前,问卷先在同济大学德语系进行了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问卷的信度达到0.82。我们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

表1 受试者基本信息

三、研究结果

(一)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对问卷的分析显示,数据适宜进行因子分析(KMO=0.78,Bartlett’s球形鉴定结果显著)。采用正交旋转法(Equamax)自然归类得到6类因子,累计百分比为57.563%,见表2。因子结构、各题在因子上的负载量及因子命名见表3。

表2 因子特征值及方差百分比

表3 因子结构及负荷

因子1体现的是对这个国家的兴趣,包括对德意志民族、德国地理、历史、建筑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兴趣和喜爱,与Gardner和Lambert经典模式中的融合型动机相近,本文采用高一虹的提法,称之为“文化性动机”。

因子2体现的也是一种文化性动机,与因子1不同的是,因子2侧重的是人文艺术这个特定的领域,它包括文学、哲学和艺术等与语言学习关系密切的方面。

因子3包含的内容较多,对应着7个原始题项。问题1、19和20询问的是直接、实用的工具型动机,问题18体现的是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和感知,这一过程是通过外语作为交流工具而实现的,因而也可以看成是工具型动机。问题9、16、17体现的是为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交流以德语作为工具,是一种工具型动机,但交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促进双方的文化往来,所以又包含了文化性动机的成分。我们将这一因子命名为前途与发展,它既包括个人的前途与发展,也包括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因子4的3个题项的内容较为相似,都和出国有关,所不同的是第13、14题的出国动机明显是工具型的,而第15题为了出国移民而学习德语的动机可能是需要德语这个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也可能是喜欢对方文化希望融入目标语国家,所以此动机兼具工具型动机和文化性动机的特征。

因子5的3个题项都和报考的专业或学校的品牌有关。因为专业或学校的品牌效应会对将来的就业、升迁等一系列个人前途问题产生影响,所以该因子中的三个题项都体现出明显的工具型动机的倾向。

不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文化性动机都反映了受试的主观愿望,可看成是“主观动机”的范畴。因子6被命名为外界影响,具体而言是父母、朋友的建议,或受分数所制约,与该学生对德语专业的态度无关,既不属于工具型动机,也不属于文化性动机,我们将其定义为“非主观动机”。

(二)动机状况的整体描述

首先对各个因子的均值作图,虽然均值都在零附近,但是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因子对于动机影响的相对大小。对德兴趣,人文兴趣,前途发展的动机均值分别为 2.39×10−16, −1.1×10−16,−2.3×10−17,相对而言无限趋近于零,而出国的均值为 7.14× 10−8,相对来说比较大,品牌效应的均值为 −1.3×10−7,相对来说比较小。

图1 六类动机均值柱状图

图1显示,以所有样本为考查对象,因子4的均值最高,显示出出国动机最为强烈。现在出国留学已越来越普遍,出国门槛也越来越低,而国内高校由于连年扩招,人们心目中大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和实际能力日渐下滑,因此出国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由于留学美国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很高,而留学其他英语国家的经济成本太高,因此很多学生选择了留学费用低、学位含金量高的德国为留学目标国。在德国完成学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继而长期生活在德国更是成为了很多留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学好德语是留学德国最重要的一关。因子5的均值最低,显示学生报考时并非冲着名牌效应而选择德语专业,同时也说明考生们对德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知之甚少。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出国动机是当前学生报考德语专业的主导因素,对德国文化和德语的兴趣、对前途和发展的考虑也是他们报考的重要原因。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考虑父母和朋友的建议,但课程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力还不大。

(三)各动机类型的组间差异

我们以性别、本科类别(一本或二本)、考生来源和专业填报情况(第一或非第一专业)为自变量,动机类型(正交旋转因子得出的因子值)为因变量,对不同组别的动机类型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以考查个人变量对动机类型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性别(F=10.173 p=0.002),考生来源(F=8.436 p=0.003),专业填报情况(F=3.449 p=0.046)对动机类型有显著的主效应;性别和考生来源(F=2.914 p=0.025),性别和专业填报情况(F=3.326 p=0.006),性别、本科类别和专业填报情况 (F=4.465 p=0.035),性别、考生来源和专业填报情况(F=8.300 p=0.004)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本科类别对于动机类型没有显著影响。以下用Z检验讨论主效应的情况。

1. 不同性别的考生的动机差异

不同性别的考生在因子1(F=3.156,p=0.013)和因子2(F=5.284, p=0.007)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因子 1对德国的兴趣上,男学生的兴趣明显高于女学生(z=3.50, p=0.000),反之在因子2对德国的人文艺术兴趣方面,女学生的兴趣则明显高于男学生(z=-0.504, p=0.006)。一般而言,性别不同在兴趣上会有差异,男生对历史、地理、体育方面的兴趣高于女生,女生,尤其是女中学生往往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热爱,这一点在报考动机类型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虽然同是出于“文化性动机”,但男生因对德国诸多方面有浓厚的兴趣而报考德语,女生则多因为对德国文学和艺术情有独钟而选择德语专业。

2. 专业填报不同的考生的动机差异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把德语作为第一专业来填报,且第一专业显示考生目的明确,所以我们把样本分为两类(第一专业和非第一专业)。填报第一专业和非第一专业的学生在因子3(F=2.841,p=0.049)和因子4(F=0.908, p=0.034)上存在显著差异。

图2 考生性别与报考动机

图3 专业填报与报考动机

除因子 2外,其他五类因子第一专业考生的动机都强于非第一专业的考生,这基本符合人们的预期。其中在因子3前途与发展(z=2.242,p=0.025)和因子4出国动机(z=1.113, p=0.026)上第一专业考生明显强于非第一专业考生。由此可见,把德语作为第一专业报考的学生特别关注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和发展,他们目标明确:学习德语、出国深造,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美好,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非第一专业的考生对德语专业与他们前途和未来的关系显然还没有深思熟虑,由于没有坚定的学习德语的信念,对于将来去德国发展也没有强烈的愿望。他们选择德语多出于内在兴趣。

3. 不同来源的考生的动机差异

不同来源的学生在因子3(F=3.483,p=0.014)和因子4(F=7.566 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

图4 考生来源与报考动机

来自大城市的考生的前途与发展的动机明显弱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考生(z=-0.922,p=0.035)。相比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考生,来自大城市的考生不那么关注前途与发展,这可能是因为大城市提供的机会多,学生们对未来的预期不会太差,所以对此类问题不去过多的考虑。而很多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考生把高考看成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够到更好的地方进行更好的发展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

大城市的考生的出国动机则明显强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考生(z=1.134, p=0.032)。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异国文化的机会明显多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加之大城市的居民经济状况总体好于中小城市和农村,所以学生对出国不仅有一种向往,而且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样的双重前提使得他们的出国动机特别强烈。

四、结论及建议

(1)考生报考德语专业时主观动机明确,受外界影响较小,主观动机中文化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并存且强度无明显差异。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把报考德语专业的动机归为六类。其中对德国的兴趣和对德国人文艺术的兴趣属于文化性动机的范畴;品牌效应则明显为工具型动机;前途与发展和出国这两类动机主要体现的是工具型动机的特征,但同时兼具文化性动机的要素;受外界影响在本研究中被归为非主观动机。

数据显示,以所有样本为考查对象,考生主观动机要强于非主观动机。其中以第一专业填报的考生的主观动机明显强于非第一专业的考生,而前者人数占招收的新生总人数的 68.6%,虽然我们没有其他专业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但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这表明,现阶段德语专业本科教育确实有较大的市场。

文化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并存且强度无明显差异表明,在目标语国度之外,二语习得动机是复杂的,它受多种社会因素和个人情感因素所影响。两类动机并存的现象为课程设置改革指明了方向。文化性动机体现的是学生们对德语专业的内在兴趣,文化性动机强的学生往往对语言、文学课程比较感兴趣;工具型动机以学生们毕业后的谋生、就业为导向,工具型动机强的学生希望学习更多的实用型课程,如经济德语、外贸德语等课程。而这两类课程的比例问题恰恰是现阶段各高校德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碰到的难题:坚守传统的语言文学类课程必然会失去一部分优秀的考生,课程设置过于市场化则会丢失德语专业的精髓。本研究所取得的结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两类课程并存、不可偏废其一在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德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方针。

(2)具体而言,在目前的中国,选择德语作为主修专业的最重要的动机为出国因素,学校和专业的品牌效应则在报考时最不被看重。

留学德国对于青年学子有很大的吸引力。针对考生们的动机现状,各高校德语专业应加大对德交流的力度,提供在德国学习的假期短训或1-2个学期的交换生项目,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高考生源,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们在正式留学之前,有一个亲身了解德国的机会和短期适应阶段,以减少毕业后留学的盲目性和遭遇文化休克现象。

德语专业的品牌效应在报考时最不被看重一方面说明德语作为一个较小、较冷门的专业尚无法在各高校的重点学科和名牌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对高校德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知之甚少。据此,德语专业在今后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打造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高考的招生宣传中应更多地向考生和社会介绍课程设置、专业学习内容、专业培养目标等,以尽量减少入学前后学生的心理落差。

第二天,我把自己“武装”了一下:头上戴了一顶草帽,手上戴了一副破手套。我还准备了新的武器:一把镰刀,战场当然还是树林,对手也依然是马蜂。这次我是胜利者。当我用镰刀割下那马蜂窝后,转身拔腿就逃,跑出不多几步,就听见一片嗡嗡声在头顶响起,草帽上停落了好几只马蜂,但是它们对我的防御系统无可奈何……

(3)不同性别的考生的报考动机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对德国“大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女生,反之女生对德国人文、艺术方面的兴趣则高于男生。联想到外语专业不论在人数上①如本研究中男生比例为总人数的19.0%。还是在学习效果方面都存在女强男弱现象,而培养一定数量的男性专业人才又是必须的,因此上述结论可以为调整课程设置,吸引更多的男生学习外语提供指导性建议,如适当增加包括德国历史、地理、宗教方面的文化类课程。

(4)不同来源的考生的报考动机存在显著差异。

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考生的前途与发展动机明显强于来自大城市的考生,而来自大城市的考生的出国动机则明显强于前者。参考上述研究结果,一些以本省生源为主要招生对象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多考虑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些实用性课程;而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生源为主要招生对象的高校则要相应的多设置一些德国概况和文化方面的课程,为将来学生留学时融入德国文化做好准备。

[1]Oksaar, E. Zweitspracherwerb: Wege zur Mehrsprachigkeit und zur interkulturellen Verständigung[M]. Stuttgart: Verlag W. Kohlhammer, 2003.

[2]Gardner, R. C. & W. E.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72.

[3]高一虹,赵媛,程英,等.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 现代外语,2003,(1).

猜你喜欢

德语动机工具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