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养护管理方法探讨

2011-01-25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路况高速公路公路

张 兴

(黑龙江省航道局)

1 道路养护技术管理

1.1 交通情况调查

道路交通情况调查主要指交通量及其组成和行车速度的调查或观测,以及对原始数据的计算整理和分析。必要时可开展车流密度、起讫点、轴载、通行能力、车头间距、车辆横向分布等调查工作。

开展交通调查是道路管理部门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观测调查,将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某些数据记录下来,如交通量、行车速度、各级公路交通量比重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与整理之后再作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取得的有关成果可供有关部门作为进行道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等工作的依据。交通调查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可缺少的工作。交通调查应组织专人长期进行,采取相应措施必须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可靠,并逐步开发应用先进的观测记录和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调查整理的资料,应按时逐级上报,归入道路技术档案,长期保存。

1.2 道路路况登记

道路路况登记资料是公路技术档案的主要部分。它反映各条公路及沿线构造物的全面技术状况,是制定公路规划、安排改建项目、编制养护年度计划等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路产管理、资产评估的重要凭据。对实现道路科学化管理、提高养护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进行路况登记时,应以公路现况调查资料、设计、施工、竣工文件、技术总结等为依据,资料不全的应补充进行调查和测绘工作。对表、卡所列内容应逐项认真填写。进行登记的路线,应在每年年终将变更部分进行修改、补充,作为当年年末的道路路况。变更登记的范围包括道路被毁、修复、大修和改建等。变更登记应根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图表和实地测量的结果进行。道路路况登记资料应做到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贮存,加强道路科技档案的管理。

1.3 道路养护质量的检查与评定

道路养护质量是指道路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所保持的质量状况和服务水平。它包含道路设计、施工所形成的内在质量状况和道路养护中保持、提高原有技术状况的程度,因而,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是对道路客观的全面考核。

为了加强道路养护技术管理、及时掌握道路养护质量和服务状况,结合道路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简便、实用的原则,交通部特制定了《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作为全国统一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1.4 工程检查与验收

作业检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的每个施工环节、每道工序、工程位置及各部尺寸、所用材料以及操作程序等通过班组自检后进行检查,填写原始记录,并经工地监理工程师查验核实、签证。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综合性的全面检查或重点检查。省公路管理局每年不少于一次,地市公路管理局每半年一次,县公路管理局每月一次。工程检查内容包括:施工组织及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技术安全措施是否得当;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材料计量和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技术操作是否符合规定;各项原始记录中完成的指标与实际是否符合;与设计要求的相符程度;好路率;财务开支;计划的执行情况等。

中间检查。主要是对隐蔽工程的检查,包括:路基填土前的原地面处理;路面铺筑前的底层和路槽;基础施工前的基底土质、标高和各部尺寸。浇筑混凝土前的埋设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其他隐藏部分的检查。中间检查应经工地或上级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

竣工验收检查。当工程已按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并已按规定编制竣工文件,施工单位可提出验收申请,经建设单位核实确已具备验收条件时,可报请主管部门或投资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养护工程项目原则上采用一阶段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参照现行相关规范执行。

1.5 技术档案管理

各级道路管理部门和较大的工程都应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是道路技术历史记录的汇总,是以路线为单元的全部技术变更过程的资料,应分别建立专案存档并装订成册,以便查阅。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道路路况调查登记。路况调查反映路线和结构物技术经济状况,并为改善路况提供决策的依据;(2)改建和大、中修工程的技术资料;(3)养路技术管理资料,主要包括道路养护远景规划,年度计划,改革成果,养路机械效果,相关的各种报表及统计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4)科学试验的有关技术资料,包括科研计划,科研方案,试验资料,试验报告等;(5)道路交通情况观测资料,有关图片、照片和实物。

技术档案资料应设置专人保管(或兼管),并建立有关制度,对重要图纸和绝密资料更要妥善保管,要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等工作,并明确岗位责任制。

2 道路养护质量管理

2.1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查

高速公路应经常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齐、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桥梁、隧道、涵洞等构造物维护完好;安全设施鲜明;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

另外,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必须满足结构强度、平整度、摩擦系数三项指标要求;高速公路桥梁必须满足结构设计承载要求;高速公路隧道必须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桥梁隧道检查。

日常检查分为日常巡视和夜间巡视,日常巡视为了掌握公路路况和交通运行状况等进行的巡视。主要巡视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筑物及绿化、沿线设施的完好程度,检查是否有影响行车的路障。巡视每天不少于1次,并及时做好记录。夜间巡视为了检查夜间照明和标志、标线的技术状况而进行的巡视。每月不少于1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

定期检查为了掌握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状况,制订养护工程计划和评定养护质量而实施的检查。为加强养护质量管理,应建立健全定期的养护工作检查制度。养护工作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公路养护质量,养护工区管理,执行公路养护政策情况,维修保养、专项工程、大修工程,养护机械使用与管理,清障工作情况,技术管理,安全生产情况等。

特殊检查指发生大的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有可能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造成破坏的异常情况发生时进行的检查。主要检查处于危险地点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特殊检查时,应携带通信设备和安全标志,以便沟通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同时还应检查沿线养护单位的材料、设备、技术力量,为合理制订防灾措施、恢复原有技术状况提供决策依据。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应及时将检查情况提出专题报告。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检查是为了掌握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技术状况,各管理处每年应对大、小桥梁、隧道进行专项检查。桥梁、隧道养护检查分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检查的内容和要求根据相关规范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的特大桥、隧道养护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进行执行。经常性检交由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技术员)主持进行。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测量,以掌握桥梁技术状况的变化,为桥梁维修保养工作提供依据。检查应如实做好记录,当场填写桥梁经常性检查记录表,存在3类以上桥梁技术状况的病害时,应及时上报。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对桥梁各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定期检查时间一般每年进行1次。发现3类以上桥梁技术状况病害的以及难以判断损害程度和原因的,应做出详细描述、说明,填写相应表格,必要时应附以照片。检查结束后应按要求写出检查报告,整理检查记录、存档。特殊检查分为应急性检查和专门检查,主要采用仪器、设备等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桥梁病害的确切原因和程度,确定桥梁的技术状态,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改造措施。承担特殊检查的单位应按规定时间完成检查任务,提出检查报告。特殊检查工作由桥梁工程师负责协调监督,由主管部门主持组织桥梁工程师以及有关专家对检查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2.2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定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评定,以km为单位,以里程碑为界,按路面(沥青混凝上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构造物、桥梁通道、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绿化(除雪防滑)、沿线设施7项养护内容来评定。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定采用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MQI(Expressway Maintenance Quality Index)和相应的分项指标。根据MQI的评价结果,将高速公路公路养护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MQI)应经常保持不低于80。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分级标准

3 结语

道路养护管理是保证道路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手段,只有从养护技术管理、养护质量管理、养护安全管理等几方面入手,才能保证道路养护管理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道路养护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为提高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 彭富强.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王红霞.公路养护与管理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 何兆益,杨锡武.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 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路况高速公路公路
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系统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实时路况分析系统方案
浅谈微信在路况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上的狗